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公共建筑:发挥整体空间营造的引导作用

乡村公共建筑:发挥整体空间营造的引导作用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师在介入乡村公共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如何使乡村公共建筑作为整体空间营造的价值引导发挥最大的作用。傅山幼儿园首次以现代建筑的形象耸立在传统村落中心,以乡村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价值导向指向傅山村的未来,无意之中为傅山村后来的乡村建设奠定了方向。

乡村公共建筑:发挥整体空间营造的引导作用

图25.傅山集团办公大楼(2007年)

图26.傅山村青少年活动中心(2013年)

图27.傅山保税物流园区办公大厦(2014年)

乡村是一个活体,其间蕴含着自然地理人文社会之间的种种联系,而乡村公共建筑作为村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历史信息记录与乡土聚落文明对外推广等双重功能。由城市建筑师介入乡村营造并与乡村本土诉求共谋而成的作品具有外延性,不仅对村落自身的民俗信息和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增强了乡土世界与城市文明的交流性与传播性[9]

一般而言,乡村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建筑的主要区别是建筑所在的环境以及受众。乡村公共建筑数量少而尊贵,村民往往对功能和形象都有特别的期望,新时代与新形象是他们的期盼;同时,乡村公共建筑往往与周边背景形成强烈对比而具有标志性意义;另外,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乡村公共建筑比较倾向于就地取材和传统的施工工艺。因此,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上需同时兼顾时代性与地域性的特征[9]。建筑师在介入乡村公共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如何使乡村公共建筑作为整体空间营造的价值引导发挥最大的作用。

傅山村原生状态下具有公共建筑性质的有村办公室、村卫生所、村综合商店、村幼儿园等建筑,都是传统的一层平房,主要表现为一种“内治”的状态,即其营造方式、服务对象和事务管理都聚焦于村落本身的封闭环境。

1986年,随着村集体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傅山村委决定在极其有限的村级财政中划拨一部分建一座幼儿园,这是傅山村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建筑。对笔者而言,不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一座公共建筑的形象及其空间,对乡村特别是下一代人产生积极和向上的价值引导意义,这是笔者作为一名建筑师,初次面对一个鲁中地区开始走向发展的传统村落时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显然,建筑师当时被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所感召,为傅山村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儿童教育的未来指向所驱动,其设计定位直接奔向建筑的时代性和城市文明的表达,而没有从村落的传统风貌与人文乡愁的怀念中去寻找根基。在傅山幼儿园入编《中国80年代建筑艺术》图书的项目介绍中,建筑师清晰表达了上述理念[10]。(www.xing528.com)

傅山幼儿园首次以现代建筑的形象耸立在传统村落中心,以乡村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价值导向指向傅山村的未来,无意之中为傅山村后来的乡村建设奠定了方向。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村服务大楼、村医院设计,还是21世纪的集团办公大楼、村博物馆和新幼儿园设计,其整体思路和价值导向是一脉相承的(图19—图30)。

图28.傅山村博物馆(2014年土建封顶)

图29.淄博市高新区幼儿园(傅山村新幼儿园,2018年)

图30.淄博市高新区第八小学(傅山村新小学,2018年)

傅山村的乡村面貌和形象主要靠村公共建筑来塑造,主要包括教育、文化、服务及办公等类型。村公共建筑都坐落在村落中心和主干道上,投资和体量规模较大,建设质量较高,特别是因其高度的公共性和开放性而被村民频繁使用,当然被媒体和大众传播的概率也高。我们在傅山村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努力让建筑立足于当下,却又能面向未来。正如王路说的,建筑师有责任在呵护地方文化的真实性的同时,以当代建筑的方式来拓展地方文化的内涵,而不是在正在消亡的传统建筑样式的幽灵中徘徊。我们一方面注重塑造公共建筑的外观形态,努力呈现现代、明快、简约、理性的风格,并努力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姿态,在材料、色彩、光线设计上传播现代的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在建筑布局和空间处理上表达开放、民主、公平的现代思想(公共建筑尽量不设围墙、注重可达性和开放性),使乡村公共建筑的公共形象深入人心,努力使之成为乡村民众的公共活动中心。

这批乡村公共建筑集群中建成时间最长的已30年,无论是具体的功能使用还是整体形象塑造上,都为推动乡村的文化建设、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促进乡村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乡村公共建筑的设计,也是城市的先进文化向乡村输送的纽带,为傅山乡村现代化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村民家园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提高,实现了村庄公建效益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