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源系统由电力电子变流器、PWM调制器、驱动电路、反馈控制单元构成,如图5-22所示。由控制理论的知识,复合电源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好坏与反馈控制设计密切相关。要进行反馈控制设计,首先要了解被控对象的动态模型。图5-22中,在进行反馈控制设计前,首先需要获得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动态模型,从而得到其传递函数。一旦获得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就可以利用自动控制理论的知识来进行反馈控制设计。
(1)大信号模型 由于DC/DC变流器中包含功率开关器件或二极管等非线性元件,因此是一个非线性系统。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在工作点附近线性化建模,则系统在工作点附近运行可能是稳定的,但受到较大的扰动时,却有可能不稳定。因此,在较大的干扰或较大的参数变化时,建立大信号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在复合电源释能时,双向DC/DC变流器相当于图5-23所示的常规BOOST变流器运行。电感电流连续,一个开关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阶段1,开关G1闭合,电感处于充磁阶段;在阶段2,开关G1打开时,电感处于放磁阶段,相应时段的等效电路见图5-23。
图5-23 双向DC/DC变流器BOOST运行模态等效电路图
互补驱动方式下电感电流连续,则相应的分段状态微分方程如下:
开关G1导通状态(0≤t≤ton)
开关G1断开状态(ton≤t≤T)
根据基本的状态空间平均方法,对以上两式进行综合得到大信号平均方程
式中,d(t)=ton/T,表示占空比;d′(t)=1-d(t)。
在复合电源储能时,双向DC/DC变流器相当于图5-24所示的常规BUCK变流器运行。电感电流连续,一个开关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阶段1,开关G2闭合,电感处于充磁阶段;在阶段2,开关G2打开时,电感处于放磁阶段,相应时段的等效电路见图5-24。
图5-24 双向DC/DC变流器BUCK运行模态等效电路图
互补驱动方式下电感电流连续,则相应的分段状态微分方程如下:
开关G2导通状态(0≤t≤ton)
开关G2关断状态(ton≤t≤T)(www.xing528.com)
根据基本的状态空间平均方法,对以上两式进行综合得到大信号平均方程:
(2)小信号模型 为了使电源系统的输入输出值达到所需的指标,需要引入反馈控制。自动控制理论中关于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只适用于线性系统。由于DC/DC变流器中包含功率开关器件或二极管等非线性元件,因此属于非线性系统。但当其运行在某一稳态工作点附近时,电路状态变量的小信号扰动量之间的关系呈现线性系统的特性。尽管电源系统为非线性电路,但在研究它在某一稳态工作点附近的动态特性时,仍可以近似把它当做线性系统。因此,建立DC/DC变流器线性化小信号模型是反馈控制设计的基础。
在大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叠加较小的干扰信号,即可获得小信号模型。采用灵活的小信号分析方法,可以转化变流器的非线性,使其成为一个简单的等效线性电路。小信号分析法既保持了变流器运行性能不变,又便于采用制动控制理论对变流器进行分析和设计控制器。
双向DC/DC变流器运行于BOOST模态时的线性化小信号模型为
式中D——稳态占空比,D′=1-D;
U2——高压侧稳态电压,V;
IL——稳态电感电流,A。
由以上小信号模型可得到,输入至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控制至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双向DC/DC变流器运行于BUCK模态时的线性化小信号模型为
由以上小信号模型可得到,输入至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控制至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