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土木惨败后,明英宗被俘,朝野震惊。当时,京城驻军不满10万,士气不振,人心浮动,有的大臣主张迁都,不少王公贵族纷纷潜逃。主战派于谦力排众议,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帝,从各地调集兵马,招募民众抗战,守卫京师,稳定军心民心。其时也先挟持英宗皇帝,到处侵扰要挟,不断攻略朔州、大同。景帝以参将郭登为总兵官,镇守大同。郭登字元登,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洪熙时,授勋卫。他智勇双全,作战有方。正统七年、九年均立过战功。在危难之际出任大同总兵官后,他积极组织军民修城堞,备兵械,安慰士兵,祭奠死者,亲自为伤员敷药包扎,表示“吾誓与此城(大同)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
明景泰元年(1450)正月,蒙古瓦剌部得知景帝即位消息后,再度大举南侵。也先以5万骑兵经宣府东叩居庸关,作为正面牵制攻击,自己亲率主力由西向东,以叩紫荆关迂回京西。
瓦剌大军路过朔州时,大肆掳掠焚烧。晚上在桑干河北扎营。
大同镇总兵官郭登获悉情况后,以一路明军突袭瓦剌,另一路明军在栲栳山设伏待敌。郭登亲自率领明军突袭瓦剌军,并亲手射杀敌将3人,所部将士个个冲锋陷阵,大破其众。瓦剌军深夜不敢南渡桑干河,怕半渡被击,便由马蹄山(今大同县东坪村北,李家干庄村南)向北溃退。郭登率明军穷追猛打。当瓦剌军退至李家干庄与阁老山间之盆地即栲栳山区,陷入伏击圈内,明军从山上冲杀下来,刀砍箭射,呼声震野。瓦剌军不能抵御,遗弃死尸及所掠人、畜、财物大败而逃。(www.xing528.com)
栲栳山伏击战,郭登以800人破敌数千骑。《明史·郭登传》记载:“登率兵蹑之,大破其众,追至栲栳山,斩首200余级,得所掠人畜八百有奇。”此战明军不仅从残暴无度的瓦剌军手中夺回了其从朔州地区掳去的800多人畜,保卫了边民的生命财产,而且扭转了“土木之变”后明军畏缩不前的失败情绪,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因而郭登成为一时的传奇人物。捷报传至京师,朝廷振奋,晋封郭登为定襄伯。
郭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守边武将,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郭登在《暮春登大同西北城楼同仰寺丞瞻藩御史洪赋》中有:“西北兵戈犹扰攘,东南民庶半凋残。先朝遗老惭无补,独对西风把泪弹。”明朝大诗人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给予他极高赞誉,评价说:“国朝武臣能诗者,莫过定襄伯郭元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