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良渚文化村总体规划图
图5.各组团总体规划:白鹭郡鸟瞰图(www.xing528.com)
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理想世界的描述,无论是儒家的道德秩序或道家的出世思想,绝大部分都是以田园乡村为基础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虚构了农业社会田园乌托邦场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也不同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的)欧洲(与中世纪欧洲城乡壁垒森严“城为文明摇篮,乡为蛮夷之地”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对此西方汉学界曾提出“城乡连续统一体”(rural-urban continuum)②的概念,即传统中国城镇和乡村关系是和谐的而远非对立。这个统一体在19世纪中期开始解体,城市和乡村渐渐成为两个对立而且差别巨大的范畴。近代化了的中国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致富前景、新潮文化和便利生活,而晚清以来的农村经济衰落则进一步加深了城乡差别。
近代历史上的乡村改革贯穿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主线[2],乡村建设被视作社会改良与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所促成,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的自觉体认,“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梁漱溟)。乡村改造的开端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的新村运动。新派知识分子与爱国实业家如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卢作孚等,分别从乡村教育、传统文化复兴或经济建设为突破点推动乡村现代化。遗憾的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却并没有带来城乡差距的缩小—1958年户口制度建立后城乡之间冻结了的关系造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城乡鸿沟 [3] 。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短短四十年间追赶着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城市化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二是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业转换。2013年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均衡分布,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促进人口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的探讨重点在于如何重建乡村和小城镇的人文和社会价值,培育自治和民主精神,削弱城乡对立,避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不平衡。这也是今天重读“田园城市”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