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色风行与金线提花:《中国色彩简史》揭秘

白色风行与金线提花:《中国色彩简史》揭秘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榆林窟第4窟壁画全幅为淡青蓝色色调,白色占了较大面积,这与元代尚白不无关系。元缠枝宝相花纹纳石失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丝绸织造出来,称为生织物,即为生帛。元代除了织金锦,还有印金丝织物,其色彩效果也与金线提花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印金丝织物是采用印花工艺实施的,即用矿物颜料金伴随浆料印到织物上面显现出来。

白色风行与金线提花:《中国色彩简史》揭秘

元人尚白与蒙古族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蒙古族长期以游牧和狩猎为生,牛奶奶豆腐奶皮子等奶食统一称为查干依德根(白食),可以说奶食是蒙古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他们认为乳汁是孕育生命的源泉,能给予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真诚地感谢和尊重这些白色食物。早期蒙古族用白色羊毛毡覆盖在蒙古包上,使人们在寒冬季节生存下来。在蒙古人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教义中,白色象征太阳的光芒,并引申为白昼,代表着西方55重天中的白色天,是正义的力量。在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也有类似的象征寓意,描述了江格尔用他的十根白色手指,紧紧握住苏鲁锭(徽旗),称富饶的世界都是他的领地。[1]

元《元太祖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元世祖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榆林窟第4窟《灵鹫山说法图》

元代旌旗、帷幕、衣物常为白色,逢年过节、互赠礼品也为白色,官员都是“一衣皓白为正服”,连骑的马也是白色的。

元代榆林窟第4窟壁画全幅为淡青蓝色色调,白色占了较大面积,这与元代尚白不无关系。整个画面色彩典雅,具有装饰意味。

元人尚白最有力的证据是元太祖、元世祖的御容都穿的是白色上衣。元太祖上衣白中偏微黄,也许是生帛;元世祖上衣抑或是经过精练过的“雪白”的丝绸。上行下效,“举国衣白”就不足为奇了。

元代官府生产织染丝织品,有这些地方部门:(今浙江宁波庆元路织染局、(南京)镇江路织染局、镇江路生帛局和(集江路)句容生帛局四处。

元 缠枝宝相花纹纳石失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丝绸织造出来,称为生织物,即为生帛。因没有经过精练脱胶,所以手感粗硬,颜色白色偏黄,但这种生帛做成的衣服比较坚固,容易裁剪,成衣后经洗涤会越来越白。还有一种工艺,即丝织品下机以后经过精练,去掉生丝表面的丝胶再染色(可染各种颜色)。

在丝织局,生产白、蓝两色的丝绸比例最大,这与元代人对色彩的爱好有关。(www.xing528.com)

研究元代色彩,我们不得不涉及纳石失,这个比较拗口的名词是波斯语词的音译,由于音译的缘故,所以在一些古代书中出现诸如纳失失、纳什石、纳赤思、纳失思、纳闇赤、纳奇锡、纳赤惕、纳瑟瑟、纳克实等名词,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种丝织物,即金线提花丝绸,称“金锦”“织金锦”。

纳石失来自西域,但更多在中国生产。纳石失极大部分为元代皇帝和皇后宗亲享用,元代统治者几乎全部“衣金锦”,其次是用它赏赐和制作官服。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元代皇帝每年大庆节日都要给一万两千大臣颁赐金袍,凡十三次,这是一个多大的数量。纳石失用于“直孙”宴也很可观,“直孙”为蒙古语,汉语是“一色服”的意思,赴宴都必须穿同一颜色的纳石失的服装,这些“直孙”人数达千人。

元 御用领袖纳石失图像(元世祖皇后像及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当时军队中营帐也用织金丝织品,这金灿灿帐篷连绵几里,蔚为壮观(那织金丝织品不仅是纳石失,也可能是另一类叫金段子的丝织品)。

元代织金锦风靡全国,用量很大,这在当时能负担得起吗?蒙古灭辽、西夏金和南宋的过程中,收缴积累了大量黄金,当时的统治者系北方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避寒暑而居,携带轻便高价值的物品以便于迁徙,因此,纳石失这类丝织品的出现与他们的物质追求密切相关。

在蒙古族未取得全国统治权以前,成吉思汗阿勒泰山上曾豪迈地说,将来要将妻妾媳女“从头到脚用织金衣服打扮起来”。元朝建立后,成立了多所织造纳石失和金段子的机构,兑现了成吉思汗的诺言。蒙元时期的统治者不仅以黄金显示他们高贵的身份,还称自己为“阿拉坦乌日噶”,意为“黄金家族”,以此彰显统治者的正统、高贵的血统。

元 大威德金刚曼荼罗缂丝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 花卉纹缂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公元1227年 唐卡缂丝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金色有着特殊的装饰效果,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我们看到许多佛像在装饰上用了金银等颜色,却一点也不感到杂乱和俗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佛像上适当地用金色,不但显得金碧辉煌,瑰丽璀璨,而且十分调和。金色在色彩学上叫“调和统一色”。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金银不只是消极意义上的剩余的,即没有也可以过得去的东西,而且它们的美学属性使它们成为满足奢侈、装饰、华丽、炫耀等需要的天然材料,总之,成为剩余和财富的积极形式。它们可以说表现为从地下世界发掘出来的天然的光芒,银反射出一切光线的自然的混合,金则专门反射出最强的红色。”由此可见,金本身具有美的特征,人们喜爱金银丝织物是寓有美学道理的。表面特别光滑的有色物体给人一种视觉感受,这便是光泽,也就是说,色泽与色彩表面的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荀子·大略》较早地提到“色泽”这个词:“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丝绸、玉器、漆器陶瓷都是有光泽的器物,其色泽给人以类似于色光的感觉,特别受到人们喜爱。如丝绸经过精练(练白)以后,除去蚕丝表面的丝胶、蜡和其他杂质,闪现出丝素特有的优雅的微光,在这基础上再织进适量金线(提花),更显得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元代除了织金锦,还有印金丝织物,其色彩效果也与金线提花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印金丝织物是采用印花工艺实施的,即用矿物颜料金伴随浆料印到织物上面显现出来。而元代的缂丝,一改过去模拟绘画构图色彩的做法,更注意其装饰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