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濯田宗族与地方历史:走进客家历史田野

濯田宗族与地方历史:走进客家历史田野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濯田镇位于长汀县西南部,是该县一个人口较多的重要乡镇。濯田的得名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濯田的开发甚早。王、林两姓人口占绝大多数,在濯田历史上特别重要。由此观之,王氏族人对其早期的历史也持有审慎存疑的态度。中坊、街上、坝尾、李湖都在濯田墟及其附近,亦即本文探讨的地域范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濯田琅玡王氏虽然分成三房,但各房之间并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墈下彦成、彦良两房是太原王氏在濯田发展的主力。

濯田宗族与地方历史:走进客家历史田野

濯田镇位于长汀县西南部,是该县一个人口较多的重要乡镇。在明清时期,长汀县属于汀州府管辖下的八县之首,[2]自北往南流经闽西大部分地区的汀江刚好从该县穿过,而濯田镇就处在汀江水系的网络内。濯田的得名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据《长汀县地名录》解释:“‘濯’即由溪河改变冲积形成的河滩的意思;‘田’就是平坦的意思”。[3]也就是说,现在成为镇政府所在地的“濯田”原本是一片滩涂洼地,后来由于河流的改道和冲积作用才逐渐形成的。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濯田就是指这个交通比较方便而且平坦的社区。

濯田的开发甚早。据当地人说,在宋朝或者以前,濯田就住有姓车和姓项的居民。由于濯田旁边有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流经水口汇入汀江,因此那里很早就有水路码头,并有规模不大的居民点,人们将此地称为“车项坝”,只是现在已经没有早期的居民了。濯田现在的居民主要是王、林、李、黄、陈、谢、罗、陶、丘、蓝、郭、范、曹等十几个姓氏,其中王姓人口最多,有七八千人,林姓一千人左右,其余各姓多在几百乃至数十人而已。王、林两姓人口占绝大多数,在濯田历史上特别重要。

濯田的王姓分成两大支:一支称琅玡王,居住在濯田河的上游,也叫“上王”;另一支为太原王,居住在下游,又称“下王”。这两支王姓的住地十分接近,现在已有部分房屋交错在一起,但他们的来源各不同,自成系统。

琅玡王氏据说是五代时闽国王审知的后代,但其翔实的血缘脉络却无从查考。据《琅玡王氏族谱》(乾隆版)记载:濯田琅玡王氏的始祖九法二郎,是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自宁化石壁迁往长汀的河田王坊村开基的。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二世祖伯三郎再从王坊村迁濯田的王家巷,随后又携幼子十七郎迁往濯田的上王开基。[4]因此,当地人把三世祖十七郎视为始迁祖,是濯田琅玡王氏的共同祖先。然而,有关这段“开基史”的记载却令人颇为费解,就连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族谱的作者都感到不可思议,该《族谱》的《摘谬》一文说:

按旧谱载,始祖九法二郎公于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自宁化黄土石壁迁长汀之清泰王坊,公之季子伯三郎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辛巳又自王坊迁王家巷,随携幼子十七郎再迁濯田上王。夫兴国戊寅至绍兴辛巳相去百八十余岁,祖孙相传仅三代,乃竟若此之远,岂皆彭祖寿乎!疑九法二郎之下、伯三郎之上必有迷失祖名;且长房王家巷今衍三十余世,我上王今仅二十余世,以此验之,益信其有错简也。[5]

这里说的“旧谱”指的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以后由十三世祖王缙首修的家谱。由此观之,王氏族人对其早期的历史也持有审慎存疑的态度。

濯田社区示意图

琅玡王氏自从迁往濯田开基以后,至今已繁衍34代。其三世祖十七郎共生有四子,其中长子二十五郎没有后代,剩下的三个儿子分作三房:长房六郎的后代主要住在刘坑头,现有十多户、几十人;次房八郎的后代聚居于濯田的中坊村、街上村、上杉坑乃至江西会昌等地,约2000人;而三房二十一郎的后代居住在濯田的李湖、坝尾两村,全部琅玡王氏人口据说总共4000人左右。中坊、街上、坝尾、李湖都在濯田墟及其附近,亦即本文探讨的地域范围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濯田琅玡王氏虽然分成三房,但各房之间并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在中坊村见到一座“王氏家庙”,里面供奉的神主牌正中写着“唐封琅玡王谧忠懿字审知号信通公、妣石建国夫人、四世祖考八郎公、妣郑二娘一脉宗亲神主位”,上面没有四世祖长房六郎公和三房二十一郎公的名字,可见这座“王氏家庙”实际上仅属于二房即八郎公派下所有。前面提到的乾隆《琅玡王氏族谱》,里面也仅收录长房、二房的资料,并没有登载三房二十一郎的后代。我们在调查中还听到这么一个传说:据老一辈人讲,坝尾村的王氏原来并不属于琅玡王。他们的祖先原是莲湖姓邓的家丁,主人在外当官,返乡时把他带回来的,并且为他娶了妻室,约定每年扫墓祭祖时都要来帮助搬桌椅。后来邓姓人口发展了,就不让坝尾王氏再来了。坝尾王氏因此没有依靠,就来找八郎公的后裔,但八郎公的后裔不肯收入。后来有一年春节拜年时,二十一郎公的神主牌不小心被火烧掉,坝尾王氏乘机提出他们可以做一个新的回去,因此坝尾王氏就归入了二十一郎公派下。由此可见,所谓濯田琅玡王氏其实并不是完全依靠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宗族,“琅玡王氏”是一面旗帜,是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精神纽带,把各个不同房派、血缘和非血缘的族人都聚合在一起。

“太原王”的开基与上述的“琅玡王”差不多,也是在南宋。据《太原王氏族谱》(道光版)记载:其始祖名叫十九郎,原居于青泰里蔡坊(今属河田镇),“宋代由蔡坊迁于成下里濯田”开基。[6]太原王氏在濯田的发展早期似不太顺利,从一世祖至四世祖都是单传,五世祖虽有四个兄弟,但真正有后代可考的亦仅一人,再单传至八世祖均惠,才生有四子,其中宏道、宏德为原配黄氏所生,居墈下;宏佐、宏佑为庶妣陈氏所生,居墈上。宏道外迁,宏德生下二子:彦成、彦良,形成墈下的两房。而墈上方面,宏佐无考,宏佑则生有六子,其中仅满房彦信的后代住在上庙村的羊子栋,其余均住外地乡村或者无考。(www.xing528.com)

墈下彦成、彦良两房是太原王氏在濯田发展的主力。彦成的后代聚居于山田村,约400人,而彦良派下传至十七世又分成毓彬、毓伟、毓俊三房,聚居在上庙、下洋两村,共2000多人,加上墈上彦信的后代,总数约3000人。如今太原王氏已发展到32代。他们称本族人为“五门梓叔”,即指上面谈到的十世祖彦成、彦信以及十七世祖毓彬、毓伟、毓俊传下的五个房派的后代。

除了这两支王姓之外,濯田在开发初期还有一支姓郑的居民,住在郑坊。当地人说,据传郑姓以前也很发达,原来濯田整条郑坊街都姓郑,琅玡王氏四世祖八郎公的妻子郑二娘就是来自郑家。后来王姓人口发展了,王、郑两姓因祖坟问题曾发生争执,双方互控长达数年,此后郑姓逐渐衰落,大都搬往四都镇的坪埔和红山乡的寨下等地,现在郑坊街已经没有姓郑的居民了。

在王姓的住地,现在四周还星星点点散布着一些杂姓的小聚落。如:北边有李屋、蓝屋,住着李姓人家20多户、蓝姓2户;又有陈屋,住陈姓5~6户。东边有丘屋,住着丘姓10多家。南边的黄屋,住黄姓人家30多户。西边还有谢宅和陶屋,分别住有谢姓3户、陶姓10多户。在这些姓氏中,陶、谢两姓据说也是较早的,可惜已经查不到族谱,而且人口稀少。现在人口较多的,当属聚居于巷头村,约有1000人的林姓。

林姓是从河田镇迁来的。河田在宋元时期已很发达。据当地的田野资料,以前林姓在河田人口甚众。元朝时,有位姓郑的县令要挖一条水渠经过林姓祖坟,引起抗争。后来由于林姓人多势众,竟然把县令打死了,族人为了躲避迫害只好迁出到外地开基。[7]林姓在濯田建有座祠堂称“笃亲堂”,始建年代不详。我们到那里调查,看到神龛内供奉三大块神主牌,上面写着从一世祖至二十九世历代祖先的名字,其中濯田的开基祖为三世祖八郎公。换句话说,林姓在濯田至少已繁衍了26代。如果以每代人30年计算,林姓从河田迁往濯田开基大约在元朝末年,这与上述的民间传说基本吻合。

濯田作为水路码头,其土地开发与各姓宗族的发展相互交错,比较复杂。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至少有几个时期很值得注意:

第一,南宋时期。此时濯田正处于开发初始,在靠近码头的地方已有居民点,琅玡王氏和太原王氏也从河田迁来开基,但人数不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时濯田似乎已经有了“五通公王”(又称“五显”)信仰,后来在车项坝附近还形成了一条“五通街”。乾隆末年,琅玡王氏的后代还捐资重修了这座庙宇。[8]早期商人崇拜的五通公王现在已经成为上下游“十乡”定期轮祀的对象,但开发初期的历史信息却留存甚少。

第二,元明之际。元朝末年林姓从河田迁来濯田避难开基,此时两支王姓人口已在发展,但地位并不显赫。琅玡王氏的崛起显然与元末明初的政局变动有某种关联。据《琅玡王氏族谱》记载,该宗族在明朝初年有不少人充当里长或地方小吏,并经常有某个祖先赴南京办事的记述。[9]明中叶以后,琅玡王氏开始有人科举入仕,宗族地位进一步提升。此时琅玡王氏成为当地很有势力的一支宗族力量(参见文末附录表1)。

第三,明末清初。如果说琅玡王氏的崛起在明初,那么太原王氏的崛起则在清初。明清鼎革的社会战乱使得太原王氏族人有机会靠近后来的当权者,并成为他们由此壮大的重要机遇。据《太原王氏族谱》记载:当时濯田很乱,“盗寇蜂起,扰害村落”,十六世祖王思瑺“以义率众极力捍御,合坊储积遂仗以保全”。后来清朝政府于顺治四年(1647)授他们“尚义乡”的匾额。[10]至今,这块重修过的牌匾还悬挂在太原王的神庙前面,成为该姓族人经常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四,入清以后,两支王氏均有很大的发展。不仅人口增加,而且都出现了大量科举人物。其中琅玡王氏在康熙至乾隆年间,就出现了1个举人、6个贡生、18个生员、18个国学生,共计43个有功名的人物。而太原王氏在相同的时间内即康乾时期也出现了1个贡生、14个生员、20个太学生,总计35人(参见文末附录表1、表2)。科举人物的大量出现是宗族成长的标志,同时也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随着两支王姓的崛起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濯田在区域经济网络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很快就成为连接闽粤赣三省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地和交易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