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也叫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农谚有:“春打五九尾六九头”,就是说打春的时日,不在五九的末尾,就在六九的开头,正常年份时间点多在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公历多在每年2月的3—5日间,也就是人们过春节的来历。
打春,从节令上讲,就是春天的开始,宣告着寒冷渐渐退出,可是离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还有段距离,寒气仍在,人们不能马上脱去冬装,还要注意防倒春寒。
对待打春的民俗各地不一,关中有三个:一是脱帽“亮春头”。就是人们要把戴在头上的棉帽子脱掉,把头亮出来。打春后,阳气上升,脱去戴在头上一冬的帽子,使头变得轻松、清醒,防止上火。二是小孩胳膊上戴春鸡。大人用布缝制一个小花鸡,缝在小孩衣服袖子上,叫“春鸡”或“报春鸡”。鸡有吉利、吉祥之意,有报春报喜的意思。三是咬春。在立春之日,人们用葱、蒜、姜、椒、白萝卜等食料,做成一些辛辣食物吃,再加饮少许白酒,以通五脏。辛辣食物使人们阳气升发,以应春气。(www.xing528.com)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整个冬季,人们多数在家窝着,春来了,气温回升,人们就要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律,出户多活动身体。立春后,太阳升起变早,早起,可以顺应这一阳气升发,多呼吸新鲜空气。晚睡,可顺应人体春季代谢的特性,使肌体新陈代谢时间增长,以适应气候变化。但早起和晚睡都要适度,不可过晚过早。锻炼要适度,春天虽然是生发的季节,但是寒气仍在,所以,不适宜进行消耗太大的运动。
立春后,天气虽然渐暖,但仍“乍暖还寒”,应注意防范。谚语中的秋冻春捂,是说:秋天的冷是渐渐的,一般不会出现突然的巨冷,衣服不要加过多过快,防止内热的身体上火;春季的天暖也是渐渐的,但有时会有突然的巨冷,棉衣脱得过早,内虚的身体易受伤寒生疾。春捂着衣提倡“下厚上薄”,做到腿脚暖和,腰背暖和,无大风时尽量不戴帽子,适当春捂,身体则无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