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色彩简史》:唐代张萱宫廷名画《捣练图》揭示捣练全过程

《中国色彩简史》:唐代张萱宫廷名画《捣练图》揭示捣练全过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捣练图》是著名宫廷画家张萱的传世名作。《捣练图》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捣练的全过程。画面右侧,经过浸渍的帛类用细绳松松地捆扎起来,放在一个月牙形槽内的石砧上,两个妇女双手握持光滑细长的木杵,上下舂捣,另外两人做辅助工作,也可能随时替换捣练者。唐张萱《捣练图》宋徽宗摹本(局部)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捣练由原来木杵垂直舂杵,变成木杵捶击,以减轻劳动强度。这种捶击方法也称为“捣”。

《中国色彩简史》:唐代张萱宫廷名画《捣练图》揭示捣练全过程

唐代《捣练图》是著名宫廷画家张萱(生卒年不详)的传世名作。他笔下的贵妇人文雅华贵,表情生动传神。全幅画色彩丰富、雅致,历代美术理论家们都有极高的评价。唐代及唐以前的绘画作品,包括文字书写均以绢帛为载体,绢帛未经练白不但白度差,而且有蜡质,基本不能使用。所以丝绸的练白适应了多方面的需求。

秦汉时期,丝绸精练仍是以草木灰沤练法为主,但已开始使用捣练工艺精练丝帛,即用长长的木杵在砧石上舂捣丝帛,使固体状态的丝胶更容易脱掉。这种方法比之涑帛工艺,时间缩短,脱胶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捣练图》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捣练的全过程。画面右侧,经过浸渍的帛类用细绳松松地捆扎起来,放在一个月牙形槽内的石砧上,两个妇女双手握持光滑细长的木杵,上下舂捣,另外两人做辅助工作,也可能随时替换捣练者。经过浸渍的丝织品,其上的丝胶开始溶胀水解,再经过木杵的外力作用,促使它在丝素上很快剥离下来,加快了脱胶速度。左侧的妇女正在熨烫帛练,这是为让其平整、快干而设的一道工序。至于中间一妇女,好像在挥针引线,有人说这是在缝制衣服。笔者认为她是在织修,因为丝织物经过木杵舂捣,难免有个别之处出现断经裂纬状况,这就需要织修。织修相当于现在的织补,即以织代补。(www.xing528.com)

唐 张萱《捣练图》宋徽宗摹本(局部)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捣练由原来木杵垂直舂杵,变成木杵捶击,以减轻劳动强度。这种捶击方法也称为“捣”。李白诗句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个“衣”可能是“生衣”,即生坯绸缝制的衣服,也可能是“熟绸”)。如果用木杵垂直捣衣声音很小,不会惊动四邻,而用木杵捶击衣时才能发出较大的声音,可见不少唐诗中的“捣衣”就是“捶衣”。捶衣也能使丝绸脱胶,不失为生坯绸衣服脱胶的一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