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饮食变迁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水平也较低,粮食平均产量较低,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粮食产量低的年份,农户家庭缺粮断炊。这一时期百姓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饮食粗糙清淡。百姓以追求温饱为饮食目标,百姓食物消费结构特征表现为高质量食物比重非常低,主食比重高、副食比重低,精细加工食物较少。
2.改革开放初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人们餐桌上的菜品丰富了起来,这时的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各种食物的消费结构逐渐多样。为了缓解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1988年提出了“菜篮子工程”,确保居民在不同季节有时令菜可以吃。自此食物供给结构发生变化,百姓食物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粗粮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退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3.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居民食物的消费结构逐渐多样,消费结构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区餐馆如雨后春笋,饮食消费转向在外消费增多。饮食健康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经消失的粗粮再次回到餐桌,成为国人饭桌上的新宠。
4.新世纪初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提升,饮食品种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此时,人们饮食结构中健康营养安全食物比重提高,人们选择食品更看重它的营养价值以及预防疾病的功效。
5.近期
2011年至今,中国居民更加注重不同类型食物消费的均衡搭配,我国的公众饮食消费已经从保障数量安全为主转向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老百姓如今更讲究吃出文化和健康,中国市场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营养健康类食品的消费市场。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姓衣着变迁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节俭朴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在中山装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形成了干部服、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军便服等。这些改良服装体现了中国人含蓄、端庄、文雅、谦和的气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成为经久不衰的时髦服装。
2.“文革”时期的军装热
“文革”期间,在原来朴素、节俭的基础上加入了强烈的革命化、军事化的色彩,服装造型呆板,不求变化。在色彩上趋向单调,绿色成为主流色。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开展,由于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军事化生活,知识青年统一配发军便服,这进一步推动了军服热。
3.改革开放之后的繁花似锦
改革开放令国门大开,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服装消费的欲望逐渐被唤醒。同时,改革开放也迎来了媒体的迅速发展,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自此,中国的服饰迈向自由化、个性化、审美化,进入多姿多彩的服装时代。
4.20世纪90年代的多元发展
进入20世纪的最后十年,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服饰也在急剧发生变化,人们紧跟国际潮流,时髦的休闲服也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末,受韩国、日本等地文化输入的影响,出现了哈韩、哈日族,服饰也变得五彩缤纷。
5.新世纪的个性追求(www.xing528.com)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生活已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人们思想不断开放,服饰多样化的趋势也为公众所接受。年轻人追求前卫、展现个性,在大街上很难再找到单一的流行风格,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穿搭风格。除了日常穿着,功能性服装也逐渐出现。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住房的变化
1.1949—1969:住房为遮风挡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也十分简单:只要能遮风挡雨的,什么都能改造成房子住人。在农村,那个时代,农民多住的是茅草毡盖屋顶的草房。简单的木窗木门,加上碎石堆砌的墙,凸显了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即便是在大城市,人们的住宅也显示出一片经济能力低下的景象。这其中的代表便是上海弄堂和北京的排子房、老旧四合院等。
2.1970—1989:企事业单位分配住房
上世纪70年代,一些企事业单位分配住房,以筒子楼为主。筒子楼,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没有独立厕所、浴室和厨房。20世纪80年代初,居民解决住房主要是“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向单位要房”,盼望着分房尽快轮到自己。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单元房。单元房是指设施相对完备、自成体系的独立房子,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商品房时代,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终结,房屋、楼价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关心的层面。90年代人们购房以实用为原则,不会刻意去追求独特的装修和创意,只要交通方便、配套设施齐全就行。
4.2000年至今:住房追求高品质
21世纪的住宅,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追求美观舒适、节能、环保等。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还追求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建设的变迁
1.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公路里程仅8.08 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在修复原有公路基础上,陆续修建了康藏、川藏等公路干线。到1978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9 万公里。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路网通达度显著提高。到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 万公里,基本实现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了高速公路。[7]
2.中国铁路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 万公里。之后,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线路和枢纽,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 万公里。到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 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 万公里以上。[8]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
3.中国水运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内河航道7.4 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仅2.4 万公里。我国有计划地进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到1978年末,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由1949年的161 个增至735 个。到2018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 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从1957年的38 个增至2444 个。2018年,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有七席。同时,我国内河航道条件持续改善,到2018年末,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 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比52.3%。[9]
4.中国民航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民航航线里程1.1 万公里,只有12 条航线。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民航机场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幅提高,航空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到2018年末,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 条,是1950年的412.1 倍;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由1950年的1.1 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838 万公里;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 个增至2018年的230 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量由1949年的36 个增至2018年的233个,初步形成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