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新中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经过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达到22698 元,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 倍,年均增长6.5%。[3]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70年来,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凸显。
农业生产条件日臻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农业生产基础羸弱,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产量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谷物、花生、茶叶等产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工业体系逐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工业部门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进入加速期。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 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到20世纪70年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迟缓。改革开放后,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促进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里程仅为2.18 万公里,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航也只有7 条国内航线。水利设施匮乏,能源供给基础单薄,邮电通信发展水平较低。经过70年发展,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居世界第一,货运周转量居世界第二,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日渐完善,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安全性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4]
(三)科技事业不断向前取得新成就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7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从一片空白走向了百花齐放。(www.xing528.com)
1.1949年—1966年 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并相继成立了各省、市及自治区的科研机构。同时,党和政府还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使其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5]
1956年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首个中长期科技发展的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该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并对基础学科做出了系统的规划。在政策的指引和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在国防、石油工业、机械制造、数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1966年—1976年涌现出大批尖端成果
“文革”时期,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遭到了阻碍。但即便如此,我国大量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依旧不畏艰难、刻苦攻关,坚持了必要的科技工作。我国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一大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如:氢弹爆炸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等等。
3.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8 个重点发展领域和108 个重点研究项目。自此,科学的春天来临,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相继恢复,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得到了保障。从1985年起,党和政府开始改革科技体制,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促进了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次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扶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得以实施,如1985年的“星火计划”、1986年的“863 计划”、1988年的“火炬计划”、1991年的“攀登计划”等。
4.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
2000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了“自主创新”的指导方针,强调科技发展中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要实现的八大目标。[6]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我国的航空航天及天文学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在深海研究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生物科技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