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因此打算到晋国去见赵简子。刚刚来到黄河岸边,孔子就听到晋国大夫窦鸣犊、舜华被杀的消息,便决定不再前行。子路询问原因,孔子说:“窦鸣犊、舜华都是晋国德才兼备的大夫,赵简子是依靠他们的辅佐才有今天的,然而赵简子得志后却杀害了他们。我怎么会去辅佐这样不仁义的人呢?”孔子命人调转车头,又回到卫国。他发现卫灵公只关心行军打仗,而不关心仁政,并且对自己的态度也更加轻慢。于是他离开卫国,又去了陈国。
窦鸣犊:人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舜华:人名。春秋时期晋国贤人。
孔子60岁那年的夏天,鲁国的祭庙发生了火灾。孔子在陈国听到这个消息后,肯定地说:“一定是鲁桓公和鲁釐公的祭庙发生了火灾。”不久他的推断就得到证实。因为鲁桓公和鲁釐公执政的时候荒淫无道,孔子据此肯定他们死后还会得到报应。
孔子在陈国也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于是又来到蔡国。这时候,吴王召见蔡昭公去吴国,蔡昭公动身前往。以前蔡昭公曾经欺骗蔡国的大臣,把都城迁到州来。蔡国大臣们以为这次蔡昭公又在玩老花样,准备再次迁都。大臣们都很生气,大夫公孙翩在蔡昭公前往吴国的路上设下伏兵,射死了他。蔡国发生内乱,楚军趁机发兵攻打蔡国。迫于战乱,孔子只好离开蔡国来到楚国的叶地。叶公请教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就要把远方贤能的人招进来,让近处的百姓归附于你。”叶公又悄悄向子路了解孔子的情况,子路拒绝回答。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说‘孔子学习起来不知道疲倦,教导别人不感到厌烦,学习时会忘记吃饭,快乐时会忘记忧愁,竟然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衰老了’。”
孔子离开叶地后决定返回蔡国,在路上遇见长沮和桀溺,两个人在耕种田地。孔子认为他们是隐士,就让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说:“那个用手拉着马的缰绳的人是谁?”子路告诉他是孔子。长沮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又何必问我们呢?”桀溺对子路说:“现在天下到处动荡不安,谁也改变不了这种状况。你们为了躲避残暴的诸侯国君和叛乱的大臣的危害而四处奔走,还不如学我们为躲避乱世而隐居起来呢!”说完以后,他们继续耕田种地,不再理会子路。子路把他们的原话转告给孔子,孔子无奈地说:“我们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和飞鸟野兽共同居住在山林里,我之所以到处奔走,就是想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啊!”
长沮:人名。传说中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
圣迹图·在陈绝粮(www.xing528.com)
桀溺:春秋时期的隐士,与孔子同时代。其避世思想同孔子变革现实的思想相对立,认为社会的黑暗面无法改变.与其从政,不如避世。
一天,子路和孔子走散了,他遇见一位肩上扛着除草工具的老人。子路询问他说:“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人生气地说:“你们这些人不知道劳动,连五谷都辨别不清楚,我怎么知道谁是你的老师呢?”说过之后就拄着拐杖去拔草了。子路找到孔子之后,如实告诉了他。孔子确认老人是一位隐士,让子路再去寻找,但老人早就不在那里了。
孔子在蔡国居住3年后,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打算聘请孔子,孔子也准备到楚国去。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很贤能,他在陈国和蔡国没有得到重用。楚国是大国,如果孔子在那里得到重用的话,陈国和蔡国就非常危险了。”为了阻止孔子,他们派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
孔子一行失去了自由,粮食也吃光了。好多弟子都饿得站不起来。但是孔子还是不停地向弟子们讲学,还朗诵诗歌、弹琴。子路对老师的表现很气愤。他质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身处困境能够坚守节操,但是小人身处困境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被围困后,弟子们很烦闷。孔子询问子路说:“你看是因为我们的学说不正确,才使我们落到这种地步吗?”子路回答说:“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德行还不够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被别人围困而无法脱身。”孔子说:“你错了。如果道德高尚就能让别人信任,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了;如果足智多谋就能畅通无阻,那么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了。”孔子又问子贡同样的问题。子贡回答说:“正是因为您的学说博大到了极点,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您。您应该稍微降低一些要求啊!”孔子教导他说:“好的农民善于耕种田地,但他却不一定会获得好的收获;好的工匠虽然有精湛的技艺,但他的作品却不一定让每个人都满意。有修养的人所研究的学问,也不一定被社会所认可。现在你不继续钻研学问,反而想降低标准来迎合世人,你的志向不够远大啊!”颜回来见孔子,孔子又问他同样的问题。颜回回答说:“您的学识博大到了极点,没有一个诸侯国家有能力容纳您。尽管如此,您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当权者不接受您的学说,那是他的耻辱。而一个人不研修自己的学说,才是自己的耻辱。”孔子听过后,欣慰地笑着说:“你说得太对了!如果你是富人的话,我愿意做你的管家。”随后,孔子派遣子贡去楚国求助。楚昭王发动军队营救孔子,他们才脱离危险。到楚国后,孔子同样没受到重用。
伯夷: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
叔齐:子姓,墨胎氏,名致,字公达,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第三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