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色彩简史:染料、颜料及印染之探索

中国色彩简史:染料、颜料及印染之探索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丝织、印染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印染指织物印花和染色,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对衣着色彩的需求,故每年要消耗大量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卮茜就是栀子,一种黄色染料植物;茜就是茜草,一种红色染料植物。《汉官仪》记载:“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秦汉时代,矿物颜料朱砂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普遍采用的颜料。这一印花敷彩纱,使“画绩之事后素功”之说得到了证实。

中国色彩简史:染料、颜料及印染之探索

汉代丝织、印染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丝织品100多件、衣服58件,其中素纱禅(dān)衣仅49克。对于汉代丝绸织花、印染的色彩,《急就篇》这样描绘:

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鸡翘凫公濯,郁金半见缃白,缥綟绿纨皂紫硟,蒸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绛缇絓细丝絮緜。

印染指织物印花和染色,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对衣着色彩的需求,故每年要消耗大量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

汉代对染色事务相当重视。据《三辅黄图》记述:“未央宫有暴室,主掖庭织作染练之署。”又《续汉书·百官志》记有“平准令”,其任务主练染,作彩色。《史记·货殖列传》载“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以千户侯等”,说明有茜草栀子、靛蓝等植物,生产量已相当大,并已掌握了浸染、涂染、套染和媒染一整套染色技术方法。

汉素纱襌(dān)衣
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时期植物染料已专门种植。卮茜就是栀子,一种黄色染料植物;茜就是茜草,一种红色染料植物。种了一千亩栀子和茜草,他的收入就相当于一个千户侯,可见当时种植染料植物的盛况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的靛蓝染成的。古语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赤色——主要是用茜草染红。汉代,大规模种植茜草。当时还从西域传入一种染红色的红花。

黄色——主要是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汉官仪》记载:“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卮”即“栀”,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也用栀子。

白色——可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涂布着色,但主要是通过练白、漂白的方法取得。练白生丝只要用碱脱去丝胶即可。漂白麻,则多用草木灰石灰反复浸煮。

黑色——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这些植物含有单宁酸,和铁盐相作用,使之在织物上生成单宁酸铁的黑色色淀。这种色淀性质稳定,日晒和水洗的牢度都比较好。东汉末年,染黑工艺中出现了用人造铁浆(又称铁落)代替青矾作媒染剂的方法。

秦汉时代,矿物颜料朱砂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普遍采用的颜料。

我国使用朱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人们将朱砂磨成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国语·鲁语》云:“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这里是说鲁庄公使用朱砂这种颜色来涂饰楹柱,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筑物上已经用朱砂进行装饰了。西汉时炼制和使用朱砂已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东汉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发展,对于无机化学反应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开始人工合成硫化汞,古时称人造的硫化汞为银朱。(www.xing528.com)

商狩猎甲骨文

西汉 彩绘跽坐拱手女俑
汉阳陵博物馆藏

西汉印花敷彩纱
长沙博物馆藏

人造硫化汞(HgS)也称紫粉霜,是将硫磺研磨细而均匀和水银混合放在一个特殊的容器里,按一定的火候炼成。这是我国最早用化学方法炼制颜料。据化学史研究,我国至少在公元前2世纪已能制造银朱。西汉不但熟练地使用银朱,而且向日本输出了这一产品。西汉阳陵彩绘陶俑已发现有朱红颜色,经科学测试,显色成分是硫化汞,为人工制造,也就是银朱。银朱色相与朱砂相比较为鲜艳,在绘制中容易涂得均匀,但时间一久或经太阳曝晒容易变黑。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绸中,不少红色花纹都是用朱砂绘制的。如其中一件朱红色菱纹罗做的丝绵袍,就是用涂刮方法将朱砂涂上去的,其朱砂颗粒研磨得细而均匀,色泽至今仍然十分鲜艳。

敷彩又称填彩、彰施,古籍上称其为画绩,是印染的先导,即在织物上或衣裳上用调制的颜(染)料涂绘花纹图案。早在周代就有了这种通过手绘在织物上表现色彩的方法,帝王穿的衣裳就是画绩完成的。长沙楚墓出土的御龙舟人物帛画和妇女凤鸟图帛画,都是用矿物颜料在绢地上涂绘而成的。长沙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是通过印花和彩绘相结合制成的衣服。印花敷彩纱上的蓓蕾、花穗和枝叶部分的纹样各不相同,色彩有浓有淡,不像印花那样整齐划一,且笔调流畅富于变化,当为手工绘制。整件花形外轮廓为菱形,色彩鲜艳,有朱红、墨黑、银灰、冷灰、暖灰,最后施以粉白。这一印花敷彩纱,使“画绩之事后素功”之说得到了证实。

对于染色的经验,《淮南子·说山训》上升为理论,云:

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

汉蜡缬棉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里所指的青与黑两种染料都是可溶于水的稀薄液体。先染明度相对高的青色,再染明度低的黑色,使黑盖掉青,这是可以的。黑色物体说明白光中的所有色光均被吸收,包括青色物体反射出来的青光,呈现出来的是黑色。相反,先染黑再染青,青不能盖掉黑,故而是不可以的。作为涂料的漆则不同,工匠用黑漆给木器涂上底色,再在上面涂上红色漆,这种不透明红漆可覆盖住底色黑漆;而如果先用红色漆涂成底色,再在上面涂黑漆,红色就被掩盖了。染色、涂色工艺规程十分重要,推而广之,“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

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北尼亚遗址东汉末期墓葬中发现两块蜡缬棉布,其中一块是画有半裸体菩萨像,手持花束,头后有项光。这幅棉布是最早采用蜡染的作品,其色彩单纯而明快,主体突出。

古代虽然织物提花织造逐渐发达,染色更加普及,但这些织物成本较高,价格不菲,一般平民百姓难以承受。历代官服色彩各不相同,但庶人仍旧是白衣相就。《汉书·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隋书·舆服志》:“庶人以白,商人皂,士卒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