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满足学费及生活费等需要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对资金方面的需求主要来自学费及日常生活开支等。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基础生活保障,即使是在一部分相对贫困的地区和家庭中,我国的扶贫脱贫工程也在逐步推广开来,从而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等基本需求。比如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学费减免制度以及临时救助制度等。此外还有针对困难家庭和学生的各项帮扶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状况,使其正常的学习及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不少地区也推出了助学贷款项目,可以协助贫困生在就学期间妥善处理学费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在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避免贫困生由于经济状况不佳而导致上学困难,达到了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就学的目的。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大约17%的学生出现了生活费不够用的情况,因此这部分学生选择“校园贷”的可能性很大。进一步调查得知,其日常开销大多用在了食品、服装及娱乐项目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基本支出并不是学生选择“校园贷”的主要因素。
(二)消费观念出现问题(www.xing528.com)
通常在中小学时期,家长把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却较少去关注孩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在这段时期,学生一般都是与家长一起生活,同时还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且中学对学生管束很严,所以学生不容易产生其他各种各样的想法。但学生在步入了大学校园以后,就会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开始相对自由的学习生活,这时的学生失去了父母的管束,同时又面对许多新鲜事物的吸引,故而便容易迷失自我,抵挡不住来自外界的诱惑。在大学中,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必然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有的学生自身家庭条件一般,却看着其他同学使用名牌化妆品,穿着昂贵的衣服,由此便产生了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并衍生了较强的虚荣心,也开始向往这样的生活。当他们的实际经济条件与其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不相符合的时候,就有很大可能会陷入“校园贷”的漩涡中。各类“校园贷”借款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很快,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拉入其中。人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学生体会到这种高消费所带来的虚荣心、满足感之后,就会开始变得不顾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以贷养贷的方法继续消费。而他们又没有稳定和充足的收入来源,于是便在“连环贷”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