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书皮中被用来阐述中国把握世界潮流的新视角。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阐释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了全方位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五大举措。
2014年11月28—29日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对外战略布局。
2015年3月28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明确了亚洲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演讲,强调中巴要不断充实两国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为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中巴关系成为被赋予命运共同体内涵的第一组双边关系。
2015年9月28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 周年的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相联系,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的发言强调,《巴黎协议》是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呼吁全世界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
2016年4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提出:“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所有国家都要参与到核安全事务中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3](www.xing528.com)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高屋建瓴地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开展国际军事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积极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4]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5]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的深入阐释,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政治、发展、安全、文明、生态、网络空间等多个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层次和内涵逐步充实,相互关联,相互贯通,各有侧重。中国除了与众多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还与法国、新西兰、德国等发达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除了倡导亚洲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世界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他国利益,形成不可分割、命运相连的状态。共同发展,共同合作,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推动人类进步。具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世界各国形成的具有依存性、平等性、共赢性、包容性等特点的集合体。
第一,依存性。“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6]世界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利益纽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国家都不能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他国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二,平等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各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7]
第三,共赢性。“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8]面对金融危机、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通力合作。大国扶持小国,富国援助穷国,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实现共同发展,才是人间正道。
第四,包容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充分尊重世界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