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丝绸精练工艺-中国色彩简史

中国丝绸精练工艺-中国色彩简史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经精练处理的蚕丝称为生丝,由生丝直接织成的绸,称为生坯绸。唐张萱《捣练图》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古代所说的涑丝、涑帛、捣素、捣帛、捣练都是指生丝、生坯绸的脱胶工艺,即我们今天所指的丝绸精练,俗称丝绸练白。每日白天暴晒,夜里将丝悬挂在井水中,这样连续七天七夜使丝脱胶,这叫作“水涑”。这种涑帛就是丝绸的精练工艺,悬挂在井水中,叫作水涑。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就是表现丝和绸的练白工艺过程的。

中国丝绸精练工艺-中国色彩简史

从夏到战国时期,我国是世界上唯一饲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蚕吐丝结茧,再由蚕茧缫制而成。蚕丝具有纤维长,韧性大,弹性好,吸湿性、透气性好,手感柔软,具有天然光泽等优点。从蚕丝的截面可以看出,它由外层的丝胶和内层的丝素构成,丝胶对丝素起保护作用。但这种外层除有大量丝胶外,还有蜡、色素和少量杂质。未经精练处理的蚕丝称为生丝,由生丝直接织成的绸,称为生坯绸。无论是生丝还是生坯绸,其颜色灰黄,手感粗糙僵硬,必须进行脱胶和清除杂质的处理,使之成为熟丝和成品绸(即熟坯绸)。当然,熟丝也可以直接染色或织造,其成品无须再进行脱胶处理。

唐 张萱《捣练图》(宋徽宗摹本,局部)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古代所说的涑丝、涑帛、捣素、捣帛、捣练都是指生丝、生坯绸的脱胶工艺,即我们今天所指的丝绸精练,俗称丝绸练白。丝绸精练见于文献记载较早,成书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考工记》中的《㡛氏涑丝》曰:“慌氏涑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涑。”意思是说慌氏精练蚕丝,把丝浸到草木灰的温水中,七天以后放在离地面一尺的地方暴晒。每日白天暴晒,夜里将丝悬挂在井水中,这样连续七天七夜使丝脱胶,这叫作“水涑”。“涑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而挥之,而沃之,而盝之,而涂之,而宿之,明日沃而盝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涑。”这种涑帛就是丝绸的精练工艺,悬挂在井水中,叫作水涑。我们知道草木灰液含有较多钠、钾化合物,这种灰汁的碱性作用能促进丝胶水解,以此达到脱胶的目的。丝胶、杂质及色素被去掉后,丝或丝织物变得洁白无瑕。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就是表现丝和绸的练白工艺过程的。(www.xing528.com)

丝绸和其他织物的“白”不能染上去,一些书中所说的“染白”是不可能的,织物之白只能通过练白或漂白工艺获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