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这种在空间生产中的建筑师的话语弱势,建筑师群体对明星建筑师的涌现持积极态度,成为业主建筑师、进入政府职能部门也成为职业选择重要的方面,显现了建筑师群体对自身状态调整的意愿。一批中青年建筑师中的佼佼者获得了从政府语境到社会语境的话语认同。
面对这种在空间生产中的建筑师的话语弱势,建筑师群体对明星建筑师的涌现持积极态度,成为业主建筑师、进入政府职能部门也成为职业选择重要的方面,显现了建筑师群体对自身状态调整的意愿。很多开发企业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作为甲方建筑师,如万科将有长期居住建筑设计经验的付志强聘为总建筑师,良渚文化村的实现是建筑师理想搭接发展商诉求在一个建筑师角色转变的模式下得以实现的案例;不少建筑专业人员进入政府相关部门,如身为同济大学教授的伍江曾离开已经颇有建树的建筑研究与教学领域,担任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8年,在上海的规划职能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济建筑博士毕业的孙继伟成为上海的区级领导,从青浦到嘉定再到徐汇推动了一批有文化创新价值的建筑实践。一批中青年建筑师中的佼佼者获得了从政府语境到社会语境的话语认同。
很多建筑师在这样的语境中找寻权宜的策略,无论是50年代生建筑师刘家琨的“处理现实”,还是60年代生建筑师都市实践以灵活多变的工作策略将设计理想融入复杂多样的现实诉求的方式,都呈现了中国中青年建筑师面对空间生产链现实困境的积极姿态。《时代建筑》在“60年代生建筑师”专刊中以深圳为例,讨论了快速生成城市的社会空间生产与建筑师实践介入的状态,这个案例探讨了从20世纪50年代生建筑师到60年代生建筑师的实践与深圳城市化进程背后的社会条件的关系,深圳的发展让很多建筑师淹没在空间生产洪流中,一部分建筑师在生产方式、社会需求和个人理想能够求得平衡而受到从专业到大众领域的共同关注[31]。(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