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损伤处理|形体训练与医护礼仪实训指导

运动损伤处理|形体训练与医护礼仪实训指导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肿胀、淤血、压痛等消除后,可用按摩、热疗与药物治疗双重进行,同时应加强扭伤部位的功能训练。预防这类运动性腹痛,关键是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内脏器官适应。

运动损伤处理|形体训练与医护礼仪实训指导

1.冷敷、热敷应对症选择

冷敷和热敷都是护理扭伤后的治疗方法,但是应针对不同病情选用。

冷敷: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同时,冷敷可抑制神经末梢的感觉,使局部神经传导速度暂时减慢,降低感觉敏感性,达到止痛效果。冷敷还可以降温退热。冷敷方法:将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持续15~20分钟,每天3~5次。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热敷:热敷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促使炎症消散,减轻局部肿痛。热敷同冷敷操作相似,注意刚受闭合性外伤(即无伤口的外伤)时,却不可开始就热敷,如果伤后立即热敷,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那些断裂或不完全断裂的毛细血管遇热后便会扩张,出血自然就会更多。由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的体液也会更多,因而受伤肢体的局部会更加肿胀。如果组织间的血肿渗透到皮下,就会出现大片的皮下淤血斑。此时应冷敷控制出血。

热敷应该在扭伤之后的72小时左右施行,此时局部毛细血管已停止出血,肿胀亦逐渐好转,热敷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促进扭伤组织早日修复。注意,有感染时应避免热敷,各种内脏出血急腹症也不宜热敷。

2.锻炼时发生晕厥的应急处理

晕厥是由于脑部暂时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晕厥时,病人表现为失去知觉、突然昏倒、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呼吸缓慢,患者自觉全身软弱,眼前发黑。

运动时发生晕厥的原因如下:一是精神过于紧张,如突然加大运动量,或与他人比赛,刺激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脑部血液一时性供应不足;二是长时间站立或下蹲后骤然起立,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血压显著降低,导致脑部缺血;三是快速跑后马上站立不动,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扩张的血管中,回心血量减少,心血输出量也随之减少,使脑部突然缺血;四是运动时呼吸节律掌握不好,吸气后憋气时间太长,脑部供氧不足,体内缺氧,也可引起晕厥。

发现有人晕厥后,应让病人平卧,足部略高抬,头部放低,松解衣领,注意保暖,用热毛巾擦脸,自小腿向大腿作重推拿和用手揉捏。重者,可针刺或手指掐点人中穴(鼻与唇之间沟的中间)或给氨水闻嗅。在知觉未恢复以前,避免给饮料或服药。如呼吸停止,应做人工呼吸。醒后可给热饮料,注意休息。如果是首次晕厥,以前从未发生过,最好到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疾症,争取早期治疗,根除隐患。

晕厥的预防:除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外,要注重久蹲后不要骤然站起;当有晕厥征兆时,应立即俯身低头,以免昏倒。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应继续慢跑,并做深呼吸。

3.扭伤后的应急处理

在损伤的24小时内,皮下软组织周围的小血管会发生破裂,此时如果使用红花油等活血化淤的药物外用涂抹揉搓,就会加重局部的血液渗出,从而使肿胀加重。在伤后的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应减少关节活动,同时用冰块或冷毛巾进行冷敷,也可用外用药消肿止痛,减轻炎症,此期切勿按摩、热敷。等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仍有肿胀、淤血时,可用热毛巾或热醋放于伤部热敷,还可在伤部进行轻柔的局部按摩。肿胀、淤血、压痛等消除后,可用按摩、热疗与药物治疗双重进行,同时应加强扭伤部位的功能训练。

4.小抽筋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为“腓肠肌痉挛”。其发生原因很多,缺钙贫血、下肢静脉曲张、营养不良肺结核心脏病等都可引起此症。老年人出现腿抽筋,除了受凉或缺钙外,还要注意检查是否由动脉硬化引起。当动脉发生硬化时,腿部血液循环会受阻不畅,血液供应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带走,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引起疼痛抽筋;血流受阻血供减少后,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生理生化机能发生紊乱也可致疼痛抽筋。

老年人出现小腿抽筋时,轻者适当活动下肢即可自行缓解,疼痛剧烈者可热敷并按摩腓肠肌,也可用松节油揉擦局部,亦可找医生针刺承山穴、委中穴等。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加服镇静剂。为预防夜间小腿抽筋,老人除在膳食方面要多吃些含钙量高的营养食品外,要注意下肢保暖,尤其可在睡眠前热水烫脚。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www.xing528.com)

5.运动性腹痛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现在,爱好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在运动中会时常出现腹部疼痛的现象。医学上称为“运动性腹痛”,运动后引起腹痛,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1)准备活动不充分。

开始运动时运动量过大,由于内脏器官功能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运动水平就加大了运动强度,特别是心肌力量较差时,搏动无力,影响静脉血回流,下腔静脉压力上升,肝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肝脾淤血肿胀,增加了肝脾被膜张力,以致产生牵扯性疼痛。

预防这类运动性腹痛,关键是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内脏器官适应。

(2)胃肠痉挛。

运动时胃肠发生痉挛引起腹痛,轻则钝痛、胀痛,重者呈阵发生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及腹上部。发生这类腹痛,可在腹部热敷以缓解痉挛。

预防的措施是运动前别吃得太饱,也别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及冷饮。

(3)腹直肌痉挛。

在夏季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体内代谢失调,加上疲劳可引起腹直肌痉挛性疼痛。

预防的关键在于夏季运动出汗时要适当补充盐水,局部按摩腹直肌,做背伸运动拉长腹直肌可以缓解腹痛。

(4)呼吸节律紊乱。

大运动量锻炼时,破坏了均匀的有节奏的呼吸,使吸氧量下降,造成体内缺氧,导致呼吸肌疲劳,隔肌疲劳后减弱了它对肝脏的按摩作用,导致肝脏淤血肿胀而引起腹痛。

对于这类腹痛,关键是调整呼吸节律,尽可能用鼻呼吸而不要张嘴呼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