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流传热:层流减薄促进强化效果与冷凝传热

对流传热:层流减薄促进强化效果与冷凝传热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流传热又称给热,是指利用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热量由一处传递至另一处。因此,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的流动原因不同,其传热规律也不相同。一般强制对流传热时的α 值较自然对流传热的为大。在换热器内,当饱和蒸汽与温度较低的壁面接触时,蒸汽将释放出潜热,并在壁面上冷凝成液体,发生在蒸汽冷凝和壁面之间的传热称为冷凝对流传热,简称冷凝传热。

对流传热:层流减薄促进强化效果与冷凝传热

对流传热又称给热,是指利用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热量由一处传递至另一处。对流中总是伴有热传导。根据引起流体质点相对运动的原因不同,又可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若相对运动是由外力作用( 如泵、风机、搅拌器等) 而引起的,称为强制对流;若相对运动是由流体内部各部分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密度的差异,使流体质点发生相对运动的,则称为自然对流。

在间壁式换热器内,热量从热流体传到固体壁面,或从固体壁面传到冷流体,传热方式既有对流又伴随热传导,因此工程上把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统称为对流传热。

( 一) 对流传热的分析

图2-17 对流传热的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当流体沿壁面作湍流流动时,在靠近壁面处总有一层流内层存在,在层流内层和湍流主体之间有一过渡层,如图2 -17 所示。在湍流主体内,由于流体质点湍动剧烈,所以在传热方向上,流体的温度差极小,各处的温度基本相同,热量传递主要依靠涡流传热,其热阻很小,传热速度极快。而在层流底层中,流体仅沿壁面平行流动,在传热方向上没有质点位移,所以热量传递主要依靠传导进行,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很小,故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中,因此温度差也主要集中在该层内。因此,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

( 二) 对流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

对流传热与流体的流动情况及流体的性质等有关,其影响因素很多。其传热速率可用牛顿冷却定律表示

式中:Q——对流传热速率,W;

α——对流传热膜系数( 或对流传热系数、给热系数) ,W/( m2·K) ;

A——对流传热面积,m2;

Δt——流体与壁面间温度差的平均值,K;

R——对流传热热阻,K/W。

当流体被加热时,Δt=tw -t;当流体被冷却时,Δt=t-tw

牛顿冷却定律是将复杂的对流传热问题,用一简单的关系式来表达,实质上是将矛盾集中在α 上,因此,研究α 的影响因素及其求取方法,便成为解决对流传热问题的关键

( 三) 对流传热膜系数

对流传热膜系数反映了对流传热的强度,α 越大,说明对流强度越大,对流传热热阻越小。

α 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一个参数,表2 -6 列出了几种对流传热情况下的α 值,从中可以看出,气体的α 值最小,载热体发生相变时的α 值最大,且比气体的α 值大得多。

1.影响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因素 影响对流传热膜系数α 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 对流的形成原因。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的流动原因不同,其传热规律也不相同。一般强制对流传热时的α 值较自然对流传热的为大。

(2) 流体的性质。影响α 的物理性质有导热系数、比热容、黏度和密度等。对同种流体,这些物性又是温度的函数,有些还与压力有关。

(3) 相变情况。在对流传热过程中,流体有无相变对传热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流体有相变时的α 较无相变时的为大。

(4) 流体的运动状态。流体的Re 值越大,湍动程度越高,层流内层的厚度越薄,α 越大;反之,则越小。

(5) 传热壁面的形状、位置及长短等。传热壁面的形状( 如管内、管外、板、翅片等) 、传热壁面的方位、布置( 如水平或垂直放置、管束的排列方式等) 及传热面的尺寸( 如管径、管长、板高等) 都对α 有直接的影响。

2.无相变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 由于影响α 的因素很多,要建立一个通式求各种条件下的α 是不可能的。通常是采用实验关联法获得各种条件下α 的关联式。流体无相变传热时的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为

表2 -7 列出了有关各特征数的名称、符号及意义。

表2-7 特征数的名称及意义

(1) 在使用α 关联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应用范围。关联式中Re、Pr、Gr 等特征数的数值范围。

②特征尺寸。Nu、Re 等特征数中l 应如何取定。(www.xing528.com)

③定性温度。确定各特征数中流体的物性参数所依据的温度。

随不同的条件,α 的关联式有多种。每一个α 关联式对上述三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2) 无相变流体在圆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α 关联式如下。

①低黏度流体( 小于2 倍常温水的黏度) 。

式中,n 的取值方法是:当流体被加热时,n=0.4;当流体被冷却时,n=0.3。

应用范围:Re >10000,0.7 <Pr <120;管长与管径之比l/di≥60。若l/di <60,将由上式算得的α 乘以[1 +( di/l)0.7]加以修正。

特征尺寸l:取管内径di

定性温度: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高黏度液体。

式中:μw——壁温下流体的黏度,Pa·s。

应用范围和特征尺寸同低黏度流体的要求。

定性温度: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例2 -2】空气以4m /s 的流速通过φ75.5mm × 3.75 mm 的钢管,管长20m。空气入口温度为32 ℃,出口温度为68 ℃,试计算:(1) 空气与管壁间的对流传热系数。( 2) 如空气流速增加一倍,其他的条件均不变,对流传热系数又为多少?

解:此题为无相变时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流动时对流传热系数,故首先判断流动类型,再选用对应关联式计算:

(2) 当物性及设备不改变,仅改变流速,根据上述计算式知α ∝u0.8

现u′ = 2u = 2 ×4 = 8m/s

查一查 其他不同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3.流体有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 流体相变传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蒸汽的冷凝,一种是液体的沸腾。化工生产中,流体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的情况很多,例如,在蒸发过程中,作为加热剂的蒸汽会冷凝成液体,被加热的物料则会沸腾汽化。由于流体在对流传热过程中伴随有相态变化,因此有相变比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过程更为复杂。

(1) 蒸汽冷凝。如果蒸汽处于比其饱和温度低的环境中,将出现冷凝现象。在换热器内,当饱和蒸汽与温度较低的壁面接触时,蒸汽将释放出潜热,并在壁面上冷凝成液体,发生在蒸汽冷凝和壁面之间的传热称为冷凝对流传热,简称冷凝传热。冷凝传热速率与蒸汽的冷凝方式密切相关。蒸汽冷凝主要有两种方式: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如果冷凝液能够润湿壁面,则会在壁面上形成一层液膜,称之为膜状冷凝;如果冷凝液不能润湿壁面,则会在壁面上杂乱无章地形成许多小液滴,称为滴状冷凝。

在膜状冷凝过程中,壁面被液膜所覆盖,此时蒸汽的冷凝只能在液膜的表面进行,即蒸汽冷凝放出的潜热必须通过液膜后才能传给壁面。因此冷凝液膜往往成为膜状冷凝的主要热阻。冷凝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沿壁面向下流动时,其厚度不断增加,所以壁面越高或水平放置的管子管径越大,则整个壁面的平均α 也就越小。

在滴状冷凝过程中,大部分壁面直接暴露在蒸汽中,由于在这些部位没有液膜阻碍热流,故其α 很大,是膜状冷凝的十倍左右。

尽管如此,但是要保持滴状冷凝是很困难的。即使在开始阶段为滴状冷凝,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液珠的聚集,大部分都要变成膜状冷凝。为了保持滴状冷凝.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壁面涂层和蒸汽添加剂,但这些方法还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故在进行冷凝计算时,为保险起见一般按膜状冷凝来处理。

(2) 液体沸腾。将液体加热到操作条件下的饱和温度时,整个液体内部,都将会有气泡产生,这种现象称为液体沸腾。发生在沸腾液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称为沸腾对流传热,简称为沸腾传热。

工业上液体沸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加热壁面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在壁面处受热沸腾,称为池内沸腾; 另一种是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受热沸腾,称为管内沸腾。后者机理更为复杂。

目前,对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尽管迄今已有一些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可供使用,但其可靠程度并不是很高。

想一想 在有相变传热的换热器中通常安装有排除不凝性气体的阀门,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