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 年
春节相互拜年的礼俗是逐渐衍化而来的。原始的拜年应该是:“古人们每岁三十夜,以家为单位,在家守夜防‘年’、过年关,怕被‘年’这个怪物吃掉。熬了一夜,初一早天亮,人们开门相互探望,看熬过来没有,被没被‘年’吃掉,互相祝福、庆贺。”现时一些老年人,春节见面打招呼还用“你年过来啦”“年把你没挡住”“你年过得好”“你年过得顺”等等。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一是走亲戚。初一自家人相互拜年,叩拜宗族长辈。初二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帮助过自己的人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道个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还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是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恭贺新年快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名刺”或“飞贴”。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名叫“门簿”,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贴之用。宋朝上层社会的士大夫就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明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通谒”即是民间贺年卡的起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话拜年和短信、微信拜年。
拜年活动,时间可延至正月十五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说法。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2.正月初一
春节,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有,但日期不定,一直到汉代有了规范的历法,庆祝的日期才固定下来。
具体到饮食上,北方讲究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一碗端上桌,有“钵满盆满,元宝滚进来,新年大发财”的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单就地区来讲,春节庆祝活动差异不是特别大,但进入新一年,各人会根据家传习俗和属相情况有一些特别的行为。比如本命年的人要系红裤带,或穿红裤头,或穿戴红色服饰来辟邪;求子与求功名的贴的年画、剪纸及供奉的神像都会不同。
(1)旧时讲究正月不拆洗,不动剪子、不动针缝补衣裳。认为拆洗是拆破了钱袋,洗会流失钱财;剪会剪断亲情、剪断财路;缝会缝住进财的口袋口,并说:“捶一棒,睡一炕;缝一针,瞎半村。”整个正月家中不能动土,也就是不能在院内胡乱挖,或用锨翻铲土。并说这样惊动了土地爷,土地爷会降罪;二则龙王这时还在地下藏着,在龙王头上动土是会招祸的。若家中年后想盖房什么的,需在二月前动土,破五时就要在准备动土的地方放鞭炮,然后用锨铲两锨土,意是向土地爷和龙王爷打个招呼。家有大事,需提前动土,请土地爷、龙王爷谅解、避让。这样正月家里动土才不会出事,才会平安。
(2)初一,就叫正月正,民俗讲究“水火不出门”。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天不能动扫帚扫地,否则会把运气和财扫走,而且还会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除夕晚放过的大小鞭炮,留在家门口的红纸屑越多,就寓意着来年越红火,没人愿意将这种“红火”扫走。若要扫也是从外向里扫,扫成堆而不能揽。一般是除夕傍晚把房子、院庭及门前打扫干净,初一不扫地也不倒恶潵(垃圾);水不外泼、外倒。民间认为水是“白的”,如同银子,是财富和财宝,肥水只能流进,不能外流。如果有卖水的送水进门,挑水的进门要喊“银水”进门,主人要给卖水的发赏钱。
年里不许打碎盆、碗、碟、勺之类的瓷器,打碎了认为不吉利,是破财、烂事。若不小心打碎了,要赶快说“岁岁(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之类的吉祥语来破解不吉。
(3)初一要看谁家开门放炮早。初一早晨开门放炮,开门要说开门大吉、财神进门或紫气进门之类的话。放炮时要说:“满地银花或遍地金花。”
炮,旧时称“爆竹”。在《诗经·小雅·庭燎》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放完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小孩穿着新衣,戴着花帽,大领小,结队满村挨家拜年,到了各家门口,娃娃齐喊:“×爷、×婆,×叔、×婶,给你拜年了。”大人听喊就会赶快出门,娃娃们就会对着大人作揖磕头,大人说声“收到了”,然后会给每个小孩分发点压岁钱,或一些糖果,或一些核桃、枣、花生、点心和别的吃货,双方都图个吉利和高兴。
(4)初一要比看谁家饺子吃得早。为使饺子吃到人前头,所以有人除夕晚上就把饺子包好放着,初一早晨起来只烧水下锅。饺子出锅后,有些地方,要挨家挨户连拜年带送饺子。一般是把自己碗里的饺子给对方拨几个,然后对方又会回夹几个,以似互赠元宝,共同发财。
初一的饺子,人吃之前先要给先人、给神要敬献。不单人吃,家里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要给分吃一点,鸡、猪、猫、狗、驴、马、牛、羊、虫、草、鱼、鸟,连院中的树木都要给抹一点饺子。
旧时农村过年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中包一个硬币,看谁吃出的硬币,就会新年吉利,发大财。
(5)吃罢饺子,有锣鼓的村子,人们就聚在一起敲锣打鼓庆新年。周围围着一堆人看热闹,小孩子在周围嬉戏打闹,男孩拿着捡拾的零散小鞭炮,互相追逐,抢着、看着、放着;女孩子聚在一起观赏着各自穿戴的新衣裳,比谁的头花好看、谁的花鞋花。离城近的村寨,大姑娘、小媳妇结伙进城逛街看热闹。
家中有老人,分了家的儿子这时会带着子女拿着礼品回到老屋给爷、婆,父母和叔伯家的长辈拜年。民间叫自家人拜年。自家人初一拜年所拿礼品不太讲究,多是些吃的喝的,如烟、酒、自做的点心、炸的果子、蒸的包子、做熟的肉菜等。进门儿孙磕头拜年,爷、婆自然要给孙子发压岁钱。旧时农村穷,压岁钱一般都是一毛、两毛钱;给新人一般都是五毛、一块,能给两块、五块就算是重的了。
(6)关中腹地的团年饭大多是初一自家人拜年时聚在一起中午“吃团年饭”。但各地不一,有些地方讲究,除夕自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年饭,也叫过年三十。也有许多地方是除夕晚上自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不管是除夕还是初一,是中午还是晚上吃团年饭,吃饭只是形式,全家人年首、年末的阖家相聚,相会祝福,共同辞旧迎新,在一起欢度春节才是真。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家为本,重视亲情,孝敬和善的观念和美德。
(7)逛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及道教道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跟。在唐宋时,都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许多凡夫俗子亦愿意随喜添趣。原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增加了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现时的逛庙会,除了少数善男信女们到寺庙求神拜佛、烧香磕头外,大多数逛会者是为了看热闹,看庙会上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没有,也就是祭拜的成分少了,看热闹休闲消遣的成分多了。不过,庙会的热闹也成为年节上的一道风景。
3.正月初二
初二俗称是“迎婿日”,也叫拜魏家(外公家,魏属方言音,与外相通)。这天出嫁的女子,要拿着礼品,带着娃娃同女婿一起回娘家,给娘家父母拜年;定了亲的准女婿要带上重礼早早去准岳丈家拜年;新婚夫妻要拿上厚礼一路同行早早去丈人家拜年。旧时拜年讲究要早,午后再去或会被认为是糟蹋人,是给鬼拜年,轻者不高兴,重者会不让进门。
拜年走亲戚顺序是有讲究的,先老魏家(祖母的娘家)、魏家,后岳丈家,再去老亲和远亲。
农村有大年初一出嫁女子回娘家的话,会使娘家变穷的说法。因为初一是自家人拜年,女子出嫁已是外人,一般不回娘家拜年。另有一说,初二出嫁女子回娘家是因为以往女人地位不高,担心女子嫁出遇到恶婆婆,可能一辈子都不准回娘家,故设此习俗。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旧时民间把女婿称姑爷,皇家则称之为驸马爷,地位相当高,仅次于主子。天下父母都最疼爱女儿,女儿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女婿,民谚有:“爱儿不如爱媳妇,爱女不如爱女婿。”你对媳妇好,媳妇就会对儿好;你对女婿好,女婿就会对女儿好。所以女婿上丈人家去,总能得到最好的招待和礼遇。
民间讲究,女婿进门,丈母娘就要给打荷包鸡蛋吃,并且是双数,只吃蛋不喝汤,若喝了汤,丈人家会笑话,认为这女婿不懂礼俗,是个瓜女婿。新女婿头两年荷包蛋一定有得吃,抱上孩子后,就不一定能吃上了。
拜年所带礼品,多少好坏也没有什么严格规定,一般是因人、因家境情况和所拜对象的亲疏远近而定。旧时可怜,穷人女儿拜年只拿些自家蒸的肉包子也就去了。但一般人家,拜年讲究拿两样或四样礼,新亲恩亲拜年时多拿六样、八样、十二样、十六样礼,财东大户也有拿三十二样的。拜年礼一般讲究拿双数,不拿单数,不管多少,必有点心,因点心有馅,是实的,取实心实意之吉利。拜年看长辈,一般要拿酒,其余为配礼,拿吃的喝的都行。给新亲恩亲拿礼还讲究双双对对,如点心两封、酒两瓶、卷烟两把、茶叶两盒、糖果两份等。
旧时不管拜年也好,送节也好,讲究送礼不空回。亲戚来时不管所带礼物多少,走时主人收礼不收完,要给送礼者留一两样或另拿一两样自己的礼品,让带回,这就叫“回礼”。意是留作引子或酵面,让继续发起,后面还会有下回或更多的礼再来。
礼物一般是用碗、盘、盒、篮装的,收礼后这些碗、盘、盒、篮需送还时。主人都要给里面放一点东西,旧时候穷人家没有什么可放,就捏一点盐放在里面。叫作盛礼的工具不空,意同回礼。
古人讲:“有来不往非礼也,有礼不尚亦非礼也。”社会关系就是这样,只有相互间经常走动,你来我往,感情才能加深,关系才能密切。民谚有:“亲戚、亲戚,越走越亲。”
4.正月初三、初四
初一拜了自家人,初二拜了丈人,娃娃走拜了外公家,初三、初四定了亲未过门的准媳妇要给准婆家拜年。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猪日”。民间把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讲究这日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初三、初四除了还有一些重要亲戚继续走拜外,初四还有一个祭财神的活动,这天不管是商家店铺,还是普通家庭,各家都要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有些地方叫迎财神,说财神从天界回到人间。人们要在财神像前,献上各种供品,点上香火,磕头,燃烧纸钱。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财神商家更为重视,大商户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活鲤鱼。希望财神保佑,祈求新年发大财。
旧时有个规矩,祭财神时,东家若不叫哪个伙计,伙计就知被东家解雇,不用东家再说,自己就会到账房结账,收拾零碎走人。
还传有灶王爷这天查户口,家人不宜出远门。灶王爷点名时,谁若不到,灶王爷计划家人一年的伙食时会把他漏掉,到时他一年的伙食就难保了。
全国各地所祭财神不统一,北方多祭赵公明,南方多祭范蠡,文人儒家多祭赵公明和太白星君,认为他们是文财神。商家供奉关羽居多,关羽为武财神,商家认为能保护他的财富。
北方及关中一带多信奉赵公明,一是因他守护玄坛守得好;二是他产于当地。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龙虎玄坛真君之神”。他也属大众财神,民间印制的形象也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5.正月初五
初五俗称“破五”。这天黎明早起要燃放鞭炮,放炮要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外走,说是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统统轰赶出去。放完鞭炮后便开始打扫家里年初不可动的卫生垃圾,意为“送穷鬼”,赶五穷,即智、学、文、命、交。
有些地方把“送穷鬼”叫“送穷媳妇”,正月初四傍晚各家各户要把家里齐扫一遍,扫下的恶潵(垃圾)不能倒,要放在一墙角。由家里妇女用五色布缝制一个象征穷媳妇的布人,供在门角,并祭祀一番。初五早上,家中长辈会用簸箕把恶潵土及布人端上,走到大路边烧一两张黄火纸,再将恶潵土倒掉,随后放一串鞭炮,捡一根木柴棍带回,回家的路上不可向后看,怕“穷媳妇”跟着回来。捡木柴棍意是把财神带回家。
民间传,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财神这天从天界下凡,人们要迎供财神。但人们为什么多把迎供财神放到初四晚呢?民间讲究迎财神要早,争彩头,初四晚进入子时就是初五了,人们就开始迎供财神,名曰:“抢路头。”
初五这天民间多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并用菜刀把案板剁得叮当响,以示剁“小人”。
所谓“破五”,破为开也,破五这天早晨起来炮一放,卫生一打扫,年上的许多禁忌都被打开。商家店门打开,开始营业,俗称“开市”。
破五后民间由年初的小辈集中给长辈拜年就转入到由长辈集中给晚辈送节追节的时段,也就是礼尚往来中的回访阶段。走亲戚拜年的不论大小迟早,就可以随便走动,有丧符人家年初禁忌出门走亲戚的,破五就被解禁。年后需要盖房修缮的就可动工,地里有农活做的就可以去干,过了破五,人们除了走亲戚,日常生活就转入常态化。
6.正月初六
初五一过,就由拜年为主变成以追节(送节)为主。初六是转入追节的第一天,这一般是新亲追节的首选日子。上年刚结了婚的新媳妇,娘家妈要给追节送灯。结婚头一年,女和女婿拜年时拜到的娘家长辈亲戚,都要来追节送灯。若追节时不来,表明两家后面不再走亲,日后女子再拜年时就不再去。
追节时拿的礼相对较轻。追节的礼品一般不拿烟、酒、点心,多是糖果、元宵、粽子、麻花、涂点馍。涂点馍也叫獾儿或锥巴儿,就是用面做的一种蛤蟆娃馍,是一种图腾的形象,包含孕育子孙的意思。蒸涂点馍时还有个讲究,一定要眼大,额宽。意是祝福外甥,外孙聪明伶俐,漂亮帅气。灯必须拿,舅家的灯,长命富贵,农村有句歇后语叫:“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舅家的灯送开了,中间不能断,一直要送到最小的外甥满12岁时才停止,也叫完灯。以后外公家再追送节时就不再拿灯。
旧时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一个小孩长成大人是很不容易的事。常常中途夭折。大人为了小孩子能健康成长,只好依求神灵保佑,有的还把自己的孩子出生,说成是哪个送子娘娘赐下的。到完灯开锁时,还要到娘娘庙去烧香磕头还愿,因之,有人将“完灯”称为“赎身”等。
上年新结婚的娘家头一年的灯必须是:长命富贵灯不能少,石榴、莲花灯不能缺,一对宫灯必须有。意取命长,日子过得既富又贵;莲花是菩萨送子;石榴是希望多子多孙多福;宫灯是屋中常亮、富贵平安。第二年送灯就会减少,但长命富贵灯年年要送,并且要送到完灯为止。有了外孙后,男娃除了长命富贵灯外再带个耍灯,如:转子灯、兔娃灯、猴娃灯、悟空灯、八戒灯、马娃灯、罐罐灯、盒子灯、火晶灯等多种属相灯;女娃除了长命富贵灯外,再带一个莲花灯或石榴灯。送灯,必须送蜡烛,不送蜡叫空送,或叫一场空,是不吉利,意是他舅不想叫外甥打灯了。
新亲灯送来没娃打的,晚上要点亮一下,十五晚再点亮一下,部分灯可烧掉。有娃的送来的灯,晚上点着就让娃打着玩耍,十五后烧掉。
旧时农村有女子出嫁后多年要不下娃的,娘家妈或娘家嫂在正月十五晚上就会偷着给女子炕沿点一个白莲花灯,以助要子,到底灵不灵,没人说得清。
7.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即人的生日,也叫人七。这天要吃面条,并把面叫作“拉魂面”,传人吃了拉魂面,就把人的魂拉住或拴住了,阎王就勾不去了。(www.xing528.com)
古籍有载,盘古开天辟地,上天造万物,女娲神创世造生灵,由初一起,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因而旧时人们把正月初一到初八分称为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旧时每遇这些日子,人们都有放、歇、喂、忌宰这些动物的习俗,如初一放鸡、画鸡、吞鸡蛋,初二不打狗,初三不杀猪,初四不宰羊,初五不套牛,初六不骑马,初七官府不处决犯人、家长不教训孩子等。
民间传,如果到正月初七天气晴好,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平顺;如果这天阴雨,人则会生疾病或发生瘟疫。另外又称次日为“七煞日”,特别忌讳这天外出远行。
8.正月初八、初九
初八又叫谷日,也叫顺星节。传每个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的一年的命运如何,完全操控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为诸星宿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人们祭祀星君,即为“顺星”,目的是想获得星君的垂佑。说这天晚上天空星斗出得最全最多,如果这天天气好,天空晴朗无云,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云多则该年会年歉。
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日,俗称“天公生”,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要隆重庆贺玉皇生日。民间有玉皇大帝管阳间的冷暖祸福,生老病死;阎王管阴间鬼魂转世,惩恶扬善。人们是宁愿得罪阎王,都不冒犯玉皇。这天民间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人们多会到玉皇庙祀拜玉皇大帝,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祭天之事历来各朝类代皇家都非常重视,在皇城设有天坛,专门用于皇家祭天祈福。
为了表示对玉皇大帝的虔诚和尊敬,民间禁家人晾晒衣裳,特别是女人的内衣裤。姑娘不可动针线,说如果犯忌,婚后生九个女孩后才能生男孩。
民间把正月初九叫上九日,说这天出门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而且还会办得很顺当。民谚有:“上九办事一大堆”之说。
初九已进入拜年高潮的后半段,户族大、亲戚多的还继续进行着拜年追节,亲戚走完的人已开始筹备春耕生产。
9.正月初十
俗语讲:“年拜初十头,少肉无豆腐。”意是年拜到这个时段,家里年上所准备的吃食已基本吃完,或者都放坏了。
“十”谓“实”,又谓“石”。民间传这天是石头的生日,磨子、碾子等石质工具都要歇一天,不能动用,又称“石不动”或“十不动”。有些人家还要祭祀石头,给家里的石磨、石碾、大石头贴上红纸条,在跟前点上香来祭祀石头神。
也有说初十是麦子的生日,旧时这天人们要到麦田地头点插三炷香,祭拜麦神,请麦神赐福,保佑麦子丰收。同时还要用麦粒喂鸟喂禽,以免丰收时节鸟禽啄食糟蹋麦子和农作物。
10.正月十一
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回请女婿的日子,旧时,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大量的食品,初十吃一部分外,还剩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多破费,就利用所剩美食把女儿、女婿招待一下,民俗称为“正月十一请子婿”。这一习俗南方比较流行,北方现时不太讲究。
11.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至十四除了还有零星亲戚要走外,人们就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的东西,集中排练十五要耍闹的节目,选购灯笼,搭建灯棚。童谣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半月,十六人完灯。
旧传,正月十二还是老鼠的生日,也有说,十二日夜晚老鼠娶媳妇。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鼠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愿。
旧时这天各家各户早上起来人们要用木棒敲打家里的墙角旮旯、灶房、床下、鸡窝等,戳老鼠洞,意叫赶老鼠走。夜上要在门前燃烧柏树枝叶,名叫烤老鼠火,寓意熏老鼠眼窝,可“败祸”,可以避瘟驱邪。小孩在街道、在各家跑着烤火,意在烤百家火,一年不生百病。用烧后剩余的柏枝雕成“柏木锁”,用红绳系挂在婴儿的脖子上,以求长命百岁。
同时还要把家里的旧鞋和不用的旧家什统统烧掉,意是“鞋”与“邪”同音,可驱邪,再是老鼠爱在鞋里和旧家什里作窝,目的是毁掉老鼠的窝巢。
这天不能动用剪子,大人还要藏剪子,把剪子用绸子裹起来用红绳捆扎好藏在抽屉里或被褥下,怕小孩动。传这天只要听不到剪子的“咔嚓”声,家里一年都不会听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
晚上,各家还要炒黑豆,叫“吵老鼠耳朵”,意是把老鼠耳朵吵聋,让听不着声音;吃炒的黑豆叫嚼老鼠眼睛,意是老鼠没眼睛就看不见东西,就不会再害人了。
民间还有一种办法,说晚上老鼠娶媳妇时,不但不能打扰,而且还要给老鼠送“米妆”,就是晚上还要给墙角、门后撒放一些米食,不要开箱柜,还要早睡,以免打扰老鼠娶亲。俗有“你打扰它一天,它打扰你一年”的说法。
旧时大人哄小孩,常说给嘴里噙个羊屎蛋,晚上趴在家里的碾盘下,就能听见老鼠娶媳妇吹的唢呐声,是真是假,反正就这样一代一代向下传。
12.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又叫素食日,旧时说人一个年上都吃荤的,这天要吃清淡的素食,喝稀饭吃咸菜,调节肠胃适应能力。
有人说这天还是“灯头的生日”,民间要擦洗灯头,要在厨房灶下点上灯,称为“点灶灯”。实为十五的灯会检查灯头,用时灯头不要坏就好。
十四灯正明,就是在十五灯会前要试一下灯,看亮不亮,也就是为十五晚的灯会彩排预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3.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过年最后的高潮。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后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人们对欢度其他节日多用“过”,而对欢度元宵节称作“闹”。所谓“闹”就不是一般的过法,说明元宵节是以耍闹、打闹为主基调的节日。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天白天人们的主要活动是敲锣打鼓耍社火、游龙、舞狮子、划旱船、跑竹马、踩高跷、扭秧歌等。表演的走到哪里,围观看热闹的人群就前呼后拥地跟着跑到哪里。表演队伍走街串巷、走村串户,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游走表演过程中,如果两队相遇,还会出现比试的场面,两队人马争高论低,互不相让,起初的假打闹,有时就变成真打闹。
旧时一些商铺、富户还会趁耍龙舞狮队伍从门前经过的机会,邀请让在门前多停留一会,主人会燃放鞭炮,门庭锣鼓喧天,雄狮院中登高,活龙庭堂盘卧,人们围观看热闹,主家抢彩头,聚人气图吉利。耍完后主家要给狮子、龙挂红,封红包,或给烟、酒、点心等吃食表示感谢。
晚上活动主要是燃放礼花、点灯塔、耍火龙、猜灯谜、舞灯笼、放孔明灯、吃元宵。十五的夜晚,天上是明月高悬,地上是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城外农村,满山遍野,村道宅院,红灯点点;半空中孔明灯四处飘荡,灯火闪耀;大地上鞭炮声齐鸣,礼花绽放,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花,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便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吃元宵,意为年过完了,也叫圆年。年圆了,月圆了,夜圆了(宵就指夜),天圆、地圆、人圆,团团圆圆,圆圆满满,阖家团圆,正式开始新的一年。
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元宵和汤圆看似一个样,实际是有区别的。
北方的元宵制作是把拌好的糖馅砸实,切成小块,放到糯米粉中滚动,让糯米粉粘裹到糖馅上,把糖馅裹紧裹实。元宵是一层一层滚出来的,俗称“滚元宵”。
而南方的汤圆制作是把糯米粉用水和成面团,用面团面来包裹糖馅,然后捏揉成圆的。如同北方的捏包糖馅炸油糕、捏糖包子的做法,可边捏边下锅。
农村还有个习俗,正月十五中午,全家吃团圆饭。孩子们忙着捏泥灯碗,主妇忙着蒸“蝎子馍”“老鼠馍”;傍晚时分要给先人坟上送灯,就是给泥灯碗中添满清油,送到先人坟上点亮,每个坟头放一盏,也叫送先人。年前除夕夜把先人接回家过年,到了十五,年过完了,又要把先人送回到阴间住地——坟墓。给坟上点灯主要是给先人点亮,怕先人晚上回阴间住地找不着地方。
十五傍晚农村通往坟园墓地的通道上,各家的子孙后代们一绺一串拿着鞭炮、火纸、油灯碗或红纸灯笼,到先人的坟地,给先人点灯、烧纸钱送先人。家里不但要把家中的所有灯点亮,还要给大门口、墙角、羊圈、鸡窝、水道口、门背后、茅房、灶火旮旯等黑暗的地方点上蜡烛。意是鬼见不得光亮,点亮蜡烛,鬼就无处藏身,大鬼小鬼就会离开家中出去,家中日后就会安宁无事。
从坟地送灯回家后,大家就会把蝎子馍钉在房子墙上,把老鼠馍放到水道上、屋角、面瓮和水瓮背后,供老鼠食用。小孩子们挑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走上村道街头相互赛灯、碰灯。
民俗中有,结婚的女子正月十五这天不回娘家,看娘家晚上的灯,说:“看了娘家灯,会死老公公。”正月十五如果遇上风、雪、雨、雾,民间认为不好。俗谚有:“元宵有灯光,人畜都安康;有风又有雪,人病牛亦折。”
14.正月十六
正月十五晚元宵吃了,年过完了。十六日人们就开始卸灯笼、拆棚架,取下过年时的装饰物,归还所借东西零碎,收藏锣鼓龙套,打扫卫生垃圾,烧掉不需留的杂物。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点着打着在街巷村道四处玩耍追逐。拿着自己的灯笼对着其他小朋友的灯笼重重地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燃烧,这就叫作“碰灯”。旧时讲究今年的灯笼不留到明年,必须在年后以“碰灯”方式销毁掉,实为让娃娃们毁掉玩耍的工具,年过完了,收心准备好好上学。
15.正月十七
年过完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人们踏青赏春的美好时节。旧有正月十七外出转悠的习俗,叫“游百病”,也叫“走百病”“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以妇女为多,婆娘、媳妇、姑娘娃,结伴成群而行,走城边、河边,散秽驱病,顺便散散心,挖点野菜,回家调节一下生活,改善一下口味。
16.正月十八
传正月十八是菩萨从天界回到人间的日子。善男信女都要到菩萨庙拜迎菩萨,烧香、磕头、祈福。有些地方还组织敲锣打鼓,耍社火,扭秧歌,骑大马迎接。民间把这一活动称为“十八接”或“十八迎”。这一活动,在民间何时兴起,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后因菩萨庙宇的减少,在民间被淡化,每年只有一些忠实信徒和一些有求子欲望的人,赶往菩萨庙接迎菩萨,进香,叩拜,求菩萨保佑,早得贵子,阖家幸福安康。
菩萨是地位仅次于佛的神,民间常拜敬的多是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他是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难之神。观音菩萨早期在神位排列中实际是位男神(这点可在西夏亡灵诸神壁画上看到,观音菩萨画像是留有胡须的;在民间现时把迎“菩萨”、接“菩萨”叫迎“爷”、接“爷”活动)。因观音菩萨心地慈善,救人于苦难,送子赐福,如同女人心肠,后来在民间人们渐把观音菩萨的形象化身塑造成女的,也就成了人们现时见到的观音菩萨的形象了。观音也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慈悲女神。
17.正月二十
旧传正月二十日是女娲补天的日子。为了感恩女娲神补天之漏、拯救天下黎民百姓的功德,这天家家户户摊煎饼,吃煎饼。还要把摊好的煎饼往房上扔一张,往院中铺一张,意为补天补地,把天上地上的窟窿和裂缝补住,使天不漏大水,地不漏钱财,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顺畅。
18.正月二十三
每年到了正月二十三前,老人就对家里人讲,明日“干不噔”,注意锅不能干。也就是说正月二十三这天做饭不可干锅炒菜,干锅烙馍,不可油炸东西。若犯忌,一年里家中大人小孩爱生毒疮、长眼橛(眼疖)、出天花。所以人们在正月二十二下午前就会把第二天要吃的菜炒好、馍烙好,正月二十三当天不在灶房做饭或只做一些锅中不离水的饭食。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干”的妖魔,正月二十二晚上就从天上下到人间来“不噔”。所谓“不噔”就是折腾害人。因其喜干怕湿,谁家这天灶房干锅烧火,“干”就留在谁家不走,给家里带来磨难,使家人身上出疮生病。
到了二十三日晚上,人们要抓一把麦草放到院庭中的水道口,点燃去烧,同时还要往麦草上撒一把盐,让盐在麦草火上噼里啪啦响,叫“崩干”或“送干”,意为把“干”崩掉或送走,不让其在家里留。这一习俗现时在农村还能看到。
又传说正月二十三是牛马的生日,也叫“牛马节”。这天农民不套牛马干活,要让其休息一天。旧时,生产力落后,庄户人家视牲畜为命根子,这天不但不让牛马犁地拉磨,中午天暖和时,主人还会把牛马拴到阳坡处,给其梳毛刷背,添草加料,让牛马过节过年。有民谣说:“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
有些地方除夕傍晚烧火燎花花驱“干”,有些地方二月二用锅炒豆豆“崩干”,各地乡俗不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