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漆器:光彩于文的巧妙鎏金工艺

中国漆器:光彩于文的巧妙鎏金工艺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髹漆最初是为“坚固于质”,这基于实用的目的,后来发展到“光彩于文”状况,显然这是审美需求。“光彩于文”,“文”的色彩就成重要问题。这件作品曾在上海世博会展出,许多人都以为它是金的,其实它的全名为“长信宫鎏金铜灯”,即在铜的基础上采用鎏金工艺制成。这与鎏金是同一种工艺,只是把金换成锡,锡和水银合成汞齐,涂于铜镜表面,加热让水银蒸发而成。

中国漆器:光彩于文的巧妙鎏金工艺

秦 彩绘云龙纹漆盒
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藏

古代几乎达到“无漆不髹”程度。髹漆最初是为“坚固于质”,这基于实用的目的,后来发展到“光彩于文”状况,显然这是审美需求。这一过程正反映实用与审美兼容双重需求。“光彩于文”,“文”的色彩就成重要问题。秦代时间极短,出土的漆器自然很少,然而1976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彩绘云龙纹漆盒相当精彩。漆盒造型规整圆润,在黑漆地上用红、褐色漆绘云气纹、卷云纹、变体凤纹和几何纹,纹样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对比,疏密有致。整个漆盒呈朱红色调,光彩四射,喜气洋洋。

汉代漆器的色彩装饰,采用多种方法,如金银箔贴花、镶嵌、彩绘、彩绘与金银扣相结合的装饰,以及玳瑁装饰、堆漆装饰等。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184件漆器之一的描漆鼎,木胎,盖呈球形,与鼎身子口扣合,上有三个橙黄色纽,朱漆涂黑,外黑漆作地,画有线条组成的纹样,显得庄重而美观。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朱地彩绘漆棺头档,四周以菱形云气纹作边饰,中心位置画一高山,山两边是对称的两鹿昂首腾空,云气浮动,大有升天之势。此漆器采用了大量白粉、浅黄、朱红等颜色,彩色明丽,沉着稳健。

西汉 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酒具
湖南省博物馆藏(www.xing528.com)

尚书·梓材》是周公告诫康叔治理殷民的诰词:“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意思是说,既已勤劳地筑起了墙壁,就应当考虑完成涂泥和盖屋的工作。好比制作梓木器具,既已勤劳地剥皮砍削,就应当考虑完成彩饰的工作。说明我国最迟在周代就已采用朱红色的涂料涂饰木料器具。据此,专家们分析认为屋内的梁柱已用朱红色涂料涂饰,这种涂料很大可能就是漆。说明漆在很早就用于建筑上了。

西汉 朱地彩绘漆棺头档
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 长信宫灯
河北博物院藏

西汉长信宫灯整个造型为宫女跪坐持灯形,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分别铸造组装而成。灯盘、灯罩可以转动开合,可调节亮度和照明角度。右臂、袖口为烟管与身躯相通,烟炱可通过右臂进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其环保理念受到广泛赞誉。这件作品曾在上海世博会展出,许多人都以为它是金的,其实它的全名为“长信宫鎏金铜灯”,即在铜的基础上采用鎏金工艺制成。这种工艺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鎏金工艺十分巧妙,是将金和水银合成汞齐,涂在铜器的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铜器的表面。古代许多金属工艺制品都是采用这种工艺制成的。

长沙出土的战国铜镜,在地下埋藏了2 300余年,出土后,镜面仍黑光如漆,可以照人,《淮南子》说是用的“玄锡”作反光涂料。这与鎏金是同一种工艺,只是把金换成锡,锡和水银合成汞齐,涂于铜镜表面,加热让水银蒸发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