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管理机构,实行一国两制的统治办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职统称南面官。《辽史·百官志》说:“辽国官制,分北南两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人俗而治,得其宜也。”北面官的最高机构为北枢密院和北宰相府,官员都由契丹贵族充任。南面官的最高机构为南枢密院和南宰相府,长官名称与北面官同,官员由汉人充任。耶律德光从石敬瑭手中获取朔州地区后,当地军民曾强烈抵抗辽军进占。辽是奴隶制国家,朔州地区是汉人占多数的封建化制度。辽除用武力征服和血腥屠戮外,为了不使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便在这一地区基本上沿袭了唐以来的旧制。即“以汉制待汉人”,州设刺史,县设县令,维护原有的封建制度。朔州地区自耶律德光时入辽,经世宗耶律阮时的内部纷乱,到穆宗耶律璟即位后,皇室谋反事件不断发生,穆宗又游猎无度,歌舞狂欢,通宵达旦,白昼睡眠,从不认真处理国事,被辽人称为“睡王”,而且喜怒无常,滥杀无辜,以致亲信近臣们也人人恐惧,辽朝因而国势中衰。穆宗也因游猎,一天晚上酒醉之后为近侍所杀。
应历十九年(969),穆宗遇害后,耶律贤继位,是为辽景宗。景宗即位不久,即娶因定策功晋升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的萧思温之女萧绰(燕燕)为妃,同年五月又立为皇后。萧皇后辅佐景宗,乘穆宗衰乱之余,励精图治,任人不疑,信赏必罚,而且更多地任用汉人为官,更多地吸收了汉人的统治经验,很快使辽国内部稳定,政治清明,将相协和,牧业兴旺,农业丰收,史称“景宗中兴”。(www.xing528.com)
辽乾亨四年(982),景宗病死的次日,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示,遗诏由皇后(燕燕)摄政。次年,上尊号承天皇太后,改元统和,又改国号为契丹,开始了长达27年的承天太后摄政时期,继承与发展景宗时的中兴步伐,终成盛世。承天太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重用顾命大臣耶律斜珍、汉人韩德让。除了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所作为外,也不时减免税赋、徭役,如统和十年(992)二月,“免云州租赋”,五月,“朔州流民给复三年”(《辽史·圣宗纪四》)。对地方官采取考任制,进一步实行汉官制,改各部的官职为节度使,又推行部分汉律,还开始科举考试,开辟了吸收汉族地主通过科举进入仕宦的途径,又设立太学以培养汉族地主进入统治集团,特别是使汉人韩德让任北府宰相,又兼知北院枢密使事,不久又升任大丞相,并赐名德昌,成为辽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