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两岸,有关客家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存在着明显不同。在台湾,客家人主要是与闽南族群发生互动,因此历史上“闽客”关系(乾隆以后习称“闽粤”)非常突出。而在大陆原乡,由于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交接区是“蛮僚”的住地,因此客家先民与当地土著(主要是“畲”)的关系显得相当重要,这也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清末开始,客家问题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早期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客家人来自中原,他们是“纯粹的汉人”,客家文化是汉族文化中最优秀的;另一种观点刚好与此相反,认为客家人的主体是土著居民,“非汉种”,有的甚至把他们污称为“犵家”。此论一出,即引起客家人的极度反感。[2]近年来的研究尽管这两种看法仍然存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与汉、畲两类人群的互动有密切关系。1982年,作为客家人出身的王增能先生发表文章,强调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类文章明显增多。研究者大都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来论述客家文化的特质,强调客家文化里面含有畲族文化的成分。最新的研究如蒋炳钊先生的论文,亦从早期闽粤赣交界区的居民等方面来论述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4]从学术的角度而言,这样的研究无疑是一种进步。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血统还是文化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纯粹的汉族”,还是“纯粹的畲族”。问题是,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常常会发现,有些地方的文化与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的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代表着怎样的涵义?如果说客家文化是汉、畲长期互动的结果,那么这种互动应该是双向的。既有汉吸收某些畲文化的成分,又有畲文化在被同化过程中接纳和吸收汉文化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不能只从汉的角度加以观察,还必须注意那些可能来自土著居民的个案,具体探讨其文化仍带有什么特征,怎样体现逐步汉化的过程,这样对于更深入研究客家文化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民间文化都有益。本文所要探讨的东山萧氏正是基于这点认识,从这个角度出发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