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pic of Stone Architecture
文摘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诗,石头建筑在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石材的外在表现形式逐渐背离了建筑的内在逻辑,石头建筑一度走向衰落。现代主义建筑提倡真实地表现材料特性,追求材料运用与功能、结构的和谐,促使人们不断挖掘这种古老材料的潜质,探索石头建筑在多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石头 石头建筑 材料
石头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坚固、耐久的材料特性与人类追求永恒存在的观念有着相通之处,因而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规模宏大、布局复杂的纪念性巨石建筑,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并孕育着艺术的萌芽。
古埃及的金字塔由230余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巨石干砌而成,以气势恢宏闻名于世。而古埃及的神庙是最早运用梁柱体系的石头建筑之一,神庙内石柱林立,建筑空间昏暗压抑,反映着王权社会的神秘气息。古希腊的神庙则呈现出一种开朗、纯净的风格,以雅典卫城为代表的古典建筑,通过对在神庙造型中起关键作用的石柱不断进行推敲,发展出多立克、爱奥尼克与科林斯三种古典柱式,在构图和比例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古罗马的建筑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柱式,而且在结构上创造出梁柱与拱券相结合的体系,将石头建筑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无论是中古的拜占庭建筑,还是印度的伊斯兰建筑,石头作为一种分布广泛、易于加工的材料,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石头建筑达到辉煌顶峰的是哥特建筑,它所创造的飞扶壁,使石头抗压好的材料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由结构构件转化而来的大小尖塔挺拔向上,仿佛要从地面直冲云霄,体现着人们对于天国的向往,达到了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的高度统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形体的匀称、光影的对比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室内设计手法常常借鉴古典的柱式和构图,建筑的室内设计因而获得了与外立面同等重要的地位,石头非凡的表现力延伸到室内空间的塑造,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图1.吉萨金字塔群
图2.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两千多年的人类建筑史,波澜壮阔,高潮迭起,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石头的史诗。一方面,石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满足了人们对于坚固性的要求,人们用这种最普遍、最易开采的材料来建造遮蔽风雨的庇护所,由此带动桥梁、水坝、输水管等工程体系的发展,形成了以材料和构筑方式来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石头本身所具有的沉静、坚韧的气质符合举行宗教仪式的氛围需要,因而发展出以宗教建筑为核心的一系列建筑型制,形成了以文化内涵和精神需求为特征的另一动力。推动石头建筑发展的这两种动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坚固性代表了石头真实的一面,人们运用石头来建造房屋抵抗外力;而对于石头砌体所承担的荷载来说,结构构件的余量还很大,这就为建筑师以雕塑的手法进行造型处理,突出建筑的文化与精神内涵留下了充分的自由度。因此,在建筑形制与结构方式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内,石头建筑中对文化的表现和对艺术的追求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这种追求发展到了后来,柱式、山花被随意地组合拼贴,完全不顾内部的结构形式,石头表现出了其特性的另一面—易于加工和粘贴竟使石头成为一种“虚假”的材料。这或许要追溯到古希腊所开创的古典柱式传统,虽然“它运用柱来实现建筑的目的性,同时也产生美”[1],然而石柱中各构件的支承与平衡却只是表面上的,精美的梁头、檐壁和钉板只是雕塑品而已,并不反映结构的真实性与逻辑性。罗马人将柱式贴在混凝土浇筑的拱券上,如同一层石质浮雕,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同样把石头雕刻的古典要素作为装饰品来进行立面构图的组合,并不体现柱式后面的承重墙结构。即使是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结构体系的哥特建筑,到了后期也由于对结构的过度表现而陷于烦琐。
19世纪末出现的新艺术运动,带来了对传统材料的重新反思,出现了真实表达建筑结构与构造方式的设计倾向。西班牙建筑师高迪(Antonio Gaudi)吸取哥特建筑的结构特点,结合自然的形式,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石头建筑的可塑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名法国的建筑师拉布鲁斯特(Henry Labrouste)则在采用新材料的同时,将石头结构和钢铁结构有机结合,在与旧有的古典形式决裂的同时,表现出一些折衷主义的风格。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如何表现石头建筑的材料和结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图重新诠释石头所特有的自然属性与精神内涵。
图3.比萨教堂
图4.泰姬·马哈尔陵
图5.雅典卫城复原图
图6.圣彼得大教堂室内
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新的社会需求产生了新的建筑类型,火车站、博物馆和办公楼取代了宫殿、神庙和教堂而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建筑或是要求大跨度,或是要求向高层发展,因此同建筑内部结构体系相矛盾的古典柱式变得完全不能适应需要了。以钢铁、玻璃和混凝土为代表的新材料及其相应的结构形式不仅能够满足新型建筑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能够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实现快速建造,因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于是,在整个工业革命浪潮之中,建筑领域里也发生了一场革命。经过20世纪头几十年的激烈斗争,从古希腊以来经历了2500年之久的欧洲石质柱式建筑传统,终于被抛弃了。”[1]20世纪30年代以后兴起的现代主义运动,大力倡导简洁的、无装饰的机器美学,反映出一种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则在社会价值观的层面向古典柱式所代表的传统审美标准发起了挑战。
图7.尼姆 梅宋卡瑞神庙
图8.兰斯主教堂
图9.锡耶那主教堂室内大理石铺地
图10.高迪 塞格拉塔家族教堂
图12.香港 Hing Wai 楼外立面
(www.xing528.com)
图13.桑奇1号窣堵波
“也许,现代主义运动一个最鲜明的主张就是真实表达”[2]—真实地表达建筑的功能、材料和结构。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说:“真实是建筑中的上帝。” [3]而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关于建筑真实性的观点或许最为激进了,他认为,“在建筑艺术中艺术家本能地要把能表明事物如何生成的标记保留下来”[4],主张真实地反映建造过程,留下过程的痕迹。现代主义大师们在建筑实践中不断地分析与研究材料特性,希望赋予石头这一传统材料以新的表现形式。石材的基本特点是坚硬和厚重,能与粗犷、自然的环境取得呼应;石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微妙的纹理和色彩,能产生一种反璞归真的装饰效果。赖特设计的建筑多采用粗琢的石料来砌筑石墙、石柱,故意暴露天然纹理,与自然环境里的山石融为一体,表现出石头质朴的美。密斯(Mies van der Rohn)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以钢结构作为承重体系,运用各种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石材作为空间划分的手段,与挺拔光亮的钢构件形成对比,表现了石头的典雅之美[5]。
图14.栃木县那须町石艺博物馆
图15.Water Park and Waterfront Promenade in Togo,Japan
图16.流水别墅
图17.Ehime Prefectural Museum of General Science立面局部
虽然抗拉和抗弯强度差的力学性能成为阻碍石材广泛运用的致命缺陷,然而在今天,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作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使得结构体系与围护体系的完全分离成为可能。作为一种围护构件,石材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在丰富多彩的当代建筑中,石头仍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由SOM设计的耶鲁大学贝涅克珍本书及手稿图书馆,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之间,安装了极薄的浅色大理石板作为外墙面材料,既满足了日常的采光要求,又保护了珍贵书本不受到阳光的直射,充分发挥了石材作为围护材料的优良热工性能,创造出奇妙的室内效果。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Kisho Kurokawa and Associates) 设计的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 (Ehime Prefectural Museum of General Science),则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预先埋置抛光的大理石和花岗石,脱模之后石材与混凝土墙体融为一体,石头的嵌入使原本厚重的墙体产生了奇妙的虚实变化,通过新的施工技术拓宽了石材的表现力[6]。
和其他的传统材料一样,石材在长期的运用中推动了特定建筑类型的发展,反过来又因为同某种建筑类型的密切联系而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香港的Hing Wai Building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精心组合,表现出传统商业建筑的高贵气派,石材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材料,寄托着人们对于历史的情感。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简洁大胆的建筑形体和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老馆形成了强烈对比,然而通过采用当年老馆修建时使用的同一采石场的石头作为外墙面的材料,表达出一种对于历史与环境的尊重姿态。而赫佐格和德穆龙(Herzog & De Meuron)所设计的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多米诺斯葡萄酿酒厂(Dominus Winery),在金属编织的筐笼内放置当地出产的玄武岩,既有效地遮挡了阳光的照射,满足了酿酒厂须严格控制室内温度的生产要求,同时又形成了独特的立面效果,开辟出石材运用的新天地。
图18.多米诺斯葡萄酿酒厂立面局部之
图19.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图20.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对材料的恰当选择和对材料潜质的充分发挥造就了历史上的伟大建筑,而石头建筑的兴衰也反映出这一规律。过去,在材料表达上的虚伪与结构逻辑的混乱曾经使建筑评论家们认为石头建筑将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材料的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是提倡真实的现代主义建筑也无法做到绝对的真实。密斯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采用了钢结构,由于防火规范的需要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必须在钢构件的外表面包上一层混凝土,但是为了从外观能看出是钢结构,竟又在混凝土外面再做了一个金属框架,这和古罗马建筑在混凝土的拱券上贴古典柱式又有什么区别呢?材料使用的真实性不仅仅由材料本身来决定,还取决于建造技术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在这个飞速变幻的世界里,石头建筑所蕴含的那种永久不变的独特气质常常勾起我们怀古的幽思,石头建筑也继续为我们提供着肉体的庇护和灵魂的归宿。也许,对于这种古老的材料,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属于石头的新的和谐形式,探索一种内在的、充满生命力的形式。
正如建筑大师赖特所言,“让石头说自己的话,唱自己的歌”[3]吧。
[1]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Michael Foster.The Principle of Architecture Style-: Style,Structure and Design.
[3]项秉仁.赖特(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李大夏.路易·康(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刘先觉.密斯 ·凡得罗(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古代—十八世纪.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图片来源
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文版权信息
支文军,张晓晖.石头建筑的史诗.世界建筑,2002(3): 23-25.[张晓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级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