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与中国几大菜系相比,显得具有山区地方菜的特色。如何对客家菜进行定位,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在历史上,由于客家人主要聚居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这里高山阻隔,交通不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菜系,而是以各自所在地分别纳入当地(省份)的主流菜系之中。[2]如住在广东的客家人以“东江菜”闻名,与“广州菜”“潮州菜”共同构成粤菜的三大来源;住在闽西的客家人亦以“闽西菜”著称,并与“闽南菜”“闽东菜”组成了闽菜系列;而住在赣南的客家人情况也基本如此。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客家人的菜肴不管是“东江菜”还是“闽西菜”,它们内部的区别不大,反而与沿海地区的“闽南菜”“广州菜”“潮州菜”相比,有着明显不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客家菜能自成一体,只是由于其居住环境以及相对封闭的社会历史因素,使得外界对它的了解不多,自身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改进。
客家菜与其他地方菜相比,其基本特色主要表现在选材、口味以及烹调方法等诸多方面:
第一,在选材上,主要利用当地出产的大米、杂粮以及鸡鸭鱼肉和山珍野味。山货较多,而海鲜甚少。
客家人喜欢吃的风味食品如米粄、糍粑、芋子饺、豆腐饺、蕨须包、薯包、“肉圆”、大卷、松丸子、灯盏糕等,都是用大米、大豆以及番薯、芋头、蕨根、大薯等淀粉类的作物做成的。这类食品既可当粮食充饥,又可宴客佐餐,具有明显的助餐功能。在酒席菜肴方面,著名的“白斩鸡”“盐焗鸡”“莲子鸭”“冬瓜盅”“涮九品”“炒八脆”“梅菜扣肉”“药薯扣肉”“烧大块”“杀鱼生”“鱼白”“鲜蛋饺”“生焖草鱼”“腌菜蒸肉”等,以及传统的高级名菜如“麒麟脱胎”,其主要材料均是取自农家自产的牲畜禽蛋以及淡水鱼等。
客家人有喜欢吃“野”和吃“杂”的习惯。所谓吃“野”,即是食用各种野生植物或动物。宁化县的擂茶除了茶叶之外,还加上各种野生植物的嫩叶,如清明前采摘的山梨叶、大青叶、雪薯叶等,必要时还可配入青草药,和花生、豆子等食物一起放入擂钵内擂成糊状,再冲进开水或倒入锅内煮熟食用。山区有许多飞禽走兽,狐狸、野鸡、鹧鸪、山羊、野猪、豪猪、狸、蛇、龟、鳖以及老鼠、青蛙等,都能变成客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所谓吃“杂”,主要指喜欢吃牲畜或家禽的内脏。连城县著名的“涮九品”亦称“涮九门头”,就是取牛内脏九个部位的肉:牛舌黄、卵肝、百叶头、牛双唇(牛肚之进口处)、牛腰、黄喉管、牛肚尖、牛卵(睾丸)、蜂肚头,放入火锅内涮熟,蘸佐料食用。永定区有名的“炒八脆”亦称“炒牛八脆”或“八脆醉仙”,亦是取牛的舌头、白管、心盖、肝、脾、草肚纲、泥肚尖、奶兜等八部位的肉,用热锅炒熟。此外,在赣南、闽西、粤东,还有酸菜(或酒糟)炒猪大肠、猪肚尖、牛肚、禽杂等家常菜。这种饮食习惯如与沿海地区的“生猛海鲜”相比,显然有天壤之别。
第二,干腌腊制品在客家菜中地位突出,相当普遍,成为重要的风味食品。
在一般的客家菜中,腌腊制品相当普遍,如腌咸菜、萝卜、豆腐乳等,几乎家家都有。每当逢年过节,各家各户又都要备办各种腊味以准备招待来客。因此,干腌腊制品在客家菜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客家人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
客家地区最著名的干腌腊制品要数“闽西八大干”。所谓“闽西八大干”是指过去汀州府管辖下的八个县,每个县都有一种代表性的干制食品。如永定菜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连城地瓜干、长汀豆腐干、宁化老鼠干、清流笋干、明溪肉脯干。[3]这“八大干”中,最为特别的是武平猪胆干和宁化老鼠干。猪胆干的制作相当复杂。首先要选择新鲜呈深褐色的“糯米猪肝”作材料,猪胆囊不能摘除,整个浸在有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并加上适当配料。等到胆汁渗入猪肝内之后,再捞起来吊晒,每隔2~3天要整形一次。整个制作过程包括选料、配料、腌制、晾晒、压扁、整形、检验七道工序,相当讲究。要食用时,只需将猪胆干蒸熟切成薄片,再浇上麻油、蒜片即可。宁化老鼠干的制作亦是如此。一般在立冬以后,田鼠正肥,人们便去地里捕捉田鼠,再经过去毛、除杂、清洗,最后用谷壳或米糠熏烤,使之成为酱黄色的腊味。食用时,将老鼠干与猪肉、冬笋同炒。当地人视老鼠干为配酒佳品,历来有“老鼠干猪肉价”之说。
除了上述两种干制品之外,其他的诸如菜干、萝卜干、豆腐干等也都以做工考究、质量上乘著称。如永定菜干一般都要经过“三蒸三晒”,特别精细的要达到“七蒸七晒”。上杭萝卜干,同样要经过“晒、腌、藏”三道工序,反复数次,直至萝卜干变成金黄色为止。而在赣南、粤东,亦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干腌腊制品。如广东大埔的百侯牛肉干、梅州地区的梅菜干,江西会昌的酱油豆干(称“酱干”)、兴国的倒蒸番薯干等。广东的梅州菜干以其质地优良著称,有名的“梅菜扣肉”就以这种菜干为重要佐料做成。因此可以说,客家菜如果离开了干腌腊制品,它的地方风味就要减去不少。(www.xing528.com)
第三,在烹调方法上,食物多蒸煮而少炸烤,刀功粗犷,朴实无华。
客家菜多以蒸、煮、焖、炖烧制而成。如芋子饺、蕨须包、豆腐饺、地瓜包,以至传统佳肴蒸猪肉、白斩鸡、莲子鸭、红烧鱼、烧大块、炖猪肚、烊豆腐、焖草鱼、烩三冬、涮九品等,无不采用这种烹制方法。有的菜也经过炸烤,但为数不多,而且有的是先经过油锅炸后再放入佐料用文火蒸煮,如各种扣肉的烹制即是如此。客家菜也常有用旺火速炒而成的,这类菜往往爆炒的时间不长,只限于去生,而没有达到焦的程度。因此,客家菜吃起来总体上都比较脆烂,老少咸宜,烹制的时间也比较长。
在刀功方面,客家菜大都比较粗犷。著名的“盐焗鸡”,据说在一般人家中往往只是撕成几个大块。长汀“白斩河田鸡”是一道名菜,但一盘鸡重一斤多,也只用刀切成十几块而已。客家人爱吃的“烧大块”,每块猪肉又方又大。“梅菜扣肉”“咸菜扣肉”等,那片反扣在上面的酱红色的猪肉,小的一二两,大的有三四两重或者更多。难怪有的学者认为,客家人“不吃巧而吃饱”,“这六个字正是传统客家饮食中,最重要的精神所在”。[4]王增能先生在论述客家饮食结构时也说,客家人的饮食特色在于素、野、粗、杂的传统吃法。所谓吃“素”,指的是生活条件艰苦。而吃“粗”,除了食物以大米、粗粮为主外,还体现在菜肴名称不够文雅,烹制也不太精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刀功在内。[5]这些论述都相当中肯。它反映了客家菜肴具有粗犷、朴实无华的外部特征,而其内在实质,实与客家人纯朴、讲究实际的精神品格联系在一起。
第四,在口味方面,客家菜注重鲜香,讲究原味,但各地的口味略有不同。
客家妇女常有一句话:“炒菜时,油多放一点才好吃。”这大概是由于生活条件清苦而反过来的一种追求。客家菜确实比较重油,特别喜欢使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来烧菜,如“烧大块”“扣肉”等就是如此。但由于在烹制时都会放入菜干、笋干、腐竹、萝卜之类较吸油的配料,又经过文火慢煮(或蒸),因此吃起来并不感到油腻,反而味道鲜美,滑嫩可口。
客家人很勤于洗锅,所谓“煮菜不用学,只要肯洗镬”就是这种习惯的反映。传统厨师在烧菜时,一般不使用味精、高度白酒等调味品,而是用生姜、葱、蒜、家酿糯米酒、酒糟等,再加上丰鱼、笋丝、菇脚和禽兽骨等熬成的汤汁作调料,因此烹制出来的菜肴原味突出。在主、次材料的搭配上,一般注重强调主菜的味道,混而不杂,有的菜肴甚至选用的配料很少。如粤东的“盐焗鸡”,即将洗净的鸡用草纸包好,直接埋入炒热的盐内焙烤而成,一般不使用其他佐料。所以,客家菜品尝起来味道清香、纯正,能感觉到食物原有的滋味。
当然,客家菜在各个地方口味亦有区别。如广东的“东江菜”,有的学者就指出“其特点是咸、肥、香”[6];而在赣南,由于江西、湖南、四川数省都是喜欢吃辣的,因此那里的客家菜“味重,偏咸、辣、香”,当地人说他们喜欢吃“咸咸辣辣的”[7]。总而言之,在广袤的客家地区,每个地方的口味都不太一致。一般说来,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方(如长汀、宁化城关),菜肴的口味相对都比较清淡,而在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山区,菜的口味较重,而且每个地方的饮食嗜好又会受到周边民系的影响。因此,客家菜就如同客家文化一样,既有总体的基本特色,又有各个地方的不同风味与区别,这是我们研究客家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所必须特别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