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齐鲁文化教育:十万人尽享书海,齐风鲁韵再现山东

揭秘齐鲁文化教育:十万人尽享书海,齐风鲁韵再现山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人民的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一时间,山东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普遍发展。山东作为儒学的发源地,教育的社会普及程度是很高的。书院制度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已成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以私人创办为主。明代初期改为青州府儒学,后知府朱鉴称之为松林书院。而且,随着教育的日益普及,“十万人家尽读书”已不是古人诗句中的夸张。

揭秘齐鲁文化教育:十万人尽享书海,齐风鲁韵再现山东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学校的名称是“校”、“庠”、“序”,有“国学”和“乡学”两种,主要是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即礼仪、乐舞、射箭、驾车、写字、计算等。劳动人民的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杏坛设教”开始,“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孔子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学费是一束干肉。于是,各国的年轻人纷纷来到鲁国,师从孔子。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开办私学,意义非常重大,为中国教育史开辟了新纪元,又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人阶层的崛起。

孔子之后,墨子孟子等人都纷纷效仿,聚众讲学,使私学的发展更为昌盛,并且各个学派都以私学为中心,结成各自的政治集团。一时间,山东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普遍发展。战国时期齐国临淄稷门设立了学宫,稷下学宫成为中国最早的“社科院”。讲学于此的学者有各家各派,在这个历时一百三四十年的学宫中,繁盛时达数百千人,成为一个学术争鸣的团体。

山东作为儒学的发源地,教育的社会普及程度是很高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教,以及士人们凭借知识,才能跻身上层的现实状况,吸引了更多的普通民众接受教育,再加上谙习礼乐是齐鲁人的传统习惯。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山东地区读书、讲学之声朗朗不绝。汉高祖刘邦引兵围鲁时,“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天下正宗地位,而儒学的发祥地——曲阜也因而成为众人仰慕、学者所宗的“圣地”。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汉代时,在曲阜孔宅设有“讲堂”,皇帝来曲阜祭孔,往往大会诸儒,讲诵儒经。汉武帝在全国各郡(国)始设官学,而山东的官学又最为兴盛,水平最高,山东人好学成风,崇尚儒术,因而入官学读书的也多。私学在秦代虽被禁止,但汉兴以后,私学又重新兴盛起来。东汉以后私学教育更为繁盛,并且出现了研习经书的专门场所“精舍”或“精庐”。著名经学家郑玄曾在淄川创设康成书院,他在客耕东莱的时候,许多人慕名而来,随他学习的弟子多达数千人。(www.xing528.com)

书院制度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已成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以私人创办为主。山东潍坊有松林书院,建于宋以前,原名矮松园,因有两株古老矮松而得名。据说宋朝宰相王曾曾在此读书。明代初期改为青州府儒学,后知府朱鉴称之为松林书院。明清时期是山东教育大发展的辉煌时期:府、州、县学校较为发达,义学、私学、书院也较为普及。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民办学校在明中后期,清前期比较兴盛。明清书院为读书人互相研究、讨论问题,增强学术交往的场所,对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明代山东地区书院约有七八十所,有些书院是宋元时期延续下来,明代又继续修复。明代书院多为正德至万历年间所建,建院者多为地方乡绅和文人学者。在一些经济繁华的地区如德州、济宁临清等地书院颇负盛名。清初曾对书院加以限制,康熙后期方解除禁令,允许并提倡在各地设立书院。较著名的书院有:德州的正渲书院、繁露书院、州卫书院,潍县的潍阴书院,济南的泺源书院等。

义学在明代开始开办,是民间为孤寒子弟开办的教育机构,属私学性质,多为地方家族控制,教授本家族子弟。但明代义学并不普及。清代康乾时期,义学开始兴盛起来。提起义学,山东人最不该忘记清末一位靠乞讨来积累资金办义学的人——武训。

武训出生在堂邑县(今冠县)武家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乞讨度日,受尽冷眼和虐待,于时他萌发了以教化来齐民心的愿望。从十八九岁开始,他就踏上了四十年行乞兴学的艰难路程。为了积累资金,他极力克制自己,从吃穿中省下每一块铜板。而且他还给别人干各种繁重的体力活,自己也进行一些手工劳动来换取报酬。另外,他还托绅士富户代其放债生息,加快了资金积累速度。钱多了,他用来买地,放地收取租金。最后,他终于办起了三所义学,使许多贫寒人家的孩子都能够进入学堂。

今天,山东大地上尊师重教的传统,就是历史的延续。而且,随着教育的日益普及,“十万人家尽读书”已不是古人诗句中的夸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