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见到的上古青铜器为青绿色,古朴清雅,这是因为铜长期氧化锈蚀而成的,它原来的色彩并非如此。人们称商周时代为“青铜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为“青铜文化”。
大约距今4000年前即夏代前后,先民们开始使用铜器,如在铜牌上镶嵌片状绿松石组成兽面纹作某种重要用途。《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文中所说的“金”就是铜。从铜矿中提炼出的纯铜不但质地软而且熔点高,所制器物容易变形。后来在红铜中加一定的锡或铅,形成一种合金,这样不但熔点变低而且硬度大幅度提高,由此浇铸出来的青铜器发出金色光芒,显得十分神秘。当时人们认为它是吉祥之物,称其“吉金”。《墨子》关于大禹铸九鼎写道:“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折金”就是采铜矿。冶炼坚硬的铜不容易,它稀缺珍贵,如同黄金。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金”往往是铜,而非真正的金。
铜在先秦是重要物资,在铜的冶铸过程中如何掌握火候、何时可以浇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问题。先民们经过无数的试验与失败,终于找到了用观察火焰色彩的方法来判断青铜冶铸过程中的状态。
商 鹿耳铜鼎
江西省博物馆藏
《周礼·考工记·栗氏》这样记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铸金之状”的不同颜色的“气”,是在加热时,由于蒸发、分解、化合、激发等作用而生成的火焰和烟气。开始加热时,因木炭或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而产生黑浊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物、硫化铜和某些金属挥发出来形成不同颜色的火焰和烟气。例如,作为原料的锡块中可能含有一些锌,锌的沸点只有907℃,极易挥发,气态原子和空气中的氧原子在高温下结合生成的氧化锌(ZnO)是白色粉末状烟雾。又如青铜合金熔炼时的焰色,主要取决于铜的黄色和绿色谱线,锡的黄色和蓝色谱线,铅的紫色谱线及黑体辐射的橙红色背景。还有杂质砷,它的焰色试验呈淡青色,也可能参与“铸金之状”。根据色度学原理,这些原子焰色混合的结果,随着炉温的升高,逐渐由黄色向绿色过渡,铜的绿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1200℃以上时,锌将彻底挥发,锡的蒸气经过燃烧生成的氧化锡(SnO2)虽为白色,但影响微弱,铜的青焰占了绝对优势,这种情况正是所谓火候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铜、锡中所含的杂质大部分已经跑掉,精炼成功,可以浇铸青铜器了。[1]
商 玉刃矛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当下历史已经翻过数页,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某些冶炼过程中仍采用观察火焰色彩来判断冶炼火候,同时配合监测仪表进行操作。有专家认为:《考工记》原始火焰色彩观察法是近世光测高温术的滥觞。作为青铜兵器,轻便锋利、具杀伤力在当时是第一位的,这是实战的需要,考虑它的美感是次要的。但商代玉刃矛这件兵器,矛的下部把手是青铜所制,矛头部分是名贵玉器,其色彩呈现红绿色光交融,华贵非凡。其实这件兵器是专门作仪仗所用,并不用于战斗。这件作为仪仗的兵器,要显示贵族的军事权势,必然考虑它的视觉效果。这说明商代已重视色彩审美了。
战国 金银错铜神兽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www.xing528.com)
战国金银错团花流鼎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青铜器工艺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其色彩的装饰效果,金银错就是其中的一种。
金银错又称“错金银”“金镀”“火金镀”,这是一种金属色彩装饰工艺。“错”,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错,金涂也。”金银错,就是把金银“涂”于青铜器上又不致脱落,其工艺大致要经过五个流程:
(1)先把黄金碎片、碳化硅放在坩埚内,加入7倍于金的汞,加温至400℃以上,使金熔化为液体的“泥金”。
(2)用泥金在青铜器上涂饰设计好的图案纹饰,或者涂入预铸好的凹槽内。再用无烟炭火将汞烤至蒸发,黄金图案便被固定在了青铜器的表面。
战国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战国 金银错铜虎噬鹿屏风座
河北博物院藏
(3)从现在发现的金银错青铜器来看,有许多是采用镶嵌法来制作的。镶嵌法,也叫镂金装饰法。首先铸出表面具有凹槽的青铜器,对铸好的铜器凹槽进一步錾凿加工,或在需要的地方用墨笔绘样,依样錾刻浅槽。这一步古代叫“刻镂”或“镂金”。
(4)根据纹样需要,在铸刻好的凹槽内镶嵌金银条或片。
(5)用错(厝)石磨错,使镶嵌在凹槽中的金银丝或片与铜器的表面自然平滑、严丝合缝。由于金和银的颜色与青铜器自身的颜色不同,于是金黄、银白色的图案纹饰便被突显出来。
如战国时代的金银错铜虎噬鹿屏风座便是这一工艺技术的杰作,彰显出金银交辉、富丽华美的色彩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