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夷设郡使命的重要性及西南夷纳入汉王朝郡县制范围

西夷设郡使命的重要性及西南夷纳入汉王朝郡县制范围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夷又分为两部分,蜀郡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叫做西夷。汉武帝采纳了司马相如的意见,任命他为中郎将,出使西夷。从卓王孙对女婿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司马相如担负的西夷设郡使命是非常重大的。司马相如在西夷地区一共设置一个都尉和10余县,归蜀郡管辖。由于开辟西南夷地区的道路耗费甚巨,给巴蜀两郡人民造成沉重负担。这样,西夷地区全部正式纳入汉王朝郡县制范围之内。

西夷设郡使命的重要性及西南夷纳入汉王朝郡县制范围

祁庆富

“文君夜奔”是发生在2000年前的故事,至今仍不失为一段佳话。文君姓卓,她的丈夫就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提起司马相如,一般人都知道他写过不少词藻华丽的辞赋,但很少了解他在政治生活中有些什么作为。殊不知,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一位颇有名气的“奉使方外”的“英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位出色的外交活动家。

汉武帝时期,巴蜀南部和西部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统称为西南夷。西南夷又分为两部分,蜀郡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叫做西夷。西夷地区包括许多民族,比较有名的如邛都、笮都、徙、冉䮾、白马等等。这中间最大的民族是邛都。邛都分布地域较大,中心区在今四川西昌一带,南部连接嶲靠昆明(中心区在今云南洱海地区),北部紧靠卓文君的家乡 ——临邛(今四川邛崃),离成都不过几百里地。

秦以前,临邛是邛都夷的居地。秦始皇时从内地移民到这里,才变成蜀郡一县。到了汉初,临邛已发展成一个繁华的都会。由于这里可以用天然气煮盐,有丰富的铁矿可以开采,再加上还有廉价的少数民族奴隶劳动力供驱使,一些内地来的商人很快成为暴发户,卓文君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叫卓王孙,家累亿万钱财,拥有奴隶 800多个。大概是他的钱太多了,“富比封君”,人们才叫他“王孙”。这个临邛一带头号大奴隶主对于女儿和一个贫穷书生私奔之事是非常恼火的,他恨得咬牙切齿,对女儿女婿分文不给。为了生活,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又从成都返回临邛,动手开了个小酒店,“文君当炉”,使卓王孙大丢脸面,连门都不敢出,只好妥协,分给女儿和女婿一笔财产。可是,想不到没隔多久,司马相如一下子飞黄腾达起来,卓王孙甚至恨自己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司马相如很有才华,写一手漂亮的辞赋,被天子发现,召至京师为郎,从此走上仕途。当时,郎中将唐蒙奉汉武帝之命,正在南夷夜郎等地进行设郡工作,调动巴蜀的力量开通道路。西夷地区邛都、莋都等首领听说南夷的君长得到朝廷许多赏赐,也纷纷要求在他们那里设置郡县。因为司马相如是从蜀郡来的,比较熟悉西夷情况,汉武帝便向他征求意见。司马相如说:邛、笮、冉䮾等地离蜀郡很近,开通道路并不难。秦朝曾在那一带设过郡县,到汉朝建立时才撤销。现在重新开通西夷道路,设置郡县,好处比在南夷设郡大得多。汉武帝采纳了司马相如的意见,任命他为中郎将,出使西夷。司马相如和他的副使打着使者的旗子,坐着四乘的马车来到成都,蜀郡太守以下的官吏都到郊区迎接。不久,司马相如到了临邛,卓王孙和临邛的富豪都争先恐后给他送礼献殷勤。从卓王孙对女婿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司马相如担负的西夷设郡使命是非常重大的。司马相如凭借蜀郡的人力、物力、财力,开通了灵关道(今四川峨边一带),架桥孙水(今安宁河)之上,一直到达邛都中心地区,使邛、笮、冉䮾、徙、白马都全部内属。司马相如在西夷地区一共设置一个都尉和10余县,归蜀郡管辖。

由于开辟西南夷地区的道路耗费甚巨,给巴蜀两郡人民造成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北方还不安定,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匈奴,汉武帝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后的几年里,暂时撤销了西夷地区的郡县。司马相如死后,到了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再次加强西南夷的开拓事业。这一年,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以郎中的身分出使西夷地区,执行设郡任务。司马迁进入邛、笮等地,一直深入到今云南、四川交界的昆明夷活动区。司马迁这次出使获得比司马相如更大的成功。他在邛都设置了越嶲郡(今四川西昌),在笮都设置了沈黎郡(今四川汉源),在冉䮾设置了汶山郡(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在白马地区设置了武都郡(今甘肃西河)。这样,西夷地区全部正式纳入汉王朝郡县制范围之内。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沈黎郡并入蜀郡西部都尉。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汶山郡并入蜀郡北部都尉。只有邛都夷所在的越嶲郡保留得最长久,在后来的记载中,邛都夷又被称为越嶲夷或越嶲羌、越嶲叟。

东汉时期,邛都、笮都、冉䮾、白马等族仍然活跃在这一地区。郡县制的设立,使西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这对于更边远的尚未开化的徼外地区有很大影响。在笮都以西地区,居住着数百个大小部落,人口有600多万。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一公元75年),这些部落纷纷要求内属,其中白狼部落首领唐菆还用本族语言写了3首诗,由益州刺史朱辅命人译成汉语,派人奉献给皇帝。汉明帝非常高兴,命令史臣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在史籍中可以见到的有名的“白狼王歌”。这三首诗的题目分别是《远夷乐德歌诗》、《远夷慕德歌诗》和《远夷怀德歌》。其中第二首写道:

蛮夷所处,日入之部。

慕义向化,归日出主。(www.xing528.com)

圣德深恩,与人富厚。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寒温时适,部人多有。

涉危历险,不远万里。

去俗归德,心归慈母。

这首诗歌反映了白狼等部“慕义向化”的迫切要求。说明自汉武帝时期起在西夷地区实行的郡县制度是颇受欢迎的。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位于旄牛部(今四川汉源)徼外的白狼王和楼薄王唐缯等带领所属各部落17万人口内属,汉和帝赏赐白狼王和楼薄王金印紫绶,对各小部落首领也给予不同的赏赐。

两汉时期,西夷地区各族社会在郡县制影响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我国现代西南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邛都、笮都、冉䮾、白马等名称,即是img域之称,又是民族之名。这些古代民族都属于氐羌系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它们多被称为叟(即羌、氐、夷。这些民族,是构成今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诸族的基本成分,他们为开发祖国的西南边疆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