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教堂位于1500m高的塔玛若山脊,参观者可由此俯瞰卢加诺。业主的目的一是纪念他的妻子,二来也可通过这个建筑增加该地区的魅力。因此,在它本质的宗教功能之外,这个小教堂也因创造新的旅游路线和其他吸引游客的因素而和塔玛若山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图17.艾维大教堂东南向入口外观
图18.艾维大教堂室内空间及屋顶采光
基地位于一条既存道路终端的突出的山脊上,这山脊向下延伸插入山谷。狭窄的石砌小径通过巨大的弧拱与地面脱离,它看上去像在空中往前延伸直至结束于圆柱形教堂的屋面斜坡处。沿斜坡向下可到达一个中间平台,再往下则是教堂的入口小广场。在这里博塔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神奇的视点来欣赏山脚下展现的令人目眩的美景。
在这个设计中,博塔所运用的建筑语言有其深刻根源,它反映了重新探索当地描述人类活动印迹的古老规则的重要性。有意设计的凌空而起的狭长小径使人在漫步中得到美的享受,无论观者是在远眺连绵的山脉、仰望变幻的云彩还是俯瞰脚下的山谷—在那里,人类活动的印迹历历可见。在这个高山地区,生命显得尤为脆弱。这个教堂小径独特的双向楼梯设计将人引入静谧的洒满阳光的入口广场,更加强了它为人类遮风蔽雨的神圣氛围[4]。
博塔出生于罗马风影响深远的地域。伦巴第(Lombardy)是罗马风、事实上是整个新的建筑文化的发源地,而提契诺(Ticino)曾是伦巴第大区的一部分。在博塔的建筑中,有着一种似原始人的原始主义。但是,博塔对基本形式的偏爱,决不能混同于在意大利流行多时的建筑哲学的简朴。对博塔而言,建筑起源于原生的形式,在每一作品中,博塔都以不同的语言陈述了这一事实,即常常是运用对空间、材料及形式的真实连贯一致的直觉。通过他设计的五座教堂中蕴涵的非凡力量,这种“原始”精神得以表达出来。
[1] Mario Botta.Public Buildings 1990-1998.Skira , Milan: 1998.(www.xing528.com)
[2] Mario Botta.The Complete works 1985-1990.Birkhauser,Basel: 1994 / Mario Botta.The Complete works 1990-1997.Birkhauser,Basel: 1998.
[3]支文军,朱广宇.永恒的追求:马里奥· 博塔的建筑思想评析.新建筑,2000(3).
[4]支文军.诗意的建筑:马里奥·博塔的设计元素与手法述评.建筑师,2000(89).
图片来源
本文图片由马里奥·博塔事务所提供
原文版权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