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理国与宋王朝关系,宋挥玉斧故事

大理国与宋王朝关系,宋挥玉斧故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大理国与宋王朝之间的关系,长时期来流传着一个“宋挥玉斧”的故事。由于大观楼是云南著名旅游胜地,而长联又很著名,所以“宋挥玉斧”的故事影响也就更加广泛了。然而,“宋挥玉斧”纯属子虚乌有,因为它不见于当时北宋时期的任何记载。这就为当时一些不愿与大理国交往的人有所藉口,“宋挥玉斧”大概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时而生的,而以后又经过一些文人的铺陈,成为相当离奇又颇为流传的一个故事。宋祖何曾挥玉斧!

大理国与宋王朝关系,宋挥玉斧故事

邵献书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西南的南诏奴隶制地方政权,在内忧外困下终于崩溃了。以后短短 30多年,先是郑氏的大长和国,继以赵氏的大天兴国和杨氏的大义宁国,政权不断轮番更迭,各族人民深受其苦,最后在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初,以出身于贵族世家的白族段思平为首,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以白族为主体号称“大理”的地方政权。

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国,是一个属于封建领主制性质的政权;它的辖境大体上继承了南诏以来的疆界,即有今云南和四川西南部等地;王都也在南诏后期以来的王都,即羊苴城(今云南大理市苍山坡上);到宋宝祐元年(1253年),大理国为忽必烈(元世祖)所灭,共传二十二任王,历经318年。

300多年的西南大理国,几乎与宋王朝共始终,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关大理国与宋王朝之间的关系,长时期来流传着一个“宋挥玉斧”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据说在宋王朝建立之初,宋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王全斌等人,率军平定了四川后蜀孟氏政权以后,曾经献地图给朝廷,建议乘势进兵云南,一举灭掉建立不久的大理国。可是,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却手执玉斧(一种小巧的文具),照着地图上的四川大渡河一划,决定以大渡河作为宋王朝同大理国之间的分界,宣称不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

这件事情,自南宋以后在有关史籍和云南地方志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有的还编得相当完整,并神乎其神地接着说:“原来四川大渡河可以通漕船的,但自从宋太祖用玉斧一挥后,有一段河床忽然下陷五六十丈,河水流到这里,凌空而骤降,舂撞号怒,波涛汹涌,大渡河以后再也不能通航了”,最后错误地认为“此乃上天有意安排的‘中外’界限”。

清乾隆年间,云南著名文人孙髯(髯翁),曾写过一副享有盛誉的180字长联,分上下两联,每联90字,上联描写云南滇池地区的地理环境,下联叙述云南地区的历史概貌,在下联中就引用了“宋挥玉斧”这一典故。当年长联即刊刻悬挂在昆明城西滇池之滨的大观楼楼前的楹柱上,至今还保存在原地。由于大观楼是云南著名旅游胜地,而长联又很著名,所以“宋挥玉斧”的故事影响也就更加广泛了。

然而,“宋挥玉斧”纯属子虚乌有,因为它不见于当时北宋时期的任何记载。综合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将王全斌等人的传记,只是说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11月,当宋王朝派兵入川攻后蜀之前,赵匡胤在京师开封崇德殿举行宴会,为王全斌、刘廷让等入川将校饯行,席间他取出地图,面授攻取方略。后来刘廷让等按照“方略”,在今夔州(今四川奉节县)附近,巧妙地突破对方设在长江江面的防线,胜利地进入四川。平定四川后蜀后,王全斌因在作战期间贪赃枉法,被召回开封,受到降职的处分。有关史籍并没有王全斌献地图,赵匡胤挥玉斧划地图的记载。

那么,为什么又会产生“宋挥玉斧”的故事呢?这得从宋王朝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宋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忙于对付我国北方契丹的辽国,江南地区亦未平定,并错误地总结了唐王朝覆灭的原因,认为唐亡是由于南诏对内地的骚扰,所以对西南大理国一时无力,也不想兼顾。即使以后,由于宋王朝一直因穷于应付北方契丹(辽)、党项羌(西夏)、女真(金)及蒙古等族,与大理国始终处于只求相安无事的状态。这就为当时一些不愿与大理国交往的人有所藉口,“宋挥玉斧”大概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时而生的,而以后又经过一些文人的铺陈,成为相当离奇又颇为流传的一个故事。(www.xing528.com)

宋祖何曾挥玉斧!恰恰相反,历史事实不仅证明了大理国始终是祖图版图的一部分,而且与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血肉的联系。

早在宋王朝建立之初,武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刚平定四川后蜀时,大理政权即派人送了一封贺信到黎州(今四川汉源县西北)既是表示庆贺,也是主动与宋王朝联系。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大理政权又再次写信向宋王朝表示通好之意。后来,大理政权又通过四川南邛部、两林乌蛮部落首领向宋王朝送礼。为此,在太平兴国(公元976到984年)初年,宋太宗赵炅曾册封大理第五任王段素顺为“云南八国都王”,不久,又封段素顺为“云南大理国主、统辖大渡河南姚嶲州界山前山后百蛮三十六鬼主、兼怀化大将军、忠顺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为便于大理国派使者朝贡,命令黎州地方长官在大渡河上造船摆渡。约在淳化(公元990—994年)末年,宋太宗在给大理第六任王段素英的一封诏书中,加封大理王为“特授检校太保、归德大将军、忠顺王”。熙宁九年(1076年),大理政权又送了一批礼物给宋王朝。

到政和五年(1115年),大理国派正使李紫琮、副使李伯祥等一行,不顾关山迢递,去开封朝贡。翌年,当这一行使者到达今广西宾阳县时,受到了宋王朝特地事先为他们设立的接待机构的欢迎。政和七年初,李紫琮等大理国使者才到达开封。他们向宋廷献上骏马380匹,还有一批麝香、牛黄、毛毡等土特产品,宋廷亦进一步册封大理国第十六任王段正严(和誉)为“云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大理王”,宋徽宗赵佶还在紫宸殿接见了李紫琮、李伯祥二人。

直到南宋末年,大理国与宋王朝还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大理国是宋王朝抗御蒙古军西部战线的主翼,淳祐五年(1245年),蒙古军企图绕道云南袭击南宋后方,大理第二十一任王段祥兴遣大将高禾(和)率兵抵御,在九禾(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九河)发生了一场激战,高禾战死,蒙古军旋亦撤走。后来宋王朝为表彰高禾,特地派人到云南吊祭,而大理王为追悼阵亡将士,在九禾收尸火葬,并建塔纪念。700多年后的今天,丽江九河地区先后发现过很多上有梵文中夹汉字的残砖,这显然就是这次战斗后的火葬遗物,当地各族人民还把所建塔的遗址称为“白王塔”。

除政治上的臣属关系外,大理国与宋王朝之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

当时,大理国输往内地的主要有马、鸡等畜禽,刀、毡、甲胄、漆器等手工业品,以及麝香、药材等土特产品。“大理马”闻名全国;可与西北马媲美;“大理刀”亦饮誉国内,其锐利程度被形容为“吹毛透风”;羊毛披毡也很有名,畅销全国;用象皮制造的甲胄,式样精致,质坚如铁,刀箭不易穿透;而漆雕技术是大理国的特技,直到明代,还被视为珍宝而誉之为“宋剔”。这些商品,开始通过黎州、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后来主要通过邕州(今广西南宁市)进行贸易。其中以马为主要外销商品,大理马的每次交易都在数百匹以至千匹以上,连同输出的武器,对宋王朝的抗金战争曾起过重要的作用。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锦、缯、瓷器沉香、药材和奇巧的工艺品,还有大量的汉文书籍,包括医药、天文军事、经史、文学佛经等著作,现存《帝范》一书,是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年间在云南所得,无疑是从大理国时代保存下来的。

元朝初年,有一位西台御史郭松年,他曾先后两次巡行过云南,到过原大理国王都羊苴城,后来在他所著的《大理行记》中,对故都这样描述过:“宋朝兴起以后,由于北方有强大的敌人,所以无暇兼顾这里,但大理与宋朝的交往,始终没有中断。正因为这样,这里的宫殿楼阁,语言文化科学,军事操演之法,以至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习俗,虽然还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各方面与内地基本相同,直到今天来看,仍然保存着唐、宋时期的遗风。”

这段记载,如实地反映了大理国与宋王朝之间各方面的友好往来和密切关系,而“宋挥玉斧”,则只能是一个后人杜撰的典故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