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国力强盛,大同都司辖26卫,其中在朔州地区右玉县边外的有5卫:东胜卫、云川卫、玉林卫、镇虏卫、宣德卫,这5卫已深入到今内蒙古境内,有效地扼制了蒙古军事贵族的南下,把元蒙的残余势力赶到了漠北。因而明初朔州地区一带尽管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仍相对平静。这一时期明政府没有大规模地修筑长城,而是大规模地修筑城池和堡寨,以便有效地防止蒙古军事贵族南下掠夺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太祖深知城墙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当了皇帝后,即令北边“高筑墙”设防备战,接着晋北各州县纷纷兴筑城建堡。北方的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善骑射,机动性强,在冷兵器时代骑兵野战占绝对优势。而汉人在步兵、火器上有长处,所以筑城堡,修关隘,以己之长,御敌之短,十分有效。
明初朔州地区城堡的修筑,因物力财力有限,基本上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加固增筑。
朔州城:洪武年间在元代筑朔州城故址的基础上增修,城防形成“周围七里,高三丈六尺,堞高六尺,共四丈二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五尺。门四:东曰文德,西曰武定,南曰承恩,北曰镇塞。外为月城,上各建楼,角楼四座,敌台十座,窝铺二十五座。”(www.xing528.com)
马邑县城(今朔城区马邑):洪武十六年(1383),朔州卫指挥孙昭修,周围279丈。正统二年(1437),武安侯郑亨请求拓展后,周围4里,高3丈3尺,壕深2丈。东西2门,上各建楼,角楼4座,窝铺8座。
在朔州地区筑城的同时,亦营建了众多的屯军堡寨,“屯牧相连,烽堠相望”的朔州,长城沿线和广大腹地,千百年来建立过众多的屯军堡寨,或屯军守边,或传递军情。守边将士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如朔境有利民堡、平番镇堡、黑龙池堡、九姑村堡、旱井堡、西骆驼堡、暖会堡、季磨疃堡等,后续设王万庄、沙塄河等45民堡。几乎村村有堡寨,而作为连接长城、军堡、民堡和城池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烽堠),遍布朔州山冈平原。大的高达15米,底边周长50余米,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有的还外筑围墙。根据传递情报和建置特点可分为沿边烽火台、腹里接火烽火台、腹外接火烽火台三种。每当夜间有警,烽火连天如昼,炮声惊心动魄,场面极其壮观。
这些城堡的修筑,对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蒙古骑兵来袭,城外百姓收缩入城堡,守城堡军民可居高临下,凭坚固城墙坚守城池,进行有效抵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