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下咸水主要分布在南部三角洲平原海水入侵区。三角洲平原区河网化程度高,第四系沉积厚度十几米到70多米不等,由于受海侵影响,地层中残留大量盐分,地下水以微咸—咸水为主。部分地段尽管长期降雨、地表水下渗使表层呈现淡化趋势,但因地势平坦,地表多为黏土或淤泥质黏土覆盖,地下径流缓慢,加之咸潮入侵,使深部咸水淡化趋于减弱,出现上淡下咸的情形,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北部石井镇一带,面积约为41.79k m2。
1.地下咸水
三角洲平原区临近珠江口门地区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矿化度向珠江口方向逐渐增高。根据矿化度将地下咸水分为3类,分别为微咸水(矿化度1~3g)、半咸水(矿化度3~10g)、咸水(矿化度>10g)(表1)。
微咸水:面积约为247.54k m2,主要分布于增城新塘—黄埔南岗—番禺化龙沙湾鱼窝头一带。
半咸水:面积约为134.02k m2,主要分布于番禺大岗—南沙黄阁大涌一带。
咸水:面积约为271.49k m2,主要分布于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
表1 地下咸水分类面积表
(www.xing528.com)
2.海岸带变迁及填海造地趋势
据资料介绍,约在2500年前,广州地区构造下沉作用暂停,随着淤泥作用的加强,海水开始缓慢地退出广州,人类活动随之发展起来,广州城从此逐渐形成。公元前3世纪秦在此地设郡,由于当时广州面临大海,取名为“南海”。
据史载,宋朝时广州城下仍称“小海”,因海面阔,常有海中巨鱼游至城下。从明代开始,广州水陆面积开始发生明显逆转,海退的速度明显加快,至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海水已退至顺德以南一带,随后以每年70~130 m的速度退出。
2000年以来,造陆速率由秦汉—唐初期间的0.55k m2/a逐渐发展至唐初以来的1.78~2.41k m2/a。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使120余年来海岸发生异常变迁,以万顷沙至横门最为明显。19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万顷沙向海推进平均速率已分别达到63.3 m/a。20世纪60~70年代“以粮为纲”时期、80~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规模围海造地活动使本区尤其是珠江口地区海岸线快速向南海推进(珠三角向海推进面积增加619.23k m2,其中珠江口地段向海增加552.95k m2)。目前横门外中山市境内已围垦至二十三涌、南沙区境内已围垦至二十一涌。
1965—2003年珠江三角洲海岸总造陆面积达730.64k m2,造陆速率为19.23k m2/a,造陆的速度呈越来越快的趋势。其中伶仃洋为海岸变迁的典型地段。伶仃洋两岸38年间共造陆2483k m2,平均速率为6.42k m2/a,其中1965—1990年4.05k m2/a、1990—2000年10.33k m2/a、2000—2003年13.09k m2/a。分析结果真实反映了伶仃洋的造陆速度呈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
3.咸潮入侵
由不断地进行填海造地,抬升了潮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围垦也使河道变窄,咸潮上溯的范围变大,进入枯水期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水道上游西江流域降雨锐减,流量减少,从而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增加使地表水的水位大幅下降,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入侵,对周边地下水的咸化影响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