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记录表现出聚焦具体空间、看重行为和空间的互动关系、多样的记录视角、丰富的记录媒介等特点。除上文详述的两个案例外,由同济大学教授李翔宁、学生李丹峰、江嘉伟以及团队共同编著完成的《上海制造》、由张斌、冯路、庄慎、范文斌四位建筑师发起“上海城市再研究计划”(SH Project)、南京大学建筑学院鲁安东老师的城市阅读系列课程等,都是近年来国内优秀的城市记录案例。此外,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也促进了当代城市记录的进程。回顾全文的案例,我们可以有以下的思考和结论:
第一,上层因素影响城市记录。城市记录的视角和成果与所在城市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城市规划等上层因素密不可分。面对意大利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空间,罗西的城市建筑论—虽然引发了全球性的讨论—极具地域特点地展示了城市与建筑的关系;而诞生于意大利的“无尽的城市”(non-stop city)理论,却在无历史包袱的曼哈顿得到了回应与发展。东京细碎的、市场化的土地制度以及超高密度的人口催生了对基地机智掠夺的“滥建筑”和“环境单元”。而《一点儿北京》记录对象从建筑到街区、从物体到行为、从抽象到繁琐的转变,恰恰能揭示出城市上层因素对建筑师记录的影响。
第二,观察视角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传统建筑师偏向于从上层因素或建筑历史中找寻建筑的合理性或提供批判的证据。当代建筑师以“无条件地接纳现实”的态度,通过对现实中机智的建筑策略的观察,参与建筑学在城市中的探索。《东京制造》并未对东京现状的成因展开论述,而是直接聚焦于现实中机智的“平民建筑”,并逐步从空间研究发展到都市系统研究。《一点儿北京》聚焦北京几个特殊街区,揭示出小建筑单元对城市的依附关系,以及单元的积累对城市街区的影响,对当代中国城市大规模整体式开发形成的城市空间进行了批判和反思。(www.xing528.com)
第三,城市记录启发建筑实践。《东京制造》除了作为汪工坊理论的总纲,还是他们实践创作的检验机制,并通过行为学建立起身体—建筑—都市、现象—物质的联系。《一点儿北京》中的乌托邦实践,即通过不受现实制约的纸上建筑,表达了对当下的建筑、城市甚至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同时,当代城市记录激发了平民参与建筑设计的潜能。《东京制造》《一点儿北京》《上海制造》等城市记录读本提供了一系列在高密度都市中,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利用策略。民众可作为“创造性的使用者”⑦,从这些书籍获得解决现实中建筑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记录成果的推动建筑图的探索和建筑传播。当代城市记录的成果以“后建筑时间”的视角,为建筑、建筑与都市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检验的机制。在传播方面,当代城市记录为建筑与城市研究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更为平民化的渠道,并通过书籍、展览、周边产品等方式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它超越了建筑学的范畴,走向了大众艺术,也为建筑师提供了一条建筑之外的实践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