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朔州地方文化与民族交融

朔州地方文化与民族交融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后唐之后,朔境长期被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同时进行,而且,民族融合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再次推向高潮。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与朔境传统的文化习俗交相灌注,融为独具特色的河朔地域文化。作为蒙古族较早占领的地区,朔境各民族风俗的融合表现尤为明显。蒙古族地区的一些语言、风俗习惯对朔州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国家二级文物。

朔州地方文化与民族交融

五代后唐之后,朔境长期被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同时进行,而且,民族融合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再次推向高潮。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与朔境传统的文化习俗交相灌注,融为独具特色的河朔地域文化。特别是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数百年的民族纷争和封建割据,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各族人口的融合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元代地方官制中,与辽、金最大的区别就是实行“达鲁花赤”制。达鲁花赤,蒙语音译,意为镇守者。蒙古统治者为了保证对各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在各地方官员之上,都派出“达鲁花赤”临监,掌握最终裁决权力,因此,不少蒙古王公及随员来到朔境一带。虽然元代的民族政策是黑暗的,对汉人、南人(南方的汉人)采取歧视、奴役的政策,但是统治者为了发展生产,巩固统治,有意地进行各族人口的交流。比如在朔境就实施了黄花梁、太和岭移民屯田。

元朝从中央到边疆均设有驿站、急递铺,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元史·兵志》),加强朝廷与各地的联系,从而为国内各民族的和平友好交往提供了便利,史称:“远者万里,近者数百里,航船舆陆,自东西南北而至者,莫有为之限隔。”(《危太朴集·送夏仲序》)以至“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麟原文集·义冢记》)。地处中原的人士也“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道园学古录·可庭记》),再也没有地域、族别之隔。各民族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彼此往来异常频繁,这是元朝大一统天下带来的直接后果,也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大盛事。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以后山西人的走西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济上的交流、同化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元朝蒙古族占领中原后,促进了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经济上的大融合。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畜牧业在汉族地区的发展;二是农业生产在蒙古人民中,特别是在迁居朔境的蒙古人民中推广。仁宗元祐六年(1319)十一月,敕晋王部贫民2000人屯田(《元史·仁宗本纪》)。晋王部贫民当指山西地区的蒙古贫民。

蒙古统治者在南下中原、进而入主中原的历史进程中,在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风俗上的融合。内徙中原的蒙古、汪古、唐兀、契丹、女真等族的劳动人民,由于与汉族人民错居杂处,一起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和服兵役,彼此影响,利益相关,因而在风俗习惯上逐渐达到融合。当然,蒙古族一些风俗习惯对汉族及其他民族也有影响。作为蒙古族较早占领的地区,朔境各民族风俗的融合表现尤为明显。蒙古族地区的一些语言、风俗习惯对朔州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嘎渣子”(不走正道,干坏事的人)、“忽辣盖”(奸猾、骗子手)、圐圙(城圈,围起来的草场)、不浪(木棒)等方言的流传;男女老幼善乘骑,出行多以马代步;农民以粮为主食,辅以肉食、奶食和蔬菜,嗜饮砖茶;人们喜欢吃“盐煎羊肉”“涮锅子”,喜欢煮浓菜、喝羊汤、饮烈酒;人们穿戴“毛鞋”“狐帽”“羔皮帽”“白茬皮裤、皮袄”;人民非常好客,坦率诚恳,请客人痛饮饱餐等都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关。

元朝,蒙古统治者对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广为利用的政策,各种宗教都比较盛行。朔州地区也是如此。《元史·世祖本纪》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六月,“敕西京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答室蛮(伊斯兰教)等有室家者,与民一体输赋。”这道政令是说,在西京道的僧人、道士,基督教、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凡是“有室家者”,必须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纳税。并规定,“在寺住坐者”,仍可以免税。可知,当时朔境一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播颇广。

元朝至治、至顺年间,浙江无一宝公禅师住持崇福寺。无一宝宫禅师佛学造诣博大精深,声闻朝野,朝廷特赐《大藏尊敬》一部纳于寺内藏经阁。崇福寺的社会声望为之大振,并开始全面维修。元顺帝至正十四年,量公禅师补砌了寺内罗汉像。(www.xing528.com)

1989年,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在朔城区四中工地发掘了两座元代砖室墓,其中一座为火葬,小木棺,墓呈方形,规模小,出土的瓷器有仿钧釉花口碗、仿钧釉盘、豆青釉小碗、仿钧釉小碗、白釉黑花小口瓶等。青釉小碗胎坚密,釉薄温润,器表光洁淡雅,体现出了元代耀州窑的青瓷风格,其他瓷器也均精美。另一座墓较大,但器物少。

在朔州市区境内发掘清理的元墓,还有朔州市委门前大街工地的砖室墓,出土的珍贵瓷器有油滴茶碗;曹沙会铁路取土场砖室墓,出土的珍品有绞釉玉壶春瓶;西关取土场壁画砖室墓,虽困被盗无器物,但墓室和壁画较完整。墓室呈方形,攒尖顶,砌或画有立柱、斗栱及枋。壁画内容为庖厨图、宴饮图和戏剧人物图等。另还有朔州市天然气公司工地、城区家属楼工地、城关小康村工地等发掘的元代砖墓6座。以上元墓资料,均待整理研究。

绞胎瓷碗 元代。高9.4厘米,口径17厘米,1992年朔州市朔城区农业局出土,朔州市文物工作站藏,一级文物。棕、白两色泥绞制成胎,坚致厚重。敞口微敛,深腹,圈足较高。施青釉,泛黄,圈足露胎,由于绞胎作用,通体呈现变化多端的流云纹彩。花汶流畅,自然美观,弥足珍贵。

青釉小碗 元代。口径13厘米,1989年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出土,山西省平朔考古队藏。胎质坚密,薄面均匀。敞口,斜腹,圈足。豆青色釉,泛黄。釉层较薄,釉质温润,造型规整,器表光洁淡雅,体现出元代耀州窑青瓷风格。为国家二级文物。

青花高足杯 元代。高9.5厘米,1992年朔城区农业局出土,朔州市文物工作站藏。元代景德镇窑产品。敞口,深腹,竹节形高柄。通体施白釉,内外壁装饰青花。腹外绘缠枝花一周,内壁近口沿处饰流云纹,内底绘灵芝一朵。青花色泽明净淡雅,积料处显见褐色锈斑,充分显示元代青花瓷器的特色,为国家一级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