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修建,位于泰邱乡“二都,自长山碶起至陈华浦止,长四十余里。嘉靖壬戌邑令何愈新筑,鄞人范钦为之记,载长山碶下。万历间令黎民表加筑,岁久多圮。清康熙七年(1668),有慈民周君美侨居塘下,击柝遍劝乡人出力修筑,又具酒食以劳无田而助工者。两月工既竣,建关圣祠于塘左,招僧居住,岁司修塘事,捐己田三十余亩赡其费。里民闻于县,奖之,辞不受。塘内田一万三千有奇,光绪五年(1879)重修关圣祠,今改为集福庵”。根据旧志名宦传的记载,千丈塘并非县令何愈新修,是在二十里旧塘的基础上号召乡里再修的,“邑之灵岩、泰邱二乡地滨海旧设堤二十余里,谓之千丈塘……久之,海水吞噬,塘碶相继圮,斥卤浸淫,年比不登。愈核占户,量田出资,验丁发徭,修塘及五碶”。从这段史料记载看,千丈塘的修建时间应早于嘉靖壬戌年(1562)。原有旧塘二十余里,因年久失修,加之海潮的不断冲击,继而颓圮,后在何愈的主持下又重新修建,增加到了四十余里,当时著名的藏书家范钦还为之作记。
因北仑地区自古海灾频繁,所以海塘经常遭到破坏,其后也是经历多次修筑,其中万历年间进行过加筑。清康熙七年(1668),海塘多处被破坏,这一年由慈溪侨居在此处的周君美尽心尽力地劝说乡里出力修缮。不仅发起号召,还出资为那些出工此处却没有田的人提供酒食。竣工后,周君美建关圣祠于旁,并招僧居住。这里涉及北仑海塘的岁时管理制度,从县志的记载看,千丈塘在清代康熙年间是靠居住在关圣祠的僧侣进行日常管理,而经费则是出自康熙七年周君美捐的三十亩田产。而周君美的慈善精神应为北仑人所铭记,他能把他乡当家乡,竭力维护这里的水利设施,是一种大爱情怀。本地人将其事迹上报地方政府,政府嘉奖他的时候,他却谦虚不肯接受。千丈塘内有13000多亩田,这对北仑的农业发展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光绪年间关圣祠改成了集福庵,现如今已经改建成清福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