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南宫、桑干郡遗址及朔城历史介绍

山西南宫、桑干郡遗址及朔城历史介绍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南宫、桑干郡遗址,有两种说法:一是《山西通志》的说法,认为治所在今山阴古城北、桑干河南;二是据考古测定在今朔城区神头镇西影寺村东。朔州境内的内长城应当属北魏所筑,以后北齐、北周又加以维修。清《朔州志》亦云:“梁郡城在州城北二十里,遗址尚存。”梵王寺古墓群 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憾的是塔刹和塔身至今分离。馆方称此塔身为镇馆之宝,居珍贵文物之首。

山西南宫、桑干郡遗址及朔城历史介绍

北魏南宫、桑干郡遗址 《水经注·水注》:“桑干河东南流经桑干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隋书·地理志》马邑郡:善阳,“又有后魏桑干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后周郡废”。《清一统志》大同府表:“山阴县,北魏置桑干郡。”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山阴县,“后魏天赐三年,复于今县北建南宫,筑外城,后置桑干郡”。

关于南宫、桑干郡遗址,有两种说法:一是《山西通志》的说法,认为治所在今山阴古城北、桑干河南;二是据考古测定在今朔城区神头镇西影寺村东。据情理推测,第二种说法,即在今西影寺村较可信。

北魏长城遗迹 据《魏书·帝纪第四》载: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丙戌,太武帝“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经考证,所谓“畿上塞围”,即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周围之长城。有一段是在平城南面,经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达河曲县的。朔州境内的内长城应当属北魏所筑,以后北齐、北周又加以维修。

北魏梁郡城遗址 《魏书·尔朱荣传》载:“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又“文畅弟文略,袭爵梁郡王”。《太平寰宇记·朔州》载:“故武(梁)郡城,《冀州图》云,梁郡城在鄯阳县北二十里,即尔朱荣所居。”清《朔州志》亦云:“梁郡城在州城北二十里,遗址尚存。”《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云:“北魏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在今朔州市北”。由此可知,梁郡城遗址在今朔城区北10公里处。

拓跋三大王庙遗址 拓跋三大王庙,简称三大王庙,又称桑乾神庙、桑乾庙。

明万历《马邑县志》载:“拓跋三大王庙,在神头村西洪涛山之下。”“旧庙中元魏至辽元碑,修庙者作柱下之础。”据1958年考古工作者考察,拓跋三大王庙有正殿三间,为金代结构。20世纪60年代初,被神头纸厂改作原料库房,后为学校占用。在拆毁期间,发现有金天会十三年(1135)所立《朔州马邑县重修桑乾神庙记》石碑,运回崇福寺。

碑文中可知,桑乾神庙创建于北魏,重修于隋唐辽金。碑中记载“拓跋公主饮洪涛山下泉水诞三王”。据《马邑县志·拓跋三大王辨》考证,三王是北魏之先祖禄官、猗、猗卢。为显元魏之功业,便选“广大深渺”“洪源七轮”“自古不绝”之神泉“修庙立石”。之后,渐将三王演义为“能兴云致雨之神龙”。碑文还记述了神泉与宁武天池相通的传说。

梵王寺古墓群 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朔城区趄坡村东一带,有北魏墓多座。梵王寺村南发掘北朝时期砖室墓1座,砖多数有花纹图案。当地农民在农事活动中常发现有北朝时期的墓葬。

北魏元姬墓 在朔城区北15公里刘家窑村东的元姬山上有元姬墓。冢高5米,南北长27米,东西宽21米。冢正南有盗洞,外径1.8米,内径1.5米,深7米多。从盗洞剖面看,夯土层约10厘米,并有木炭、碎陶片,封土下有砖筑物。地面和附近,有不少绳纹、捺纹陶片。墓东500米处有烽火台。清《朔州志》载,此为元姬墓。元姬姓李,善弹唱,尤工琵琶,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侍姬。“卒葬于此,因以名山”。

北魏曹天度九层石塔 山西省现存最早的塔,是建造于北魏的千佛石塔。此塔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小臣曹天度为其亡父颖宁、亡子玄明建造。建造时间为天安元年(466),此正为昙曜云冈石窟第五窟开凿之初。这是一座楼阁式石塔,呈方形,高2.5米,共9层,上面浮雕有小佛坐像1354尊,下有宽大的台基。第一层单檐顶,四面造龛,正龛中雕一佛二菩萨,背龛中雕释迦、多宝佛并坐佛。自第一层以上逐渐内缩,每层雕2排至4排小坐佛。(www.xing528.com)

此塔雕刻精细,制作巧妙,实为珍品,是现存北魏最早的佛教遗物之一。已载入《世界美术全集》。它对于研究我国早期的佛教和造塔史,以及雕刻、书法艺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原来此塔一直存放在朔城区崇福寺弥陀殿内。遗憾的是塔刹和塔身至今分离。塔身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劫往日本。塔刹装箱时,被当地爱国人士隐藏,于1953年献给崇福寺。日本战败后,塔身交还中国国民政府,后又被运往台湾,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馆方称此塔身为镇馆之宝,居珍贵文物之首。塔刹至今完整地保存在崇福寺内。

魏碑书法 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逐步发展而成熟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力整饬和理顺各种制度,据说李斯等人将先秦的籀文加以省改而制定的小篆,经汉代狱吏程邈简化成隶书,到东汉确立为字型“似八字势”的“八分隶”,这便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的文字基础。

汉末三国时,八分隶进一步发展演变,形成便于书写的新字体——章草。章草既保留了隶书的笔意,又不完全按隶书的规矩来写,纵任奔逸,颇具特色,很快流行起来,涌现出众多书法名家。

草书流行以后,书写工整的八分隶便被称为“楷隶”。在刻意求工的风气影响下,楷隶逐渐发展为楷书,亦称真书。由于楷书要求一笔一划,准确规整,不利于速写,于是又出现了“行书”。

魏晋时期,隶、草、楷、行诸体皆备,书法艺术更趋成熟,书法名家辈出。特别是北朝的书法,因多为碑体,所以世称“魏碑”。当时的碑体书法与开凿石窑和造像密切相关。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均有撰文记事,或凿石做成碑碣,或在天然石壁上直接雕刻,再加上墓志碑铭,数量相当可观。

魏碑分碑碣、造像记、摩崖石刻、墓志、写经五大类。各类书法均呈方劲古拙之势,保有部分隶书的笔致。

今朔城区崇福寺保存的北魏曹天度九层石塔铭文和右玉大南山显明寺孝文碑,碑文字迹虽不太清晰,但书体笔划方整,隶意甚浓,结体紧密而古拙,下笔和收笔笔尖灵活,点捺清楚,刀痕利落,于秀丽中显见沉雄。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

北魏曹天度九层石塔铭文 石塔底座背面刻满铭文。铭文下半部虽已漶漫不清,但仍可由其字形及文意,揣摩其大概。史树青先生依据题记拓本与照片,缺损之字试补,对全文作了试译:“佛教的精义本是凝静安寂的,但是需要人宣扬佛法,圣教不主动运行,但因感人而畅通。仰慕佛教的人,都恐怕自己能力太小,而修行功德的人,自然会有好的果报。所以我用全部家财,造此石塔,把塔装饰得光辉美丽,供养起来,以解除众生的疑虑。祝愿当今皇帝寿与天地相齐,德业运化八方,皇太后、皇太子永享福祚,我的同僚和已故、现存的宗族亲属,免于涂炭,大人婴儿都能得到佛果。天安元年岁次丙午五月五日辛卯,宫内小臣曹天度为亡父颖宁、亡子玄明在平城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