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朔城区历史上的三个马邑
朔城区历史上的三个马邑是秦马邑、唐马邑和明马邑。关于此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颇有异说。有将秦马邑和唐马邑混为一谈。有将唐马邑和明马邑说成是一地。有将桑干郡和唐马邑截然分开,说成两个地方。有的甚至将秦马邑、唐马邑、明马邑说成是同一地点。今据有关史料和现今之考古资料作为佐证,说明秦马邑是今包括古城墙在内的朔城区旧城。唐马邑是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之古城。明马邑是今朔城区神头镇之马邑村。三个马邑是三个地方。三个马邑的名称亦是考古学家定的。这三个马邑是朔城区历史沿革的关键问题。亦是马邑文化的关键问题。因为朔州市的前身是朔县,朔县的前身是朔州,朔州的前身是马邑。马邑究竟在哪里?岂能马虎!山西史学界和晋学专家认为朔州的历史文化应定名为马邑文化,马邑文化之根究竟在哪里?岂可言而无据!现今说法众多,令人很费解,这里简作诠释。
一、秦马邑沿革
朔城区历史上的马邑,最早可追溯至秦代。据《后汉书·郡国五》注释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马邑。”这显然是据传言所载,带有神话色彩。
实际上,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将军蒙恬率30万人北击匈奴,收取河南地(黄河河套南部地区),并动用兵民筑长城,以备匈奴。因当时作战以骑兵为主,而今朔城区一带又盛产名马。于是便在当地筑城养马,所筑之城,故名马邑。即今包括古城墙在内的朔城区城。据考古学家丈量,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600米,周长计6800米。不久,置为马邑县。
秦置马邑县后,西汉、东汉时皆为马邑县。东汉末年,战祸频繁,朔境一带郡县荒废。历经三国、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时代,其间时而立县,时而不设县。
北齐天保六年(555),迁原在内蒙古和林格尔的朔州于新城(今朔城区南梵王寺村)。天保八年(557),朔州移治于马邑故城。并置广安郡和招远县。其时,朔州、广安郡、招远县同在一地。考古专家认定,北齐朔州城墙,是秦马邑原址上的建筑,城周仍为13.6华里,故称北齐朔州。北周灭北齐,升朔州为朔州总管府。隋大业初,改为代郡,寻又改为马邑郡,治善阳(改招远为善阳)。唐武德四年(621),改郡为州,称朔州。天宝元年(742),朔州改为马邑郡。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马邑郡为朔州。“郡”作为我国政区的名称,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代后唐初,朔州置振武军。后晋天福元年(936),朔州等十六州割让给辽。辽代改善阳为鄯阳,朔州领鄯阳县,州县同治。统和年间,升朔州为顺义军。宋宣和五年(1123),金曾将朔州归宋,宋改为朔宁府。金天会三年(1125),又为金国占领,金在朔州置顺义军节度使。
元代,朔州领鄯阳,州县同治。至正二十三年(1363),孛罗帖木耳守大同,使其将姚伯颜不花守朔州,因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为城,便于备守,未完工,姚弃城从孛罗帖木耳入朝。
明初撤鄯阳县,洪武三年(1370),朔州开设朔州卫,郑遇春依元末所筑旧址修完土城,砖碹四门。洪武二十年(1387),指挥薛寿砖包朔州城,即今朔城区旧城。旧志记载,城周九里十三步。考古学家称为明清朔州。嘉靖二十一年(1542),冀北道由大同移驻朔州,二十七年(1548)冀北道移驻阳和。
清代,朔州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1725),朔州属朔平府(今右玉县)。民国元年(1912),朔州改为朔县。
1989年元月,朔州市成立,朔县改为朔城区,市、区同治一地。
二、唐马邑沿革
唐马邑和北魏桑干郡是同一地点。北魏时之桑干郡不见于《魏书·地形志》,但在北魏孝文帝时桑干郡已见记载。关于桑干郡之治所,历史资料中有说在今山阴县山阴城北,有说在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有说北魏于马邑置桑干郡。近年来考古专家随同国家和省里的考古队考察,结合全国的几次文物普查资料证实,桑干郡治所在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之古城。
考古专家张畅耕在《栖灵寺故址及桑干郡、寰州、马邑故城》文中,对西影寺村东2华里古城的夯层和水波纹陶片等,证实该地是北魏时之桑干郡,并说这一古城从北魏至辽金一直在使用,此古城隔桑干河与故垣犹存的明清马邑城相望。
北魏时之桑干郡,只领桑干一县,郡县同治一地。北齐时为广宁郡治。入隋,郭衍为朔州总管府总管时,在朔州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源之南一带,看到原桑干郡残破不堪,便在筑长城的同时,修筑原桑干郡为桑干镇,隋文帝杨坚很合心意。
唐贞观初(有说贞观中年),于桑干镇置大同军。不久,改为大武军。调露二年(680),大武军改为神武军。天授二年(691)神武军改为平狄军。大足元年(701),平狄军又改为大同军。开元五年(717),析善阳(秦马邑城)城东三十里的大同军城置马邑县,此即唐马邑。
五代后唐初,马邑置兴唐军。天成元年(926),于兴唐军置寰州,领寰清县,州县同治一地。后晋天福元年(936),寰州等十六州归辽。金仍置马邑县。金宣宗时,因寰州城(马邑县城)已圮于河水,改筑城于桑干河北的安全地带,故于贞祐二年(1214),升马邑为固州。其治所即今朔城区神头镇马邑村。
三、明马邑沿革
明马邑本于金代始建,历经元代。因金元时,马邑地处国家内地,对城池建设不太重视,只是象征性之建筑。到了明代,马邑为朔州属县,因地处边塞,常受蒙古军队骚扰,守朔州指挥孙昭奉命于洪武十六年(1383)更筑马邑城。宣德九年(1434),展筑北城之半。正统二年(1437),武安侯郑亨展拓其基。隆庆六年(1572),巡抚大同都御史刘应箕、巡按宣大御史刘良弼,会疏以筑边城,上请报可。乃命马邑知县岳汴、守备时尔直分督厥工。经始于当年三月,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十月,四面皆以石为基,高五尺,上用砖砌。高三丈四尺,女墙高六尺。城周六百四十丈。故考古学家认定今马邑城为明代建筑,称明马邑,或明清马邑。
明代,朔州卫开设时,马邑设所,辖堡15,马步官军286名。守备1员。清代,仍设马邑县。直到清嘉庆元年(1796),马邑撤县为乡并入朔州。民国元年(1912),山西省决定马邑复置为县,括18远村(均在朔州城西)在内,共辖91村。民国三年(1914),马邑县因地穷村少,入不敷出,复并入朔县。于朔县设县佐助理,钱粮税仍独立征收。后将马邑属村改为朔县二区。至民国十六年(1927)前,仍是县佐兼区长,粮税在神头设坊征收。民国二十二年(1933),粮税归朔县征收。此后一直归朔县所辖。1989年元月,朔州市成立,今为朔城区神头镇马邑村。
通过对以上三个马邑沿革的介绍,我们可知朔州的前身是秦马邑。唐马邑的前身是北魏桑干郡,是从秦马邑分出来的。明马邑是从唐马邑搬迁过来的。从而亦明确朔州之根是秦马邑,马邑文化之根亦是秦马邑。
诠释北朝时期的恒州与朔州
所谓北朝,是指北魏连同分裂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合称。在北朝时期,因州、郡、县的设置混乱不堪,人们难以理清恒州与朔州的具体情况,故而史志书中多是以理推测,众说纷纭,错误百出。今据正史中的地理志与后人补著的《北齐地理志》《北周地理志》,以及与其有关的史志资料,特别是近年来当地考古专家随同国家和省里的考古队多方考察,结合全国的几次文物普查结果,有了比较明确的头绪,这里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北魏时之恒州与朔州
北魏天兴元年(398),以平城(今大同市)为国都,“正封畿,制郊甸”,整个山西北部成为京郊地区。其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制。
(一)恒州
天兴(398—403)时,于都城平城(今大同市)设置司州,辖京郊地区各郡县。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平城设置为恒州,辖司州原郡县。孝昌(525—527)中,没于战乱。
1、代郡,郡治平城,领平城县、太平(今大同市口泉镇)、永固(今大同市北)、武周(今左云县东古城村)。
2、善无郡,领善无(今右玉县右卫镇)、沃阳(今右卫镇北)2县。
3、繁畤郡,领繁畤(今应县东4公里)、崞山(今浑源县毕村)2县。
4、高柳郡,领高柳(今阳高县)等2县。
5、灵邱郡,领灵邱(今灵丘县)、莎泉等2县。
6、桑干郡,领桑干(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古城)1县。
7、平齐郡(今朔城区夏关城村),皇兴二年(468)置,领怀宁(今朔城区东南)、归安(今朔城区南)2县。
8、梁城郡,治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领2县。
另有梁郡,治今朔城区老城北10公里,为梁郡公封地,不辖县。
(二)朔州
朔州,治云中郡盛乐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孝昌(525—527)中,没于战乱。
1、大安郡,领2县:狄那、捍殊。
2、神武郡,领2县:尖山、殊颓。
3、太平郡,领3县:太平、太清、永宁。
4、广宁郡,领2县:石门、中川。
5、附化郡,领4县:附化、息泽、五原、广牧。
朔州,连同所有郡县均设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二、东魏侨置恒州与朔州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孝武帝为权臣高欢所逼,西逃长安,投奔宇文泰。当年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历经17年,被北齐取代。
《魏书·地形志》所载的北魏行政区划,是以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543—550)为蓝本,故恒州与朔州只列侨置情况。
(一)恒州,原治今大同市,北魏末连同所属郡、县寄治肆州(今忻州市)界,恒州先治今忻州市忻府区西北,后移治今原平市西南楼板寨。共辖8郡(代、善无、梁城、繁畤、高柳、北灵丘、内附、灵丘)14县,除繁畤郡与繁畤县寄治今原平市南板市村,崞山县治今原平市北崞阳镇外,其余7郡12县均寄治秀容郡城(今岚县城南2里古城村)。
(二)朔州,原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北魏末连同所属郡县(5郡13县),均寄治并州界今寿阳县境。其中大安郡连同辖下2县治在寿阳西太安驿村;广宁郡连同辖下2县,治今寿阳东石门村;神武郡,寄治今寿阳县宗艾镇东,原名神武村,今名尖山村,辖尖山、殊颓2县;太平郡连同太平、太清、永宁3县治今寿阳东北20里太平村;附化郡连同辖下4县治今寿阳西北古城村。
东魏于寿阳县侨置朔州时,此5郡13县是随州侨置于寿阳境。到北齐,朔州迁治介休,只领军人,不领郡县,盖原随州同时侨置之郡县皆废也。
三、北齐侨置恒州与朔州
东魏武定八年(550),齐王高洋废东魏立齐国,史称北齐。北齐承光元年(577),北周灭北齐,北齐享国27年。
因北魏孝昌中,北方州郡没于战乱,北齐继东魏之后,又调整恒州朔州之侨置。
(一)北恒州,为区别于东魏侨置于肆州界的恒州,北齐又于今大同市原恒州所在地置北恒州。《元和郡县志》称:“高齐文宣帝天保七年,置恒安镇,其年,废镇置恒州。”天保八年(557),高叡以北朔州刺史兼督北恒州。(www.xing528.com)
(二)北朔州,为区别于东魏侨置于寿阳和介休的朔州,北齐天保六年(555)于新城(今朔城区梵王寺村)置北朔州,天保八年(557)移治于马邑城(今朔城区老城)。武成帝置北道行台,领广安、神武、长宁、广宁、齐德等郡。
1、广安郡,治招远县(今朔城区老城),州、郡、县同治一地。
2、神武郡,治神武县(今朔城区神武村),郡县同治一地。不久,改曰太平郡。《北周地理志》云:“盖北齐世,别置北朔州于马邑城,又于此置神武郡并神武县,以隶北朔州也。”
3、长宁郡,治长宁,(今神池县境)。
4、齐德郡(治今朔城区境),北齐置。《隋书·地理志》:“开阳,旧曰长宁,后齐置齐德、长宁二郡,后周废齐德郡,开皇初长宁郡废。”
5、广宁郡,治桑干县(治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隋书·地理志》马邑郡善阳县下云:“又有后魏桑干郡,后齐以置广宁郡,后周郡废。”
四、西魏侨置恒州与朔州
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逃到关中,依靠宇文泰,当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以长安为都城,史称西魏。宇文泰以鲜卑族原有的部落兵制为基础,建立府兵制,其中就有恒州、朔州流寓到秦陇之鲜卑军人。军士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故西魏亦侨置恒朔于秦陇,以居鲜卑军士。
(一)恒州,西魏侨置,寄治归德(今甘肃环县东北百里)。《隋书·地理志》:北地郡三水,西魏置恒州,寻废。又弘化郡归德:西魏置恒州,后周废。
(二)朔州,西魏侨置,寄治尉李城(今甘肃庆阳县城关)。《隋书·地理志》:弘化郡,西魏置朔州,后周废。寰宇记引后魏书云:大统十一年置朔州。《元和郡县志》:顺化县,本汉郁郅县。后汉迄晋,不立州县。后魏及周,以为镇防。后魏文帝大统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废朔州为周武防。
五、北周侨置恒州与朔州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大定元年(581)二月,北周大丞相杨坚代周建隋。北周共存在了25年。
北周时期,由于战争始终没有结束,故仍无法纠正由于战乱造成的行政区划十分混乱的状况,对恒州与朔州亦有侨置变化。
(一)恒州,北齐置北恒州,周武平齐,州郡并废。又于其所,置恒安镇,属朔州。另外,对于流寓秦陇之鲜卑军士,筑城以居。北周地理志云:恒州,北周侨置,寄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城关)。《隋书·地理志》:盩厔,后周置恒州,寻废。寰宇记:后周天和二年,又割雍州之终南郡,于此置恒州,领周南郡。按周南郡为雍州十二郡之一,不属恒州。恒州亦但统军人,不领郡县也。
(二)朔州,北齐于马邑城置北朔州。北周平齐,置总管府。辖广安郡和招远县(今朔城区老城)、长宁郡和长宁县(今神池县境)。另外,亦对于流寓秦陇之鲜卑军士,筑城以居。《北周地理志》云:朔州,北周侨置,寄治武都城即洛邑县治(今陕西宝鸡县虢镇)。《隋书·地理志》云:扶风郡虢,后魏置武都郡,西魏改县曰洛邑。后周置朔州,寻废。寰宇记:今虢县,后魏立为武都郡。大统十三年,迁同州洛邑县于武都城西,置洛邑县。后周天和中,又于洛邑置朔州,寻废州。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阐述,可知北魏时之恒州,其前身是平城都城下设的司州,司州所辖各郡县均在京畿(郊)之内,包括今朔州六县区的全部。北魏迁都洛阳后,司州改为恒州,原司州所辖郡县,全归恒州所辖。亦可知北魏时之朔州,连同所辖郡县均设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
可知东魏侨置恒州于肆州界。侨置朔州于并州界,今寿阳境,后又迁治今介休。北齐于原北魏恒州,先置恒安镇,继又置为北恒州。将朔州迁治新城,继又迁至马邑城,称北朔州,辖广安、神武等5郡。西魏侨置恒州于归德(今甘肃环县西北百里),侨置朔州于尉李城(今甘肃庆阳县城关)。北周侨置恒州于盩厔(今陕西周至县),侨置朔州于武都城(今陕西宝鸡县虢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今朔州地区在北齐前与朔州没有任何关系,北齐天保六年于新城(今朔城区梵王寺村)置朔州,天保八年移于马邑城(今朔城区老城),今朔州地区才始称朔州。更需特别注意的是,“北朔之神武郡,实立于天保六年(555)高洋破柔然取陉北之后”。在此之前,今朔州地区根本没有置过神武郡,更无尖山、殊颓二县。《隋书·地理志》中所言之马邑郡,下辖4县,其中之神武县项下,注释有“后魏置神武郡”,并无实证,实为误载。《北周地理志》云:“北齐世,别置北朔州于马邑城,又于此置神武郡并神武县,以隶北朔州也。”所以,我们认为今朔州地区始设神武郡和神武县,是在北齐于马邑城置北朔州之时,尖山、殊颓二县今朔州地区从未设置过。
关于尔氏世居北秀容问题
《魏书·尔朱荣传》和《北史·尔朱荣传》中皆言尔朱氏世居北秀容。北秀容究竟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众多史志书中说尔朱荣是秀容即今忻州人。今据有关资料,切实证明尔朱氏是北秀容即今朔州市朔城区人。
其一,《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云:“秀容川,地区名。当指今山西北部的滹沱河、牧马河以西至黄河,包括桑干河、汾河上游一带。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魏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在今山西朔州市北,周围三百里皆为其封地。《魏书·尔朱荣传》:“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南秀容有城,在今山西岚县南,相传为刘渊生地。《魏书·尔朱荣传》:“南秀容牧子万子乞真反叛……荣并前后讨平之。”一说尔朱氏所居秀容川在今山西忻州市。”此二说,很显然是前说可靠。
其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秀容城,后魏时之北秀容,亦曰梁郡城,在今山西朔县西北。”《清一统志》:“北秀容去南秀容三百余里”。此二说,肯定了北秀容和梁郡城在今朔州市朔城区北部。
其三,《太平寰宇记·朔州》云:“故武(梁)郡城,《冀州图》云,梁郡城在州城北二十里,即尔朱荣所居。”此说亦肯定了梁郡城在朔州城北。
其四,清《朔州志》云:“梁郡城在州城北二十里,遗址尚存”。此说不仅肯定了梁郡城在朔州城北,而且还说明遗址尚存。
其五,《魏书·尔朱荣传》和《北史·尔朱荣传》云: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他家世代担任部落酋长,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因此尔朱成为他们的姓氏。尔朱荣的高祖尔朱羽健,在北魏登国初年担任领民酋长,率领契胡武士跟随皇帝平定晋阳和中山,被授为散骑常侍。因其住在秀容川,皇帝命以方圆三百里的土地封之,为其世代产业。由此看来,尔朱荣为北秀容人是肯定了,“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和“因其住在秀容川”二语,说明尔朱川和秀容川是一个地方,故有史家说:“秀容川亦曰尔朱川”。
其六,《魏书·尔朱荣传》和《北史·尔朱荣传》记载:道武帝初年,因为南秀容水土肥沃,准备让他(尔朱羽健)去居住。尔朱羽健说:我家世代为官,在皇帝身边侍奉,北秀容已经有领地,接近京城(今大同市),怎么能因为土地的肥沃或贫瘠,再迁移到遥远的地方去呢?帝许之。此说更为有力,更加充分地证明了北秀容即今朔州市朔城区。
其七,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卷第一·永宁寺》中,说尔朱荣是“北地秀容人也。”又记黄门侍郎徐纥曰:“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辄拒轮,积薪候燎……”这是当时人身临其境,记当时之事,不可能有错。所谓“马邑小胡”,是说尔朱荣是马邑(其时虽无马邑县,但有马邑之地名,秦汉时皆有马邑,此用旧称)的胡人(因尔朱氏为东胡的一支)。
其八,民国十一年(1922),山西省文物普查部门编写的《朔县名胜古迹调查表》云:“梁郡城。北魏太和间。今县北二十里。公有。城已湮。孝文迁洛后赐秀容酋长尔朱代勤爵梁郡公。后置梁郡城于朔州北二十里,为北秀容地”。此说是经过山西省权威专家考证得出之结论,肯定了梁郡城在朔县城北10公里。
除此之外,从皇帝对尔朱氏的封官,有封梁郡公、梁郡王,亦能作佐证。再从尔朱荣起兵后的进军路线,以及追随尔朱荣闯天下的人员组成,亦能作为证明。
关于神武郡和尖山、树颓县问题
在众多史志书中说北魏时今朔州地区置有神武郡,有的甚至还说,其时之神武郡领尖山、树颓二县。以此为据,便言隋文帝杨坚祖籍是树颓县,贺拔岳等人的出生地是尖山县。便说杨坚的祖籍和贺拔岳等人的出生地在今朔州地区。
据考,北魏时今朔州地区是畿内地,先属在都城平城所设之司州所辖,北魏迁都洛阳后,今朔地属恒州(今大同市)所辖。其时,司州和恒州所辖之范围中,并无神武郡。而神武郡及其所领之尖山、树颓县,属朔州。其时之朔州,在司州或恒州之西北,是在今内蒙古地区的和林格尔西北。而朔州所辖之神武郡及其所领之尖山、树颓县,是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北魏末年,朔州神武郡连同尖山、树颓县侨置在并州的今寿阳县地区,并未侨置在恒州境内。因此,可以说北魏时今朔州地区自始至终未设过神武郡。
说今朔地北魏时置有神武郡,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很可能错误之根源,在于对《隋书·地理志》的理解。《隋书·地理志》中所言之马邑郡,下辖四县,其中之神武县项下,注释有:“后魏置神武郡,后齐改曰太平,后周罢郡。有桑乾水。”后人多以此为据,便说北魏时今朔州地区置神武郡。其实,《隋书·地理志》中所言之神武县项下说:“后魏置神武郡”,并无实证,实为误载。
今朔州地区什么时候开始设有神武郡呢?据王仲荦著之《北周地理志》北朔州广安郡神武县下注云:“北齐置……并置神武郡,实立于北齐天保六年(555),高洋破柔然取陉北之后”,“盖北齐世,别置北朔州于马邑城,又于此置神武郡并神武县(今朔城区东南20公里之神武村),以隶北朔州也。”其中亦并未提及尖山、树颓县。所以,我们认为今朔州地区始设神武郡和神武县,是在北齐于马邑城置北朔州之时。
关于南宫和桑干郡、广宁郡的具体地址问题
有关南宫和桑干郡、广宁郡的具体地址,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很不明确,很难断定究竟在什么地方。
《魏书·帝纪》载:天兴六年(403)“九月,拓跋珪行幸南平城,规度南,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将建新邑。辛未,车驾还宫。”天赐三年(406)六月,拓跋珪“发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筑南宫,门阙高十余丈;穿沟引池,广苑囿;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布市里,经途洞达。三十日罢。”
《水经·水水注》载:“桑干河东南流经桑干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
《隋书·地理志》载:马邑郡善阳,“又有后魏桑干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后周郡废。”
《清一统志》大同府表:“山阴县,北魏置桑干郡。”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山阴县,“后魏天赐三年,复于今县北建南宫,筑外城,后置桑干郡。”
据以上史实看来,可以肯定的是南宫、桑干郡、广宁郡是在一个地方。尚未肯定的是,此地究竟在哪里?说法不同。主要说法,可以归纳为两种:
一是认为在今朔州市山阴县古城镇北,其依据就是上述史实足以证明。
一是认为在今朔州市朔城区东之西影寺村东,其依据亦是对上述史实的分析,并结合专家考古。考古专家张畅耕先生《朔县辽杭芳园栖灵寺碑考》文中云:“桑干水应出自桑干县。桑干县是桑干郡的治所,其故城位置,在‘洪源七轮’即今神头诸泉之东南,今栖灵寺遗址西侧的古城恰当其位。”并云“这一古城从北魏至辽、金一直在使用。”古城自北魏为桑干郡治,北齐为广宁郡治,唐为马邑县治,五代后唐为兴唐军寰州寰清县治,辽为朔州顺义军马邑县治,金为顺义军马邑县(贞祐二年升马邑为固州)治。古城隔桑干河与故垣犹存的明、清马邑城相望。如果桑干郡在此,南宫亦应在此。
对于南宫和桑干郡、广宁郡的地址问题,史志学家为什么会出现有不同的看法呢?据理推测,可能史志学家主要是依据《水经注》所记内容断定,而不知《水经注》所记此地之内容,是多与今水道不合的。其主要原因是受了“恒、肆大地震”之影响。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日(512年5月21日),恒(今大同市)、肆(今忻州市)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灾情与现今之四川大地震相似。据《魏书·灵征志》载:“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此次地震,使朔州地区原来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了。许多城池和建筑均为废墟,河道亦改流。正如清代学者熊会贞在《水经注疏》中指出的,在右会马邑川水后,“桑乾水又东南流”是“多与今水道不合”的,因为“今水东北流。”1992年,山西省地震局的专家们测定,此次地震,从朔州朔城区到今大同浑源界裂开了长长的深沟。在朔州应县马兰庄直到镇子梁,还找到了这条深沟的痕迹。
虽然,《水经注》成书在公元512年之后,地震在前,《水经注》成书在后,地震灾情,《水经注》应该详载;但是,北魏末年,战乱频繁,直至东魏时,今朔州地区基本上为柔然所控制,雁门关以北地区称为禁地,基本情况,无法得知。故“城池变废墟,河道亦改流”之情况,《水经注》未作相应的改动,致使后人出现多种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难怪戴震校勘《水经注》,改正错讹三千多处。
关于李克用出生地问题——“神武川之新城”考
据《旧五代史·武皇纪》等史书记载:“武皇(李克用)即献祖第三子也。母秦氏,以大中十年(856)丙子岁九月二十二日,生于神武川之新城。”神武川之新城究竟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神武川的地域大约是今朔城区、山阴、应县、怀仁一带,没有多大分歧。因为朔城区之神武村曾为神武郡和神武县,神武县四周地区,称之为神武川。问题是对“新城”的考究,则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新城”是今之应县城。因为《云中郡志》和《应州志》载:乾符年间(874—879),李国昌“因古城废塌移筑于天王村,距旧城八里余。”命为金凤城,设金城县治。即由古城再西移8里筑金城。因为金城是新筑的,故可以称为新城。并且《旧五代史·武皇纪》有“新城北有毗沙天王祠”之记载,而金城正是在天王村筑的,可为铁证。所以说,金城即新城,新城即今应县城。
一说“新城”是今朔城区南之梵王寺村。因为《魏书·地形志》云:武州吐京郡领县二:吐京,武定三年置;新城,武定三年(545)置。《括地志》云:新城“在朔州善阳县西南四十七里。”《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高齐天保六年(555)又于今朔州西南四十七里新城置朔州,八年(557)仍移于马邑城,即今朔州城是也。”而神武川之地,只有此新城一县,再无别的县城称新城县。现今,考古专家认定,朔城区南之梵王寺村,是秦汉时之楼烦县,东魏、北齐时之新城县。至于说“新城北有毗沙天王祠”,这是否可与梵王寺联系起来。所以说,“新城”是今朔城区南之梵王寺村无疑。况且,据《旧五代史·武皇纪》载:李国昌在任朔州刺史时生李克用。若在朔州为官,怎么能去今应县地生克用呢?再者,克用生于公元856年。乾符年间(874—879)李国昌筑金城。若此,金城建成时,克用至少已近20岁了,克用怎能生在此地呢!
一说“新城”是今怀仁县境之日中城。因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建新平城,唐人谓之新城。故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非此莫属。
以上三说,均有道理,很难断定。在尚未形成定论之前,我们暂取第二种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