论证有不同的表述:①论证是根据已知的真实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形式;②论证是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③论证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用的推理形式,是一个推理或者是几个推理的总和。
(一)论证的组成
从逻辑结构方面分析,每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及论证三部分组成。论题是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那个判断,也就是看法和主张。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那些判断,也就是事实和道理。论证是用论据来证实论题的过程。
在一个论证中可以有许多论据。有些论据不是由其他论据推出来的,称基本论据。有些论据是由其他论据推出来的,称非基本论据或推出论据。非基本论据也称分论点。
【例9-2-18】证明5件事为同一关系。
第一次推理:所有的A都是B(基本论据);所有的B都是C(基本论据);所以,所有的A都是C(非基本论据)。
第二次推理:所有的A都是C(非基本论据,在行文中可省略);所有的C都是D(基本论据);所以,所有的A都是D(非基本论据)。
第三次推理:所有的A都是D(非基本论据,在行文中可省略);所有的D都是E(基本论据);所以,所有的A都是E(论题)。
(二)论证的类型
论证的方法主要有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
1.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是用一些特殊性的判断作为论据,通过归纳推理来论证论题。这种论证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论据是特殊事实,论题是一般原理。实例为议论文中所摆的事实。
(1)轻稀土矿的成矿母岩。
【例9-2-19】在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临沧岔河稀土矿的成矿母岩为“S”型花岗岩,矿石类型属轻稀土型;澜沧上允稀土矿的成矿母岩为“S”型花岗岩,矿石类型属轻稀土型……“S”型花岗岩的风化壳中,形成的稀土矿有可能均属轻稀土型。
[说明]第一个句子介绍了论据:在经过勘查的稀土矿中,成矿母岩为“S”型花岗岩时,稀土矿类型均为轻稀土型。第二个句子从个别到一般,论证了命题——“S”型花岗岩的风化壳中,形成的稀土矿有可能均属轻稀土型。
例9-2-19为最常见的归纳推理方法。在地质上常使用该方法,寻求某种规律。地质上对地质现象进行判断,常用分类统计、求出共性的方法。从逻辑角度看,也就是在使用归纳论证的方法。
(2)低绿片岩相的岩石特征。
【例9-2-20】变质岩带主要由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绿片岩、结晶灰岩组成。根据矿物组合,分析变质作用强度。
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中,常见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雏晶状),反映了变质作用强度为低绿片岩相。
绿片岩中,常见矿物组合为绿泥石、钠长石、绿帘石,反映了变质作用强度为低绿片岩相。
结晶灰岩中,常见矿物组合为方解石、白云石,反映了变质作用强度为低绿片岩相。
上述资料反映了变质岩带的变质作用强度大致为低绿片岩相。
[说明]为行文简洁,常省略了论据(分论点)中的“反映了变质作用强度为低绿片岩相”。
[完整表述]变质岩带主要由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绿片岩、结晶灰岩组成。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中,常见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雏晶状);绿片岩中,常见矿物组合为绿泥石、钠长石、绿帘石;结晶灰岩中,常见矿物组合为方解石、白云石。这些资料反映了变质岩带的变质作用强度大致为低绿片岩相。
2.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是用一般原理和原则做依据,运用演绎推理来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论证的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论题是特殊事实,论据是一般原理。实例为议论文中的讲道理。
(1)新形势下的干部队伍建设。
【例9-2-21】论题为: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第一个推理:实现现代化就要发展现代化大生产;我们要实现现代化;所以,我们要发展现代化大生产。
第二个推理:驾驭现代化大生产必须有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要驾驭现代化大生产;所以,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2)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在地质科技论文中确定某个地质现象、地质事件时,经常采用演绎论证。例如:地层时代、沉积环境、岩浆岩成因、岩浆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岩浆活动时期、变质作用强度、变质作用类型、变质作用时期、构造变形环境、构造作用时期、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时期。
【例9-2-22】论题为:某某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为“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论据之一:岩石类型为结构不同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一般为“S”型。
论据之二:在岩石地球化学图解中: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数值特征与“S”型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相似,样品的投影点大部分落入“S”型花岗岩、同碰撞环境的花岗岩区域。这些资料反映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属“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论据之三:岩体中常见浅源包体,也反映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为“S”型。
……(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某某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为“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说明]列举的3个论据,均属成因类型为“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的一般情况。由这3个一般情况,推出个别情况(论题中的“某某花岗岩”)的属成因类型为“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完整表述]岩石类型为结构不同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数值特征与地球化学图解,均反映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为“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岩体中常见浅源包体。这些资料,均反映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为“S”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如果分论点的结论已被大多数地质工作者认可,常被省略。
(三)论证的要求
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其作用是说服读者相信作者论题的正确性,做到“以理服人”。论证是科技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是正文采用的基本写作手段。
论点、论据、论证方式是论证的3个重要环节。
论证主要有7种方式(表9-2-1)。正文写作应恰当地使用这些论证方式,并遵守论证的逻辑规则。在组织好真实、充分的材料(即论据)的基础上,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和论证,使论文的主要论点为读者所接受。严密论证的结果,可能否定了原来的某些论点,保证了论文的科学性,表明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表9-2-1 论证的主要方式
(四)论证的规则
要使论证具有力,必须遵守如下4条逻辑规则。
1.论题清楚
论题必须明确,并且始终保持同一性。论题不应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论题不清”的逻辑错误。
论题是整个论证的靶子,只有把论题清楚、确切地规定出来,论证才可能“有的放矢”。在进行论证时,作者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论题是什么,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歧义,在表述论题时,尽量选用意义明确的词语。对论题中的关键概念,必要时还应予以界定。
总之,论题究竟是什么,自己、读者都应该清楚明白。这是使论证有为的最起码条件。
2.论题统一
在一个论证中论题只能有一个。在整个论证过程中论题必须保持不变,即要遵守“同一律”这一逻辑规则。如果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任意变换论题,便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常见的“偷换论题”错误是“证明过多”和“证明过少”。
(1)证明过多。
“证明过多”是指: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多的判断。
【例9-2-23】在论证“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时,实际上论证的是“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这就是一种“证明过多”的错误论证,因为,“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比“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断定较多,它们虽然都是比例乘数,但概念上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还可能存在别的什么关系,即前一个判断蕴含后一个判断,而后一个判断却不蕴含前一个判断。
(2)证明过少。
“证明过少”是指: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少的判断。
【例9-2-24】在论证“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时,实际上所论证的是“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这就是“证明过少”的错误论证。因为“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比“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断定较少。
3.论据真实
论据必须真实,必须是论题的充足理由。在论证中,论据是论题的根据。只有论据的真实,才能推出论题的真实。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虚假论据”的逻辑错误。要使一个论证有论证性,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当然,论据虚假并不意味着论题也必然虚假,只是缺乏论证性,不可能有说服力。应当注意,不仅以完全虚假的判断作为论据是错误的,而且以真实性未被证实的判断(如捕风捉影的话)作为论据也是错误的。
在论证中,从论据的真实性可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论题的真实性依赖于论据来论证。如果论据的真实性反过来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那就什么也没有论证。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4.论据与论题密切相关
从论据推出论题,就是说论据是论题的充足理由,从论据的真实性可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为了杜绝这种错误,论证中必须避免“论据与论题不相干”和“论据不足”,必须遵守有关的推理规则或要求。违背了推理规则或要求,就意味着论题不是从论据中推出的,也就是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五)反 驳
反驳是引用其他已知事实来确定某一判断不成立的思维形式。反驳一般从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三方面进行(表9-2-2)。由于地质科技论文中不提倡使用反驳,本书不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表9-2-2 反驳的具体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