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
大同湖 距今数百万年至数万年
后圪塔峰文化 距今约10万年
峙峪人 距今2.8万年
夏、商、西周时期 朔州境内是戎狄交替活动的区域
战国时 朔州境内有楼烦国和代国。晋出公十七年(前458)赵灭代。赵武灵王五十九年(前307)赵国推行“胡服骑射”。
战国末年 赵国大将李牧守边驻雁门郡抗匈奴,后秦灭赵占领朔州。
秦汉时期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 朔州地区全部归入秦王朝版图。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 置马邑县,属雁门郡,郡治善无(今右玉县)。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 始皇病死,秘不发丧,其灵车经朔境北上。
汉高祖六年(前201) 汉高祖选派韩王信镇守北方防御匈奴,改太原郡31县为韩国。初都晋阳(今太原),旋移都今马邑(治今朔州市)。是年秋,匈奴骑兵10余万围马邑城。韩王信被迫降匈奴。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 太尉周勃从晋阳北上平定代地,屠马邑城,残杀了不少军民。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 析楼烦乡置阴馆县(今朔县下关城村),与马邑县俱属并州刺史部雁门郡。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 马邑之谋,西汉揭开了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
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 王昭君经朔境出塞和亲。
汉成帝初(约前31) 班况女被选入宫,是为班婕妤。
新始建国元年(9) 王莽改马邑县为章昭县,阴馆县为富藏县,属并州的填狄郡(汉雁门郡)。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 卢芳入汉边塞,自称天子于九原(五原郡治,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 定襄郡治所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移治善无(今右玉),雁门郡治所由善无迁到阴馆(治今朔城区东南夏关城村)。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 汉廷遣中郎将张耽率幽州和乌桓诸郡部营兵于马邑大败南匈奴车纽等,车纽降。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 鲜卑入寇雁门,杀数百人,大抄而去。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 曹操集塞下荒地设立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 十月,曹丕废东汉献帝立魏国,东汉亡,三国始。朔州地属魏。并将雁门郡治从阴馆徙到广武(今代县境)。
魏黄初五年(224) 十一月,鲜卑步度根降魏,入居雁门塞,与牵招共守边塞。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 雁门太守牵招马邑救田豫,大破轲比能。
魏青龙元年(233) 六月,鲜卑轲比能在楼烦(今朔城区梵王寺)大败毕轨。
魏咸熙二年(265) 十二月,晋王司马炎灭魏建晋,史称西晋,马邑属西晋的雁门郡。
西晋咸宁三年(277) 沙漠汗冤死塞南。
西晋永嘉四年(310) 十月,刘琨割楼烦、马邑等五县与拓跋猗卢,表猗卢为代公。并有万余户鲜卑人入居朔州境。
西晋建兴三年(315) 诏进拓跋猗卢为代王,代国建立。
西晋建兴四年(316) 拓跋猗卢为长子六脩所杀,代国内乱。
东晋咸和二年(327) 后赵石虎击代王拓跋纥那于句注陉北,代王兵败。
代建国三十九年(376) 前秦灭代之战。
北魏登国二年(387) 刘显在后燕、北魏联军夹击下,惨败于弥泽(今朔城区南)。
北魏登国六年(391) 十二月,山胡酋长幡颓、业易于等率三千余家投降北魏,北魏安置其部众于马邑(今朔城区)。
北魏皇始元年(396) 拓跋珪亲率大军40万出马邑,过句注,大举攻伐后燕。
北魏皇始二年(397) 二月,庾岳阴馆(今朔城区夏关城)平叛。
北魏天兴元年(398) 二月,尔朱羽健居于北秀容(今朔城区北),割地方圆300里以封之。
北魏天兴元年(398) 七月,拓跋珪下诏迁都于平城(今大同市)。十二月,确定京畿。朔州地属京畿。
北魏天兴三年(400) 拓跋珪至马邑(今朔城区),观源(今朔城区神头海)。
北魏天兴六年(403) 拓跋珪行幸于南平城,规度南。
北魏天赐三年(406) 六月,始筑南宫(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五月,观鱼于水。
北魏泰常五年(420) 四月,起南宫。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六月,发司州、幽州、定州、翼州10万人筑畿上塞围。
北魏皇兴三年(469) 徙平齐郡于阴馆故城之西,兼置怀宁、归安二县。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 迁都洛阳,改平城之司州曰恒州,辖善无、平齐等六郡。
北魏正光四年(523) 六镇起义爆发,尔朱荣散卖畜牧,招集义勇,准备起事。
北魏孝昌二年(526) 二月,北魏西部敕勒斛律洛阳反于桑干西(今朔城区)。
北魏建明元年(530) 十月,尔朱荣被杀,其从弟尔朱世隆、荣从子尔朱兆等反。
东魏天平二年(535) 因战乱恒州(原治大同),连同所属8郡14县寄治肆州界。除繁畤郡及繁畤县寄治今原平市南板市村、崞山县在原平市北崞阳镇外,其他郡县均寄治秀容郡城(今岚县城南2里古城村)。
东魏武定三年(545) 置武州吐京郡之新城县(今朔城区南境之梵王寺村)。
东魏武定四年(546) 八月,高欢迎亲于下馆(今朔城区夏关城)。
北齐天保四年(553) 柔然因突厥进攻,奔齐,文宣帝使其居于马邑川。
北齐天保五年(554) 高洋黄瓜堆大破柔然。
北齐天保六年(555) 新城(今朔城区梵王寺村)置朔州。
北齐天保八年(557) 马邑(今朔城区)置朔州。
北齐武平五年(574) 朔州(今朔城区)行台,南安王高思好反叛。
北齐承光元年(577) 高绍义于北朔州起兵抗周。
北周建德六年(577) 置朔州总管府,领广安郡(朔城区),与长宁郡(朔城区西)。十一月,并州稽胡拥立刘没铎为皇帝。
隋唐时期
隋开皇二年(582) 六月,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马邑(今朔城区)。
隋开皇五年(585) 朔州总管部衍主持修筑桑干镇(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
隋开皇七年(587) 裴肃为朔州总管长史,甚有能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 三月,以柱国杜彦为朔州总管。
隋开皇十九年(599) 二月,以并州总管长史宇文弼为朔州总管。
隋仁寿四年(604) 七月,朔州总管杨义臣大破叛军乔钟葵。
隋大业元年(605) 废朔州总管府。
大业二年(606) 改朔州置代郡。
大业三年(607) 代郡改为马邑郡。
隋大业三年(607) 五月,隋炀帝巡幸至马邑(今朔城区),太守杨廓无所献,被炀帝罢官。
隋大业四年(608) 三月,隋炀帝出雁门,幸五原(今呼和浩特市)。八月,“亲祠恒岳”,南下汾阳宫围猎。
隋大业十年(614) 王仁恭马邑大破始毕可汗。
隋大业十一年(615) 八月,隋炀帝北巡,发生“雁门之变”。
隋大业十二年(616) 李渊与王仁恭马邑抗突厥。
隋大业十三年(617) 二月初七,刘武周马邑起义。
唐武德二年(619) 四月,刘武周大军南下与李唐争天下。
唐武德三年(620) 四月,尉迟敬德与寻相举介休和永安降唐,刘武周、宋金刚逃往突厥后被处斩。
唐武德四年(621) 于隋善阳县置朔州,领善阳、常宁(改开阳为常宁)二县,不久又省常宁。
唐武德五年(622) 突厥数万骑与刘黑闼,在新城(今朔城区梵王寺)围攻代州总管李大恩,大恩战死,唐军死数千人。尉迟敬德捐晋祠别墅,建奉圣寺,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寺内图敬德像。
唐武德六年(623) 六月,高满政发动兵变,唐任命满政为朔州总管,并封为荣国公。七月,李高迁、高满政于腊河谷(今朔城区北腊壑口)大败突厥。九月,突厥又攻朔州,高满政被杜士远杀害。不久,突厥求和亲,退还马邑,唐任秦武通为朔州总管。(www.xing528.com)
唐武德七年(624) 突厥犯朔州,秦武通败之。
唐武德八年(625) 八月,颉利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
唐贞观元年(627) 苑君璋降唐。
唐贞观四年(630) 李靖率骁骑3000自马邑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平鲁西北边外),出奇兵夜袭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九月,朔州刺史张俭将突厥的思结部落招安在朔州境内。
唐贞观十五年(641) 十一月,薛延陀军20万度漠南,占善阳岭(善阳县北),攻突厥,突厥入长城,保卫朔州,遣使向皇上求救。太宗以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军6万,骑兵1200人,屯兵朔州。十二月,唐军大破薛延陀军于大青山。
唐贞观十九年(645) 薛延陀率军来攻,李勣、李道宗率军出朔州,彻底击败薛延陀。
唐显庆二年(658) 十一月,尉迟敬德卒。
唐麟德二年(665) 朔州建崇福寺。
唐永隆元年(680) 三月,定襄道行军总管裴行俭至朔州讨突厥。
唐文明元年(684) 突厥寇朔州,武则天诏程务梃击败突厥。
唐垂拱三年(687) 八月,武则天以黑齿常之于黄瓜堆(山阴、应县、怀仁交界处)大破突厥。
唐开元四年(716) 漠北拔曳固、回纥、同罗、霫、仆固五部降唐,皆置于大武军(今朔城区东之马邑)北。
唐开元五年(717) 于大同军城分善阳县地置马邑县。
唐天宝十四年(755) 十二月,郭子仪静边(今右玉右卫镇)大捷。遣别将攻下马邑。
唐贞元九年(793) 马邑人苑论癸酉科状元及第。
唐元和四年(809) 六月,朱耶执宜始保神武川(今朔城区东)之黄花堆。
唐太和四年(830) 三月,柳公绰奏以其酋长朱耶执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使居云、朔塞下。捍卫北边。
唐会昌二年(842) 三月,回鹘乌介可汗侍奉着太和公主南来,并进入朔州界。
唐会昌三年(843) 正月,乌介率众大掠云、朔,石雄率军夜袭马邑,并在杀虎山(即黑山)大破回鹘,迎接太和公主而返回太原。
唐大中十年(856) 九月二十二日,李克用诞生于神武川之新城。
唐咸通十年(869) 十月,上嘉朱耶赤心之功,置大同军于云州,以赤心为节度使,赐名李国昌。
唐乾符五年(878) 二月,李克用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
唐广明元年(880) 七月,李克用兵败药儿岭(今河北蓟县北),李国昌蔚州大败,父子二人北逃鞑靼。
唐中和三年(883) 克用破黄巢功居第一。七月,朝廷诏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八月,诏以前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为代北节度使,镇代州。
唐景福元年(892) 八月,李克用战神堆(黄瓜堆),夺云州。
唐乾宁二年(895) 底进克用爵为晋王,其将佐、子孙皆加官晋爵。
唐天祐元年(904) 昭宗封子李祁为丰王,死后葬于朔州西北黑驼山。
唐开平元年(907) 五月,李克用、阿保机会盟怀仁。
唐开平二年(908) 初李克用病卒。五代梁开平四年(910)晋王李存勖于马邑置兴唐军。
五代、辽、宋、金、元时期
后唐清泰三年(后晋天福元年936) 后晋石敬瑭割朔州、寰州、云州等幽云十六州赂辽。
辽会同四年(后晋天福六年941) 六月,辽振武节度副使赵崇赶走节度使,以朔州内附于后晋。辽立命宣徽使袅古只带兵包围朔州,赵崇率将士坚守,袅古只战死城下。十二月,辽攻下朔州,屠城报复,杀害青壮年男子。
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 宋军北伐辽,杨业兵败陈家谷,至狼牙村,被俘,绝食而死。
辽统和二十二年(宋景德元年1004) 辽圣宗与太后举兵南下,宋将韩守英等大破辽兵于朔州。
辽开泰三年(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 辽于云、应、朔等州置转运使。
辽重熙十三年(宋庆历四年1044) 辽在朔州设顺义军。
辽保大三年(宋宣和五年1123) 辽朔州守将韩正以州降宋,应州守将苏京以州降宋。不久,金人攻取朔州、应州。
辽保大五年(宋宣和七年1125) 辽天祚帝于应州新城南30公里处余睹谷被金俘获,辽亡。北宋朔州守将孙翊出城与金兵作战,义胜汉儿开城门降金。
金天会四年,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宋朔州守臣孙翊领兵由宁化宪州出天门关去救援太原,翊离朔不久,而朔已为金所占据。翊麾下多是朔州人,金国宗翰又驱赶朔州父老,翊军遂叛变,翊被部下杀死。
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 蒙古军攻下武州、朔州等地。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 金顺义军节度使吴僧哥夺回朔州。金升马邑为固州,升山阴为忠州。
金贞祐三年(1215) 金宣宗令吴僧哥率朔州军民九万余南迁,吴僧哥率军民与蒙军苦战七昼夜方退出城池。次年,吴僧哥“力疲马踬死焉”。
元至正十八年(1358) 刘福通农民起义军一部占领朔、应等州,元将鄂勒特穆尔逃走。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孛罗贴木儿以太保、中书平章兼枢密院事守御大同,命其副将姚伯颜不花守朔州,因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为城,以便备守,未完工,孛罗贴木儿入朝任职,姚枢副弃城从之。
明清时期
洪武二年(1369) 李文忠在马邑大败元兵,毙、俘万余人。
洪武三年(1370) 始设朔州卫,整修朔州城。
洪武五年(1372) 置山西行都司,朔州地区卫所属其领辖。
洪武七年(1374) 设大同府,辖应州、朔州、怀仁。应州领山阴,朔州领马邑。
天顺四年(1460) 蒙古鞑靼部孛来南犯,包围右卫城,劫掠忻、代、朔诸州,不久退去。
成化十六年(1480) 蒙古鞑靼部亦思马带兵3万,连营50里南犯,进入朔州等地掳掠。
成化十九年(1483) 代藩封朱聪涓到朔州为乐昌王,衣租食税凡四世。
弘治十三年(1500) 蒙古鞑靼部和硕率骑兵7000余人攻入威远卫,明军迎战,阵亡官兵900余人。鞑靼部火筛掳掠、应州、马邑、怀仁。
正德十二年(1517) 蒙古鞑靼部小王子率军入塞,掠应州。武宗亲督诸军抵御,战五日,鞑靼军退走,明军追至平虏、朔州。
嘉靖八年(1529) 蒙古鞑靼部俺答犯平虏卫、井坪卫、后占朔、应两州月余。其后,俺答连年犯朔州地区。
嘉靖十九(1540) 鞑靼俺答汗领10万余众由井坪、朔州抵雁门,破宁武关而南下,掠太原等地。后又由井坪再掠朔州、马邑、山阴、应州、怀仁。
嘉靖二十一年(1542) 俺答汗带兵10万,犯朔州、掠广武,南下太原,后复入朔州,由平虏卫退走。共掠山西10卫38州县,杀戮男女20余万,焚毁公私庐舍8万余所,蹂躏田禾,杀掠牛马羊豕无数,为明代山西遭受的最大一场浩劫。
嘉靖二十六年(1547) 十一月内,狂风大作,遮蔽天日,白昼张灯,民人大惊。次年大荒,百姓逃亡求生。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大荒,贫民饿死过半。
嘉靖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1549~1552) 俺答汗多次南犯,山阴、怀仁、马邑、朔州、应州均被抢掠。
嘉靖三十六年(1557) 俺答汗之子辛爱从杀胡口大举南下,犯朔州、应州,毁70余堡,长期围困右卫城。明军取得右卫保卫战胜利。其后兵部尚书杨博修筑红土、黄土等大小堡寨9处,烽堠2900多个,挖深沟、土壕1000多里。
嘉靖四十年(1563) 蒙古鞑靼骑兵5万攻朔州。被明军击退。同年山西巡抚万慕在朔州教民改进耕作方法、用水浇地,百姓得益甚大。
隆庆元年(1567) 俺答汗犯朔州地区,并深入山西腹地,大掠而去,杀戮男女数万人。
万历三十三年(1605) 《马邑县志》刊行。万历时,朔州贾庄村民引沙塄河水溉田。
崇祯三年(1630) 朔州知州引水溉田、护城。
崇祯七年(1634) 后金奇袭朔州地区,明军大败。
崇祯八年(1635) 后金再犯朔州地区,斩击明兵6000余人,俘获人口牲畜76200。
顺治元年(1644) 李自成率起义军经朔州地区进攻北京。清军占领北京后,朔州地区归降清朝。
顺治二年(1645) 朔州蒋家峪聚集200余人,号善友,利民堡参将搜掠,遂致“激变”起义。
顺治五年(1648) 姜瓖据大同反清,派兵进攻朔州地区。朔州守备与姚举里应外合占领朔州。
顺治六年(1649) 摄政王多尔衮率师讨姜瓖,驻兵桑干河,降服应州,攻破朔州城,屠杀军民无数。同年在右玉城设副将,领兵1000多人。
顺治八年(1651) 清在山阴设守备府,后改山阴路防御都司,辖山阴、应州、马邑三地之军队。
顺治十六年(1659) 裁朔州卫归入朔州。
康熙十二年(1673) 《朔州志》刊行。
康熙三十六年(1697) 康熙帝再次西征,路过朔州地区。赠山阴知县诗一首,驻跸怀仁、马邑、朔州三地。
雍正三年(1725) 改卫为县,在右玉卫置朔平府,辖右玉县、平鲁县、朔州、马邑等地。
乾隆三十七年(1772) 降旨普遍蠲免朔平府正赋。
光绪四年(1878) 朔州爆发熊振德起义。同年天主教在米昔马庄(新安庄)开教,并建教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 朔州地区义和团兴起,杀洋人、烧教堂。同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亡路经朔州抵西安。
光绪三十年(1904) 朔州清河寺村民贾明山等6人集资修筑六合渠工程。
宣统三年(1911) 同盟会在朔州地区反清起义,配合北路军作战,光复朔州地区。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 中华民国成立。朔州改为朔县。马邑复置为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