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文清
公元11世纪中叶,正当西藏封建农奴制经济向前发展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喇嘛教派。其中,萨迦派以后藏的萨迦寺为中心,曾是西藏实力发展最强的一个教派。在元代,萨迦派在中央政权的扶植下享有很多特权,它的首领人物在元朝宫廷里任帝师,掌管过全国各地的佛教事务和西藏的统治权,特别是这一教派的第4代师祖萨班·贡噶坚赞和他的弟子八思巴,都和蒙古王室的领袖人物建立过很深的友情,为加强藏、蒙、汉各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公元1235年出生在后藏的贵族昆氏家庭里。父亲桑查·索南坚赞娶过五个妻子,八思巴和他的同母兄弟恰那多杰是第一个妻子所生。藏文史籍上说,八思巴在3岁时能念咒语,8岁能背诵经文,9岁时即在法会上给人讲经。因为他聪颖过人,又出身于名门望族,故被人们称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当时,蒙古族的军事武力雄厚,威震四方,西藏的喇嘛教各派势力都很害怕蒙古人打来,于是各教派商议选出代表到青海柴达木去见成吉思汗,表示纳贡归顺。成吉思汗接见了代表,表示接受他们的请求。这是西藏宗教势力和蒙古贵族建立臣属关系的开端。
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即汗位,把原属西夏和甘青一部分藏区,划给他的次子阔端作为封地。不久,阔端在凉州(今甘肃武威)派部将多达入藏,了解到在西藏众多的喇嘛教派中,唯萨迦派的萨班大师通晓“五明”,声誉最高。因此,他建议召请萨班来凉州商议西藏归附蒙古的大事。
萨班·贡噶坚赞当时已经60多岁,是萨迦派中的著名学者,在宗教、语言、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写过《萨迦格言》等著作。1244年,他接受了阔端的邀请,携同他的两个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杰自萨迦动身前往凉州,当时,八思巴只有10岁。1247年,阔端和萨班两人在凉州会面。萨班代表西藏各地方僧俗势力,和蒙古王室建立了政治上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议妥了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由萨班出面写信给西藏僧俗领袖人物,劝他们接受条件,归顺蒙古。从此,萨迦派在西藏取得了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1251年,阔端和萨班先后死于凉州。蒙哥即汗位,把漠南蒙古和原属阔端的领地划给胞弟忽必烈统辖。这年夏天,忽必烈驻军六盘山,遣使邀请八思巴会见。八思巴同阔端之子蒙哥都于六盘山拜见忽必烈,受到优礼相待。
忽必烈十分倚重萨迦派的新领袖,封八思巴为上师。
1253年,忽必烈从南征大理军中北返,再次见到八思巴,向他询问了西藏的宗教和历史,都一一得到满意的回答。八思巴深邃的学识使忽必烈更加敬佩。他说,以后凡吐蕃之事,悉听上师教诲,不与上师商议的事不下令去作。这一年,忽必烈接受了八思巴的密宗灌顶,赐给八思巴大量金银,并让其领卫藏各万户。(www.xing528.com)
1260年,忽必烈即皇帝位后,赐八思巴更大的权力,封他为国师,赏赐玉印。接着派达门携带诏书和八思巴的法旨入藏巡查,清查了各地的户口,确定各万户贡物的数量,并在卫、藏、康区设置大驿站18余处,使驿路直通萨迦。1264年,忽必烈迁都大都(北京),并在中央设立了总制院,授命八思巴以国师身分兼掌总制院院务,藉以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的地方行政,八思巴这个萨迦派的第5代师祖成了中央政权中的一个高级官员。
第二年,八思巴为部署西藏政教事宜,返回萨迦,他推荐释迦桑布作为萨迦本钦,单独管理西藏的行政事务,而宗教事务则仍归国师掌管,获得了忽必烈的正式批准。同时,八思巴扩建了萨迦北寺,还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由很多侍从组成的“喇让”(喇嘛的私邸),来管理他的私人财物和有关事宜。1268年当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返回大都时,他还授意本钦任命了13个万户的万户长,报请中央审核批准。
1269年,八思巴回到大都后,受忽必烈之命,创制了一种用藏文字母书写的“蒙古新字”,皇帝下诏颁行天下,用它“译写一切文字”,特别规定以后所降诏书一律用此文字书写。这套文字即后人所说的“八思巴文”。1270年,八思巴因创制新字有功,被升任帝师,封为大宝法王,更赐玉印。自此以后,元朝历代皇帝都依其例设有帝师一职,包括八思巴在内,前后共设置了十四任帝师,绝大部分由昆氏家族或其亲信担任。八思巴被封帝师后,忽必烈曾打算下令全国藏区禁止信奉萨迦派以外的教法。八思巴谏言说:西藏教派林立,虽教法各异,但都属佛教一门,并无差别,倘若不许各派自愿奉行其教法,不独损害陛下国政及国威,对萨迦派亦无助益,故请准许各教派僧人自愿修习自己的教法,不加干涉。八思巴这一有政治家风度的明智建议,得到了忽必烈的赞赏和采纳。从此,各教派信奉自由,互不干扰,维护了藏族民族内部和各教派之间的团结。
1274年,八思巴在皇太子真金护送下再度返回萨迦后,确定达玛巴拉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时时关心忽必烈攻打南宋,统一全国的功业。他曾多次作诗和写信向忽必烈祝捷。这一时期,八思巴还向忽必烈要求免除西藏各大寺院的捐税,请示朝廷约束派来的驿使不要住在沿途的寺庙里,还协助总制院院使桑哥维持西藏社会秩序,改革驿站管理办法等,均获允准。公元1277年,八思巴在曲弥(今西藏日喀则曲弥区)召集了约有7万余人参加的盛大法会,皇太子真金以其父名义担任法会施主,向僧人发放黄金等布施,从而赢得僧人对蒙古王室更广泛的支持。
八思巴一生著述有30余种。如有名的《彰所知论》和《说根本有部出家授近园羯磨仪轨》等,“皆辞严义伟,制如佛经”,在藏民和教徒中流传很广。他所创制的八思巴文,虽然后来没有被推广开来,但是用此文撰写的各种文献以及碑刻、印章、牌符、钱币等文物,却为我们研究元代各民族的政治关系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八思巴发展和丰富祖国文化事业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
1280年,八思巴在萨迦圆寂,享年46岁。元世祖忽必烈为表彰他一生功绩卓著,特赐予他“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的谥号,并在大都修造了舍利塔。此后元朝历代皇帝都对八思巴备加优崇。
1320年,元仁宗下诏天下各路,为八思巴修建“帝师殿”,像纪念孔子一样纪念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