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对建筑师张轲的解读主要应用基于词频统计的文本分析,面对其17年积累的132份中文文本(包括项目介绍、出版文章、个人访谈等),共计140 934个字符。将全文本字符视为词汇的集合,建立词袋模型⑥,利用“机器”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过程包括中文分词⑦(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过滤“停用词”⑧、加入“分词自定义词典”,继而进行词频统计与排序。经过进一步筛选,最终得到140 934个字符中的25个高频词,它们共同映射出张轲在设计中的关注点(图5,图6)。
通过文本分析得到的高频词与词频分别为 :空间(429)、城市(362)、西藏(241)、胡同(238)、庭院(236)、文化(214)、北京(213)、码头(162)、当地(151)、结构(147)、改造(146)、建造(140)、景观(135)、传统(128)、材料(121)、石头(109)、生活(92)、大峡谷(88)、自然环境(84)、艺术(82)、杂院(80)、公共(78)、旧城(75)、社会(70)、社区(68)。
(www.xing528.com)
图4.国际影响范围扩展(2008-2013)
其中“西藏”的“大峡谷”和“码头”,以及“北京”正是张轲/标准营造这17年来展开实践项目最多的地方。“结构”“建造”体现的是张轲在设计中关注建筑更本质的建造层面,追求建构的真实性。张轲塑造的“空间”与“庭院”紧密相连,例如:青城山石头院中有一个“空院”、三个“茶院”和一个“居院”;苏州“本岸”住宅中将院落重新与居住空间结合;而“岸会所”则通过连续转折的白墙围绕成多个相对独立的院落。“胡同”“改造”“生活”“杂院”“旧城”“公共”“社区”让人迅速联想到他的微胡同、微杂院与共生院这一系列的微更新项目,从中映射的是张轲对于现存老城区、老建筑有机更新模式的思考。而“文化”“当地”“传统”“自然环境”强调的是张轲面对在地建筑,尊重传统与自然环境,对待文化持“平视”的态度,不被“传统”束缚从而拥有更大限度的创作自由。“石头”是张轲的建筑作品中最常用的“材料”,从阳朔的条石、成都的青石到西藏的乱石,他在建造的细节和技艺方面展现了对当地建筑、街道肌理和自然环境的尊重。面对“材料”,张轲追求的不是越来越发达的材料带来的建造便捷,而是在于怎么发现一个材料所具有的未知的可能性,对他而言,没有哪一种材料是更现代或者更传统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他追求的是,“可以转瞬即逝地带来一种感官上的、情感上的或是思想层面上的触动。”[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