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市地质环境综合图集: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广州市地质环境综合图集: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2.2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1.松散岩类孔隙水三角洲相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珠江两岸,水位埋深一般小于1.5 m,含水层以中细砂为主,局部为粗砾砂,水化学类型复杂。

广州市地质环境综合图集: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2.4.2.1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富水性

地下水分布受沉积环境、构造、地貌的控制,岩性是地下水赋存条件的基础,构造是主导因素,地貌、水文、气象和植被是条件,决定了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和动态变化。

根据地下水含水层性质、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及水理性质,将广州市地下水划分为三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含水层成因,将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三角洲相沉积层孔隙水和冲洪积相沉积层孔隙水;将基岩裂隙水分为块状岩类裂隙水、层状岩类裂隙水和红层裂隙水。

2.4.2.2 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三角洲相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珠江两岸,水位埋深一般小于1.5 m,含水层以中细砂为主,局部为粗砾砂,水化学类型复杂。

冲洪积相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流溪河冲积平原与扬基涌、洗村涌、车陂河、乌涌两岸的沟谷地带,含水层以中粗砂为主,次有砾砂,层厚2~8 m,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埋藏深度一般在3 m左右。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Na·Ca型。

冲洪积层孔隙水除接受降水补给外,还受北部丘陵区花岗岩、变质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矿化度低,水质良好。流溪河沿岸和广花冲积平原地区,地下水相对丰富。

2.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主要分布于由广花复式向斜组成的广花冲积平原南部,被第四系覆盖,向南逐步收敛,过渡为埋藏型。第四系厚8~28 m,埋藏型上覆第四系和红层厚600~940 m,分布在王圣堂至西村、流花公园。(www.xing528.com)

因岩性、构造、地貌和补给条件的不同,岩溶发育程度各不相同,富水性差异较大。鸦岗、江夏、肖岗—三元里一带岩溶水丰富,单孔涌水量大于1000m3/d。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HCO3-Ca·Mg型。

3.基岩裂隙水

1)红层裂隙水

三角洲平原区古近纪和白垩纪(E—K)紫红色砂岩、砾岩和泥岩等,赋存红层裂隙水。一般钻孔涌水量小于100 m3/d,地下水径流模数小于6L/s·k m2,水量贫乏。在张性、张扭性断裂或两组断裂交会处附近,如横枝岗—渔民新村一带,砂岩、砂砾岩裂隙发育,钻孔涌水量为100~1000 m3/d,富水性中等。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HCO3-Ca·Na型。

2)层状岩类裂隙水

在广花盆地内及边缘,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砂岩、页岩、泥岩互层夹煤呈彼此分隔之条带状分布,含层状岩类裂隙水。富水性普遍贫乏,个别地区中等。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SO4-Na·Ca型。

3)块状岩裂隙水

该类型地下水在区内分布最广。早古生代条痕状混合岩、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第四纪残积土层较薄,地表植被茂盛,储存较丰富的块状岩裂隙水,钻孔涌水量为100~1000 m3/d,富水性中等。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型、Cl·HCO3-Ca·Na型。在仓头至长洲以南的低丘垄岗地貌区,第四纪残积土层厚,花岗岩裂隙和地表植被不发育,富水性贫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