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牡丹:国色天香的花朵

中国牡丹:国色天香的花朵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誉。“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之名的原始含义,为可繁衍的红色之药。唐时宗教盛行,长安寺庙观庵遍地,牡丹种植极为普遍,慈恩寺、兴善寺、青龙寺等更是重要的观赏之地,花期月余,时称长安牡丹甲天下,国色天香,誉满京华。

中国牡丹:国色天香的花朵

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生山谷、木芍药,属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原产于我国,其源于陕西黄土高原,衍生于秦巴山区,迁于豫鲁及全国诸地。其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国色天香的花朵,治病救人的根皮和益智健体的精油为人们所推崇。

牡丹有野生和栽培品种之分。野生多花单、花小,栽培则花大、花叠。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以黄绿为贵。

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叶香被人们拥戴为百花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甚为丰富。

牡丹作为观赏花卉,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宋。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有洛河边盛开牡丹花。唐宋栽培最盛,因宫中娘娘、妃子喜爱,感染了皇帝,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十分普遍。“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作、画作、故事,宫廷、民间流传得也比较多,是有据可考的牡丹发展第一个高峰期。到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在我国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全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

陕西是我国野生牡丹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也是唯一现存野生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原始林的省份,而陕北延安是最为重要的牡丹发源区域。紫斑牡丹主要分布于秦岭北坡的太白山等地,矮牡丹主要分布于延安市西南万花山等地,杨山牡丹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北地域。

1910年,美国科学家普登首次在陕西的延安和秦岭太白山发现野生牡丹,并采集标本存于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标本馆,后证明,该标本分别是我国珍贵的野生矮牡丹和太白山紫斑牡丹。濒危的野生种——杨山牡丹,是对牡丹栽培类群影响较大的野生原种。太白山紫斑牡丹最为古老,也是周边紫斑牡丹的祖先;野生矮牡丹是栽培中原牡丹主要起源种。延安的万花山,又叫牡丹山,是牡丹原生地。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现时全国繁殖栽培的牡丹品种,基本都是由以上三种野生牡丹驯化而来的。由此证明陕西是野生牡丹起源地,也是牡丹栽培发祥地。

牡丹除了观赏价值,还有其药用价值。牡丹食用自古有之。牡丹之名的原始含义,为可繁衍的红色之药。人们认识牡丹最早是从药用价值而来。《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公牛也,泛指雄性,有繁衍之意,指既可有性繁殖,也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丹为丹砂,颜色朱红,道家炼丹和髹漆工艺多用)。”1972年甘肃武威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并认识到牡丹与芍药是两种植物,药性有所不同。我国现有几百种中成药配方中含有丹皮。牡丹以根皮入药,谓之丹皮。其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功能。牡丹花含黄芪苷,除观赏外还可入药,用于调经活血。

牡丹种子含油高达30%,可用来加工食用油化妆精油。牡丹籽油最大特点是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极高,含量是橄榄油的100多倍,在常见基本食用油中位居榜首。α-亚麻酸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脂肪酸,是维系人类大脑进化的生命核心物质,对防治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痴呆症“四大杀手”有显著作用。

唐人爱牡丹,牡丹唐兴盛。据《杜阳杂记》载:“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酉阳杂俎》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剧谈录》载:“慈恩寺浴堂院有花两丛,每开五六百花,繁艳芬馥,绝少伦比。”武则天钟爱牡丹,皇宫庭苑,佛寺道观大量种植。俗有:“清明次五时牡丹华。”暮春时节,万户千车,倾城观花。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诗句,赞美唐时长安牡丹盛况

唐玄宗杨贵妃兴庆宫沉香亭赏牡丹,李白奉召醉赋《清平调》三章,梨园子弟伴奏,李龟年演唱:“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成为历史上牡丹观赏经典一幕。(www.xing528.com)

唐时宗教盛行,长安寺庙观庵遍地,牡丹种植极为普遍,慈恩寺、兴善寺、青龙寺等更是重要的观赏之地,花期月余,时称长安牡丹甲天下,国色天香,誉满京华。

据史料记载,唐时为了满足宫廷赏花,在栽培上已开始熏花试验。《事物纪原》载:“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武则天时期,牡丹栽培观赏中心逐渐东移至洛阳,并在宋代成为牡丹发展第二个高峰。元代低落,明清亳州、曹州以及北平又渐繁盛。

民间传,在一个隆冬大雪飘舞的日子,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诏命百花同时开放,以助她的酒兴。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人都知道,各种花不仅开花的季节不同,就是开花的时刻也不一致。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争艳在深秋,腊梅斗俏在严冬;蔷薇、芍药早上开,夜来香、昙花夜间开。在旧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时,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开放,是难以办到的事。但是百花慑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说明那时的熏花技术还不过关,温室栽培技术还不成熟)。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枝茂,花大色艳,锦绣成堆,这便气坏了武后,下令用火烧死牡丹,不料牡丹经火一烧,反而开得更是嫣红殷红,亭亭玉立,花形优美,颜色绚丽,十分清雅壮观。

又一传说,杨贵妃时代,因其美貌出众,慕光夺人,誉无伦比。牡丹虽有花中之王的美誉,但畏于杨贵妃的权势地位,不敢与其争艳争宠,在长安时花就不敢开大。被贬洛阳之后,牡丹无所顾忌,就在洛阳开得又大又艳。

牡丹旧时在长安开不大,到了洛阳为什么就开大了呢?原因有二:一是唐时长安虽盛栽,但大多处于野生驯化初期,人们培养栽植的品种不很多,牡丹还带有野生的花瓣单、花朵小的原始性状;二是土质因素。科学家后来经过对洛阳土质的化验,发现洛阳的土壤中矾元素比较高,就在牡丹栽培过程中添加矾肥,牡丹果然开大了。西安和全国各地都采用这一技术,加上牡丹品种改良增多,牡丹在西安现时也同样开得又大又艳。

“丝绸茶汗血马,一路芬芳走天涯,牡丹花沃丹花,林花漫漫追风雅。”丝、绸、茶、汗血马、牡丹花,自古就是文化传播使者。牡丹最早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传到波斯、中西亚、欧洲各国。日本从唐开元年间引入牡丹,明代大量引种,改良品种,现国内有牡丹园20多处。欧洲人最早是从中国传入的刺绣、瓷器图案,以及中国画作中认识牡丹的。1787年传入英国,随后传至法、德、意等国。1820年进入美国。牡丹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生根开花,已形成日本、欧洲、美国三大品种群,有三四百个品种,其中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较多。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曾多次登万花山观赏牡丹,并要求驻地军民注意保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开发,城市绿化,植花种草,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创建美好生活家园,迎来了牡丹发展的又一高峰。牡丹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洛阳、菏泽、彭州、延安等地年年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目前还属洛阳牡丹最盛最有名气。

牡丹花的富贵艳丽,为之而观赏牡丹。但大多数人区分不清芍药和牡丹,由于两者外形、叶形、花形甚为相似,多误将芍药当牡丹。芍药、牡丹虽同科同属,但不同种,是两种不同的花卉植物。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发冬藏,只留地下根;而牡丹属多年生木本小灌木植物,春发冬收,地上留有木质灌木枝条。芍药的叶片叶裂比较深,叶掌像鸡爪;而牡丹的叶片叶裂较浅,叶掌像鹅掌。芍药的花柄是长在直接从地下抽出的嫩茎秆上,头顶花骨朵桃形较圆平,花柄较长;而牡丹的花柄是长在当年从木质枝上发出的嫩枝茎秆上,头顶花骨朵桃形较圆带尖,花柄较短。开花时,芍药是花朵独占枝头,而牡丹则是花叶相映。同一园中,牡丹花开得早,芍药花开得迟。牡丹、芍药虽都属春季花,但只要记住这几点,赏花时就会少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