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红糖工坊的灯光效果让我们感受到制糖的仪式感,王景纪念堂的天光让我们感受到空间的神圣感,而契约博物馆您通过引进自然光营造出很多趣味性。您对光(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是如何把控的?
徐:针对每个村庄的建筑“针灸”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逻辑和空间营造。光线是空间氛围营造的手段之一。不同空间会有不同的光线条件,亮度或暗度。
红糖工坊是热气腾腾的熬制现场,本身作为一个开放的舞台空间,灶台烟囱和熬制设备等的布置,都强调生产的仪式感,屋顶的顶光和照明设施则是根据空间逻辑布置,光线和生产过程中的水汽互相作用,进一步加强这种仪式感和剧场舞台感。
而契约博物馆的文书展览则浓缩了客家村庄百年历史沧桑,空间参照当地的多天井民居形态(村里最多的一座民居有18个天井),参观者在暗处,展览设在顺墙的亮处,由亮暗的强烈对比拉开空间张力,结合传统石墙营造时空纵深。人在暗处时,除视觉外的其他感官敏锐度会有所提升,夏季的穿堂风,石墙围合空间内外的温差,穿越空间的水渠的流水声,都会进一步渲染空间氛围。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水渠上屋顶有一道排水沟,女儿墙的高度和角度可以对进入空间的光线有所控制,也就是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有漫射光可以通过这道天沟进入室内,只有正午前后半小时时间,直射阳光可以垂直切入落在水渠上,这时候结合隐藏的喷雾设施,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可以在室内制造出彩虹般的光学效果。这样一个简单的介入既形成趣味互动装置,也再次强调对契约文化的解读。
由于王村处在工业区内,村里传统风貌破坏较大,所以建筑策略重点在于通过室内空间重塑人文景观,提升村庄的荣誉感。建筑通过舞台情景剧的方式,将重要景观节点沿时间轴展开,和建筑的结构转角叠加放大为类似“龛”的角空间,通过石雕画面成为贯穿室内的17个纪念角;石雕上各个不同时期的真人大小的王景人像,混凝土结构形成的“龛”的空间形态,纪念角顶部天光照明,等等,一系列的空间氛围营造都是为了强调对先祖的尊敬。夜间照明通过暗藏灯具仅仅打亮这17个纪念角,成为空间里的17个灯柱。
石仓契约博物馆
主创建筑师: 徐甜甜(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 建筑事务所)(www.xing528.com)
项目地址: 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六村
设计时间:2015.06
项目完成年份: 2017
建筑面积: 675 m2
业主:松阳县大东坝镇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