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60年代生建筑师的话语观察中,我们采用了给命题写感悟、请学者做群体访谈和个体访谈的方式。从40名建筑师的感悟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是回顾中的坦然,多数60年代生建筑师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是这批建筑师对一种潜在秩序可能性的追索,尝试以各自可以肯定的方式去赋予这种探讨以相对清晰的表述。“多数60年代生建筑师在大学中所接受的学院派教育,构成了他们的基本知识体系;从随后接触到的各种建筑思潮和概念中,吸取养分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形成个人的认知模式。”[48]
60年代生建筑师的话语中亦体现了他们的一些鲜明的立场和清晰的实践思路,如,都市实践所执着的“应对设计问题时社会立场的一贯性,职业态度的批判性和设计完成度的统一性”,李晓东所指出的“建筑师的责任是寻找并创造人类物质环境的最高次序。每一个作品都是唯一的,它必须是美学质量、构造次序、精准的细节与完美且独特的功能的结合”,张雷所认为的“在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没有真正的本土。中国的概念和尺度足够大也足够丰富,不太可能拘泥于某种范式,因为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其讨论范围。过分强调建筑的国家属性容易导致思路狭隘,我更愿意把本土理解为因地制宜”,朱小地所指出的“我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视为己任…… 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让观众停留的可能性,引发心灵与空间对话,使建筑具有时间的意义”,亦如柳亦春所表达的“我认为地方的具体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建筑之根,除了文化因素,该地方的气候、风土以及人情都必须有足够的介入;而建筑本体的技术、空间以及时代特征的抽象性是建筑能够面向未来的力量。我们也许不必前卫,但必须与当下的时间发生关系”,等等[49]。
对于建筑师的访谈我们呈现了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学者访谈多位建筑师,透过分析研究形成对这群建筑师的群像描述;另一种方式是选取典型人物进行专题访谈,形成一系列切片式的却可以透视群体特点的个案记录。周榕在访谈了十几位清华大学毕业的60后建筑学人后,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评述,他认为清华建筑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大多数建筑师当下的设计实践没有关联,而其教育中的“清华精神”和“文化先于形式”的建筑价值预设对他们的工作有意义。都市实践的王辉说清华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参照系,而日后的建筑实践就是从这个参照系原点出发的旅程[50]。(www.xing528.com)
在此次的个人访谈中,我们选择了刘克成、张雷和周恺,结合以往做的王澍等人的访谈,都有一定代表性。以对刘克成的访谈为例,一方面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60年代生建筑师的某些整体特征,另一方面将个体放入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梳理其发展过程,进而分析其当下实践状态的成因。一直坚持在西北地区从事教育和实践的刘克成,他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道路可以为分析6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刘克成的文章和采访记录中,可以发现地域与城市一直被他所强调,尤其是西安,成为他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原点。西部文化历史资源的厚重确立了刘克成以对话的态度介入城市和建筑设计。由于西安特殊的城市背景,这里的工作与考古、历史和遗址保护等学科有大量交叉,借助这些经验,刘克成可以从与传统建筑学有所区别的视角来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促使他在研究城市时中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遗产来对待。在此基础上,他从现有的体系中延伸出他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实践立场。相对于刘克成在现有体系上进行再创造的路径,同样作为60年代生建筑师的王澍则在研究明清文人画和江南园林的基础上,在建筑体系之外寻找到了他的理论支撑,从学科之外对传统进行转译和重构。这些均可从一个角度反映这批60年代生建筑师尝试建构有中国特征的建筑体系的探索[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