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化夏坊的宗族社会:客家历史田野中的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

宁化夏坊的宗族社会:客家历史田野中的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坊村位于宁化县东南部,属安乐乡管辖,距离乡政府大约10公里,但与相邻的曹坊乡仅咫尺之遥。历史上,夏坊行政村一直被称作“夏坊”,明清时期属会同里。夏坊村示意图夏坊的得名与夏姓的开基历史有密切关系。遂挈其眷属而迁居焉,因名之曰“夏坊”。此后,夏姓在夏坊的繁衍分成路背、溪背两大派系。因此,吴、叶、周三姓都是明朝中叶以后才从宁化县各地迁来夏坊开基的,时间都不会太早。

宁化夏坊的宗族社会:客家历史田野中的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

夏坊村位于宁化县东南部,属安乐乡管辖,距离乡政府大约10公里,但与相邻的曹坊乡仅咫尺之遥。因此相对安乐乡的行政区域来说,夏坊村处在该乡“边陲”。夏坊行政村共辖有六个村民小组:中村、街上、夏逸垣、庄下窠、何坑、何树里,有1600多人,耕地2663亩。在这六个村民小组中又可分为两部分:中村、街上、夏逸垣、庄下窠、何坑相对靠近,村部就设在中村,可视为这个行政村的中心区域(参见附图);而何树里则另处一地,距离中心区较远,往东北方向还有4公里左右。

历史上,夏坊行政村一直被称作“夏坊”,明清时期属会同里。康熙《宁化县志》云:“其在县之南一百里为会同里。领图者六。为墟者二:曰安乐,曰滑石。(宋设而今废也)为村者二十有一:……曰夏坊”。[2]当时共有多少个自然村并不清楚,但据我们的田野调查,至少在清朝那时已有九个自然村,称溪背、路背、夏逸垣、街上、岭坊口、邓利坑、庄下窠、何坑、何树里。现在的六个村民小组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但这些小地名仍在村民中使用。

夏坊村示意图

夏坊的得名与夏姓的开基历史有密切关系。据溪背的《会稽夏氏族谱》载:他们的一世祖是士林公,浙江会稽人。南宋德祐二年(1276)中进士,官至佥事枢密院事,后来因南宋行将灭亡,“目击时艰,挂冠不仕,退于洪都之竹坪焉”。至三世祖良佑公因“学校闽汀”,又迁往长汀县居住。良佑公生三子:长子原弘仍居长汀,次子原吉迁宁化县的夏坊路背开基,三子原启迁上杭县。[3]现在夏姓最小的是四十一世,如果从四世祖原吉公迁往夏坊开基算起,已经在那里繁衍了37代。按照一般规律,每代人约需25年,夏姓来到夏坊已经历了900余年的历史,显然是不可能在元朝才迁来开基的。清朝修谱时把夏姓始祖定为南宋末年的朝臣夏士林[4],似有附会之嫌。

夏姓在元朝就已开始编修族谱,但因战乱毁失。明朝成化年间曾经再修,亦因不幸失火毁坏。至明末天启三年(1623)才由族人“将残卷所记遗文轶事集成一帙,以启后人”[5],此后接修不断。明天启三年的《原序》,根据早年传闻记录的开基过程是这样的:

溯夏氏添良公原下觉里人也。聪明特达,蜚声黉序,游艺四方。复因艰于嗣息,俗有朝岩求子之说,公亦欣然从之。迨回自长汀路抵宁阳石牛驿,行数里,遥望山清水秀,茂林修竹之下,庄前有茅庵曰普济,因作宿客七日,不禁叹赏曰:此佳境也,余愿得适彼乐土矣。离庵数武,复有壹处,相其形势,俨然金龟出洞,徘徊数日然后去。遂挈其眷属而迁居焉,因名之曰“夏坊”。[6]

以上所述“添良公”即夏原吉的父亲良佑公[7],此时他不是在长汀,而是在宁化县的下觉里[8]。他前往夏坊开基的故事与常听到的十分相似,也是看到当地山清水秀,形势极佳,因此携带家眷前往,表明这类故事的流传背景与当地盛行的风水观念有直接关系。在添良公开基以后,他的五世孙夏钦“于宋癸未年会试赐进士,累官至正治上卿,庚子年致仕荣归,光耀闾里”[9]。如果这里提到的“宋癸未年”是指南宋嘉熙四年(1240,岁次癸未)的话,那么添良公从下觉里迁往开基就大约在北宋时期,与现在夏姓的繁衍代数相吻合。

添良公生有一子原吉公。原吉生二子:长子益郎仍居住在开基祖地路背,而次子壬郎则迁往河对岸的溪背定居。此后,夏姓在夏坊的繁衍分成路背、溪背两大派系。在路背的益郎公后裔发展甚速,至十三世分出前屋、后屋两房,十七世又从前屋分出一支前往夏逸垣开基,在此前后还分别开拓何坑、何树里、石竹山(现属马家围行政村)等村落。现在路背的益郎公后裔人口已将近13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0%。而溪背的壬郎公后裔却发展缓慢,除了外迁的之外,在溪背居住的仅有几户、30多人而已。

夏坊的人口除了夏姓之外,还有吴、叶、周、赖、施、张等六姓[10],但他们都比夏姓迟来,而且人数也不多。据吴姓《族谱》记载,吴姓是十九世祖天衡公从宁化城关迁来的,开基于溪背。天衡公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卒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享年61岁,可见他迁来开基当在16世纪下半叶,现在最小的三十二世,在夏坊繁衍了13代。又据叶姓《族谱》记载,他们是十三世祖大仑公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宁化县的横锁乡叶坊迁来开基的,居住于庄下窠,现在最小二十八世,也就是说只繁衍了15代人。周姓是十八世祖时聪公从石竹山迁来开基的,聚居于岭坊口,现在最小三十一世,也是在夏坊繁衍了13代。因此,吴、叶、周三姓都是明朝中叶以后才从宁化县各地迁来夏坊开基的,时间都不会太早。至于赖、施、张三姓,他们到现在才繁衍5~7代人,而且都还没有修族谱,历史肯定更短(参见下表1)。由此可见,夏坊这地方的开发,从现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最早当在北宋时期。当时这里仍很荒凉,据传只有一座普济庵(茅草房),人烟稀少。至明朝以后人口才逐渐增多,不仅有其他姓氏相继迁入,最早来的夏姓也开始分支另建村落,因此到清朝才有了较为繁盛的基础。

上述这些姓氏所居住的村落,都散布在或宽或窄、绵延起伏的丘陵山谷中。历史上,夏坊的交通主要依靠山间小路,另有一条从城关出发经安乐通往清流的官道从这里经过。清初李世熊《宁化县志》载:“县前铺:西南十里曰鱼龙。又各十里曰黄源,曰赖畲,曰石迳,曰石牛,曰碑岭,曰罗溪,曰滑石,曰张地,以达于汀州。南十里曰夏坊。又各十里曰安乐,曰杨梅,曰黄柏,曰黄土,以达于清流而抵汀州也。”[11]这里记述的两条铺递路线,前一条从宁化城关直达汀州府城,主要经过今曹坊乡;而后一条从宁化通往清流再折抵长汀,主要经过安乐乡,夏坊亦在其中。不过,这里提到“南十里曰夏坊”不知从何处算起?如果从张地算起,夏坊不在张地之南,而在它的东边;如果从城关开始计算,夏坊的方位正确,但到那里显然不止“十里”。(www.xing528.com)

表1 夏姓各姓开基繁衍基本情况一览表

按:夏姓的繁衍代数,本表从三世祖良佑公算起,如果从四世祖原吉公算起,则为37代。
资料来源:路背《会稽夏氏族谱》(1998年版)、溪背《会稽夏氏族谱》(1998年版)、《延陵郡吴氏房谱》(光绪三十四年版,1908)、《南阳叶氏房谱》(1993年版)、《汝南周氏房谱》(1993年版)。其余赖、施、张三姓没有族谱,依照被访者口述。

夏坊在历史上没有墟场,村民赶集都要到相距15里以外的安乐墟或者曹坊墟,因此村民除了在家耕田之外,还需要经常外出赶集或者打工、经商贸易等,外出活动成为村民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必要环节。再加上当地人口以夏姓为主,一姓独大,村民很难在本村范围内解决婚姻问题,更需要与周边姓氏往来,建立起固定的婚姻亲属关系。我们根据夏坊人数最多的路背夏姓《族谱》,对其中一房进行娶入外姓女性的统计,结果发现在开基以后直至民国时期,路背夏姓的前屋族人共与马、赖、曹、刘等50个姓氏有通婚往来,其中娶入马姓的通婚实例最多共有32例,其余依次为赖姓23例、曹姓22例、刘姓20例、周姓18例、罗姓16例、黄姓16例、陈姓15例、张姓15例、童姓14例、吴姓13例、巫姓12例、李姓12例、余姓10例。以上这14个姓氏仅占所有通婚姓氏的28%,但他们的通婚实例则达239例,约占总数358例的66.8%,可见夏姓与周围几个姓氏的通婚比例相当高。具体详见表2。

表2 路背夏姓前屋房娶入外姓女性统计

(续上表)

注:本表据路背《会稽夏氏族谱》(民国三十七年版,1948年)统计。除了表上所及22姓、293例之外,还有通婚实例较少的28姓未入,他们是:曾、邓、范各5例;卢、俞各4例;伊、官、任、王、温、江、元各3例;胡、傅、杜、徐、孙各2例;萧、谢、许、姜、汪、钟、林、石、何、修、薛各1例。因此,总共涉及50姓、358例。以上统计由我的同事钟晋兰完成,特记。

这几个与夏姓有关的主要姓氏都聚居于距离夏坊10~20里的范围内。如马姓聚居于安乐乡马家围,距夏坊18里;赖姓在曹坊乡下赖、上赖两村,距夏坊10里;曹姓在曹坊乡是大姓,在安乐乡刘坊村也有不少人口,距离夏坊分别是15里和10里;刘姓主要聚居于刘坊村,距夏坊10里;周姓主要分布在安乐乡石竹山和曹坊乡石牛村,都距离夏坊10里;罗姓在清流县里田乡,距夏坊15里;黄姓在安乐乡黄庄村,距夏坊20里;陈、张、李三姓分布都比较分散,没有明显聚居地;而童姓主要聚居于安乐乡双石村,距夏坊10里;吴姓聚居于安乐乡吴屋,距夏坊20里;巫姓在安乐乡罗坊村,距夏坊15里;余姓在安乐乡洋坊村,距夏坊15里。当地村民在闲谈时也说:我们娶媳妇大部分来自曹坊乡的曹姓和本乡刘坊村的曹、刘等姓。这样的通婚范围似乎与墟场的交往功能有关,但不是以墟场为中心进行分布的,更重要的应该是村民长期亲属往来形成的通婚惯习。夏姓的通婚范围主要局限在20里之内,与当地的自然交通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村民们选择在这样的范围内建立亲属通婚关系,可以在步行条件下当天往返,走动十分方便。这一切也构成了当地宗族社会发展的整体人文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