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着力提升师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借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作为高职学校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增强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职文化复杂性的认识。前面已经谈及,高职文化从外部看,与大学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区域文化等紧密相关。从内部看,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此我们要有所把握和思考。二是对高职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说文化建设重要,不仅是因为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尤其是到了高职办学40年,规模上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情形下,如果再不重视文化建设,势必会阻碍高职教育的发展,成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障碍。[3]三是要提高对文化建设紧迫性的认识,由于复杂性及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学校的文化建设一直处于短板,既因为类型与层次之争,又因为全社会“本”文化因素之故;[4]更为重要的是,高职学校普遍存在着升格、迁址等诸多变动,相对于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文化建设是落后了、滞后了,必须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并真正成为“一号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之高应是文化建设水平之高,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就是高水平文化学校。所谓引领,就是文化引领;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文化伴生的发展。
2.切实增强引领的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与三个自信同等重要的位置。关于什么是文化自信,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而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文化都有充分的肯定和自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联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我们认为,在改革建设的新阶段,要实现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要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要求,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达成使城乡新增劳动者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必须坚定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价值、发展前景及地位作用的高度认同。克服和改变高职学校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求“本”心切心理,认真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坚持各级各类学校安于其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立足自信的基础上,找到引领自身正确而科学发展的道路、精准而和谐发展的模式。(www.xing528.com)
3.有序推进全方位的文化建设
有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必须认真扎实研究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并有力推动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5]一是要重视整体设计,要综合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学校所处的行业和地域特点,认真研究学校的历史和资源条件,结合学校发展所处的阶段,研究文化建设的总体理念、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必要时,应结合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或其他工程制订文化建设子规划,并通过广泛征询地方、行业、企业、校友等方面意见,形成文化建设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由党政领导牵头的文化建设委员会,并建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的文化建设咨询委员会。二是推进物质性文化建设。根据学校校区特点和基本建设规划,在楼宇布局、景观建设、场馆设施等方面研究切实可行的物质性文化方案。在进行物质性设施布局时,要贯彻总体的文化理念、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建筑文化、景观文化、楼宇文化,尤其是雕塑、长廊等,都应有明显的文化内涵和外在表达。三是研究确定一定的程序性文化。根据学校的长期积淀,结合学校工作特点和周期运行,选择一些特殊的时点作为某个庆祝纪念和仪式活动的文化节日,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四是着力培养学校和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子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攀登,又形成和推动学校良好办学治校氛围的形成。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物质性设施往往既无形又有形地影响乃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优秀的精神文化一定会滋润师生和校友的心灵,浸润于每一颗师生和校友的心,成为建设好学校的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