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世纪50、60、7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三个群体的研究,对于我们强调的多元视角,我们归纳多种切入的可能性,以建筑师的教育与成长经历、从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实践策略与走向、思想观念变迁的路径等等线索入手,重视实证研究中一手资料的获取、比对与归纳。我们强调一些方法介入的价值,比如建筑师的谱系研究和口述史方法运用、以及建立话语体系观察的可能性等等,这些方法反映在一系列话题的探讨中。这里仅就口述史与话语体系分析略述一二。
“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不在于保存了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今天的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与解释。”[13]在历史研究领域,口述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也日趋严谨。“口述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访谈人与受访人的双向进展。受访人有丰富的经历,有许多值得挖掘的资料,但他不一定是历史学家。在其讲述的时候,可能受记忆因素、情绪因素、选择因素的影响,遗漏出错难免。访问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学术素养,通过提问、讨论、串联、整理,使访问质量提高。”[14]著名口述史家唐德刚①之于人物访谈的注释方法,提升了访谈文本的价值,亦值得学习。因此,我们认为,为了使对话的成果更有价值,对话的策划就十分重要,策划人相当于访谈人的角色,前期研究和后期整理都十分重要。(www.xing528.com)
在这里,我们参考口述史的方法与特点,通过设置有主题框架准备的对谈来观察建筑师的特征,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建筑师间的互动、自我回顾与思考,亦成为其他方面分析与研究的基础资料。我们在50年代生建筑师一期中安排了14位建筑师7组对话,在60年代生建筑师一期中安排了三个专题访谈和一组群体访谈后的评论文章,在70年代生建筑师中安排了8组对话,每组对话的人数突破两人,一些相关人士介入话题讨论。前期的准备十分重要,我们在分析了众多至今活跃一线建筑师的专业取向后,以有可能相互激发讨论为前提,配合与各位建筑师的前期沟通,确定对话的双方。关于对话,设置了三个方面的宽泛要求,即时代烙印、教育背景和思想变迁。另外,我们亦特别重视对谈后的整理与相关文献的梳理工作,包括建筑师的著述论说、典型建筑作品、编者按的写作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