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毕业生,求职技能欠缺,包括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面试时,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始料不及的问题,就会慌乱,难以沉着应对。更甚者,一些学生在经历连续求职失利后,由于自身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认可时,会对再次就业产生一定的信心阻碍。而另外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工作岗位的理解和热爱,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导致在职场上的发展后劲不足。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知识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整体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阶段所学的都是基础专业知识,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缺少衔接。由于大一大二所学的是公共基础课程,大三所学的是专业的理论课程,因此专业学习及实习时间较少,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度不是很高,较难融入。尤其是工科院校,课程实践一般学习时间较短,且课程量较大,学生较难在短时间掌握;学习内容与接触的毕业实习工作有一定差距。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没有形成稳定的知识体系,自我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二)就业观念非理性化,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观念出现变化。由于大学阶段大部分时间在校度过,受家庭择业影响和历年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较大,大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理想高于现实的情况,比如有些大学生受家庭影响,非得通过考取公务员、选调生、考研等方式进行下一步的规划,而近几年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比较抢手的职业就业压力非常大,通过概率也是非常小的,往往造成理想与实际就业脱节;甚至有部分学生存在慢就业、不就业等状况,这与家庭环境及自我职业规划能力较差有一定关系,比如有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急于寻找工作,家庭还是会承担毕业生的经济支出,加之学生自我职业规划不强进而出现不就业状况。有些学生对于自我专业认知有一定偏差,片面理解自我专业,认为去偏远基层工作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或者不符合本专业的发展。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工作环境、工作量、工资待遇、工作福利等情况有较大的依赖,认为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单位才去应聘,从而错过很多有发展潜力的私企单位,丧失就业良机。因此,树立良好择业观至关重要。

(三)心理素质较差,求职技能欠佳(www.xing528.com)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其突出表现是:良好的个性,如自信、自强、乐观、冷静、敬业、负责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心理应变、竞争协作、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今天,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

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考验的不仅是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技能,还有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是否爱岗敬业、敢于吃苦、诚实守信等,也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重要衡量标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对自我定位和自我意识不清,自信心不足或较为自卑,认为自己能力欠佳;盲目自信、眼高手低,这两种情况都难以达到人职匹配。一些毕业生,求职技能欠缺,包括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面试时,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始料不及的问题,就会慌乱,难以沉着应对。更甚者,一些学生在经历连续求职失利后,由于自身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认可时,会对再次就业产生一定的信心阻碍。而另外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工作岗位的理解和热爱,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导致在职场上的发展后劲不足。

(四)缺乏职业目标规划

大学生应该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尤其是在大学每个阶段,分阶段完成每个小目标是基础。当前大学生对于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目标不清楚,首先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清醒认识,只是片面了解该专业是去干什么,并没有深知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前该专业的产生背景、需要所学知识、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目前需要所学前沿理论知识。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课程学分,没有进行课程内容的拓展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