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按等级分,在服饰材料和款式上是有严格区分的。古人以上为“衣”,下为“裳”。
1.旧时服饰
明、清时,民间习尚朴素,男人多穿长袍、马褂,后改为上下两截装。先时尚“宽、大、短”,后兴“窄、长、小”。妇女多着大襟衫、戴镯子、吊耳环、系裙子,穿绣花鞋。乡下妇女系裙子,仅限于出嫁,回娘家走亲戚时穿戴。穷家小户置不起,出门时要向富裕人家租借。小孩无论春夏戴“裹兜”,穿“猫娃鞋”。商贾多着长袍、戴瓜皮帽,读书人、公职人员多着长袍,戴礼帽。衣饰面料基本为家织土布,少“洋布”绸缎。
民国时,军政要人开始着西装,扎领带,戴大礼帽,其眷属(小姐、太太)着旗袍。民间百姓男人穿马褂、对襟衫,扎布腰带,穿大腰裤,穿布袜布鞋;女人上着大襟袄、大襟衫,下着大腰便裤。
新中国成立初,长袍、大褂几乎消失,中山装、列宁服取代马褂、大襟衫、大腰便裤。
20世纪60年代,流行颜色是灰、蓝、黄,式样是黄军装、红卫服。新颖艳丽服饰被视为奇装异服,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物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服饰款式花色品种丰富多彩,不断变化更新。牛仔裤、夹克衫、西装、猎装、防寒服、风雪衣、呢大衣、健美服、运动装、长短裙,应有尽有。鞋袜式样亦多变化,圆口、方口布鞋被皮鞋、凉鞋、旅游鞋、长筒靴、休闲鞋等所替代。
2.服饰上的禁忌符号
旧时,有人若在衣裳某处缝绺红布,就是指身体某处有伤或长疮,提示外人不可乱动。过去小孩点种过牛痘后,大人就在小孩外衣胳膊袖子上逢绺红布条,就是禁忌触碰标志。有人闹眼病时,也会在眼镜架上系一红布条,以示不可乱动,以防传染。旧时衣上插草,示为卖身,所以大人禁忌随便在小孩身上插稻草秆或树枝。
3.款式讲究
中国人传统服饰是以保守款式为主,除了手脸,服饰讲究不露肌肤。服饰款式多长、宽、大,上衣多高领,以大襟为主,除保暖性好外,又防露颈露胸。发型以长辫式为主,不损父母所受。讲究女不穿亮纱、男不露四肢。禁忌衣裳下摆毛边,如同丧服,恐穿不吉利。纽扣忌双数,俗说:“四六不上身。”会影响穿衣人的前途事业。忌衣紧身、短小、露肩、露腿、露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