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实践

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实践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升级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顶层设计。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浅出的解读中日益成熟、完善,由宏观抽象的区域性对外政策倡议转变为对内指导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综合性战略构想。

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实践

“一带一路”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打造新型国际关系系统工程,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并由此开拓广阔发展空间的大谋略与大智慧。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丝绸之路是发端于古代中国,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贸易与人文交流大动脉。千百年来,它始终承载着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加速东西方文明碰撞、促进沿线各国交流合作并共享发展成果的伟大使命。步入21世纪后,一方面,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迫使各国同舟共济、缓解多重矛盾;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蓬勃发展,把全世界变为内聚性极高的“村落”。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共建“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向世人展露了寻求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愿景和友好心声。“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12]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讲话,阐发了推进丝路精神由陆至海的雄心壮志:“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3]至此,“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基本形成。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升级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顶层设计。201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14]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战略规划阶段。

2014年9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中国希望以‘一带一路’为双翼,同南亚国家一道实现腾飞。”[15]同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要求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5年3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由倡议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专门的一章。2016年8月17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16]并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统一思想、统筹协调、金融创新、人文合作、安全保障等8 项要求。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0 多个国家和70 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 名代表与会,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17]

党的十九大强调,“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展现出中国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世界共同发展继续做出贡献的郑重承诺。(www.xing528.com)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浅出的解读中日益成熟、完善,由宏观抽象的区域性对外政策倡议转变为对内指导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综合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遍布全球的出访路线中稳步开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任何志同道合的国家都可以参与,通过将本国的发展战略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使自己受益,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蓝图

“一带一路”被誉为“世界上跨度最大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亚欧大陆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地区,这一建设“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18]。丝绸之路经济带分为三条路线: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两条: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其特点是以东盟和东南亚地区为重点,带动南亚地区,并辐射至中东、东非和欧洲。陆路和海路两线彼此对接、浑然一体,囊括了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伙伴,与亚欧大陆紧紧联系在一起。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参与建设,欢迎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以不同方式参与合作。中国也愿意与有关发达国家一道,发挥技术、资金、产能、市场等互补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中国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一,政策沟通是加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开展各方面务实合作的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与合作共识。做好政策沟通,要重点加强四个层面的对接。一是发展战略的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是关乎一国发展的重大抉择和顶层设计,发展战略对接是国家间最高层次的沟通与协调,有利于从宏观上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二是发展规划的对接,发展规划是对发展战略的细化和量化,“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同有关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对接,而且要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同亚太经合组织、东盟、非盟、欧盟、拉共体等区域发展规划相对接;三是机制平台的对接,将各国有关执行机构的交流、沟通、磋商渠道和机制建立起来,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四是具体项目的对接,项目是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载体,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点国别和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等战略性优先项目的对接。

第二,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我们“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19]设施联通要推进铁路、公路等陆上大通道建设,加快海上港口建设,完善油气管道、电力输送、通信网络,不仅要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而且要进一步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信息通信设施等新平台的交流合作,促进其他四个方面的融会贯通。基础设施落后薄弱是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推进设施联通有利于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沿线国家民生改善,同时优化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环境,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

第三,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基础和先导作用,为实现“五通”注入强大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不同,经济互补性强,贸易潜力巨大。“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然,我们也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20]

第四,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一个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融资瓶颈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突出挑战。破除“一带一路”融资瓶颈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需要着眼长远、多方参与,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发挥市场的力量,动员多渠道资金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中国倡议成立了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并着力深化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开发机构的合作。由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迫切需要构建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资金、基金投资以及民间资金为一体的多级投资平台,改变金融资源整合不到位的现状,形成立体化的投融资网络。与此同时,为防范金融风险,“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将积极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第五,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结底是要造福于各国人民,让每一个普通人感受到真实的获得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复杂,存在着语言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增进彼此了解以凝聚共识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能为“一带一路”建设铸造坚实的民意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